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让数学教学更贴近于实际生活

让数学教学更贴近于实际生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让数学教学更贴近于实际生活

" 数学及其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数学的影响已经遍及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成为推进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理解与应用的过程。”使数学教学贴近生活,特别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奠定心理基础。

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熟知的、亲近的、现实的生活数学走向学生视野,进入课堂,使之产生亲近感,诱发学生的内在知识潜能,使学生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想办法来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以达到对自我生活、心理需要的满足,获得成功的喜悦感。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强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基本技能训练“生活化”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只有要求儿童作用于环境,其认识发展才能顺利进行。只有当儿童对环境中的刺激进行同化和顺应时,其认识结构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这就是说,从学生生活出发,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学生才能真正认识数学知识。

基本技能训练“生活化”要求训练着眼于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 一年级的“圆柱、正长方体、球的认识”,通过看一看(看圆柱有什么感受?)、找一找(学具盒中哪个是圆柱)、摸一摸、比一比(它们是圆柱体吗,鸡蛋、灯泡等的形状是球吗?)、想一想(生活还有那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玩一玩(玩玩圆柱,你发现了什么?)等活动,既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叙述,多种感官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动促思,体现了“动中有学”、“玩中有学”的思想 。

又如角的概念,在以往的教学中,有不少的教师做法是:先在黑板上出示几个不同的角,问学生这些叫什么?学生答:“角”,然后出示角的概念,让学生背诵。接着安排一些判断题让学生练习。这种教学看似较为简洁,几分钟后学生就能诵出角的概念,但这个概念的产生却脱离学生的认识规律。学生记住的仅仅是一段数学术语,而无具体形象事物的支撑,如果长此以往,学生头脑中堆砌的只能是一个孤立的概念。如果我们换一种方法:教师先询问:“你们见过角吗?”然后让学生动手摸摸书本、三角尺等各种物体中的角,接着问“角是否与颜色有关?”;“是否与材料有关?”“那么,什么叫角呢?”;“请小朋友根据手上的实物形状,画一个角。”在学生画角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摸摸书本、三角尺等实物角的顶点、边长,最后,概括出角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说说平时生活中看见的各种各样的角,从而进一步理解角的概念。

二、 逻辑思维训练“生活化”

逻辑思维训练“生活化”,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由于学生的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作基础。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

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教师说:“学校准备在假期把我们班的课桌凳更新,经过市场调查了解,一张单人课桌98元,一个凳子17元,请同学们算一算,我们全班50名同学的课桌凳全部更换需多少元钱?”学生列出如下算式:(98+17)×50;98×50+17×50。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虽然两种算法不同,但结果一样,即(98+17)×50=98×50+17×50。这样从生活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的有关概念、法则,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

三、 应用题训练“生活化” 又如:2000年我市农村15年的土地承包到期了,新一轮的“分田分地”问题又出现了。有位老农承包了一大片形状不规则的农田,田地间田埂纵横交错。问题一:你用什么方法帮他计算出这片农田的总面积。问题二:这位老农每天都要到他的农田中去走一趟,看看庄稼的长势,请问他能否一次不重复地走遍每条田埂。如果不能,该怎么走最省时间?问题三:老农从田埂甲绕到田埂乙,可以怎么走,哪条路最近?其中的问题二,就是用到了数学中的拓扑学原理中的一笔划原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了技能,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四、日常生活“数学化”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工具的价值在于应用,在应用中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与客观世界的联系,体验数学的意义,树立将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的意识,打下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的基础,它是小学数学教学不可削弱、只可加强的目标之一。

现在,社会主义经济大潮正在兴起,股票、利息、保险、分期付款、证券等经济方面的数学问题,已成为人们的常识,日益介入人们的日常活动。我们在教学中也应积极引进生活空间的有用数学。如在“百分数应用题”学习后,一位教师设计了一堂“股市、保险中的数学问题分析”社会生活数学课。课堂上根据录像“今日股市”的一个片段,对“波导股份”股票的涨幅、跌幅进行现场分析。

例如一年级学生学习了“元、角、分”,掌握了元、角、分的化聚后,一位教师利用学校离炒货市场只有400米路的有利条件,决定增加一个教学课时,设计了用两节课的时间,带学生上市场购物活动,规定:每人用一元钱购两件或两件以上的文化用品,必须用完一元钱,同时记下物品的价钱。回校后,进行购物整理,清算帐目,并评出“购物小主人”“市场小主人”若干名。虽然,教学时间占得多了点,且购物过程中也有一些错误,但是,学生应用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就可以从这一次小小的购物活动中得到萌芽和发展,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再如,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利息、日常购物问题均发生在身边,我们买东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离不开数学。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

“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可以说处处可见,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特别要留心收集那些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资料,供教学中采用。如新闻或报刊中有关小学教育、科技发展、儿童活动方面的内容等等。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体验数学的价值。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名著让我着迷
我的新老师——陈老师
妈妈,我爱你
假如我能上天入地
漫画的人生人生的真实
灰灰
跳跳球
乌鸦上当续写
二百米决赛
歌颂母亲
感恩父母
动物间的感情也纯真
妈妈爸爸,我长大了懂事了!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呵,这小表弟
入党申请的基本写法and注意事项
入党介绍人意见范文
怎样以书面形式向党组织汇报?
大学生入党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什么是入党转正申请书
关于入党动机的思想汇报
入党思想汇报的内容是什么?
入党申请的主要内容
入党申请书书写格式
入党思想汇报格式
转正申请书的写法(入党导航)
入党需经历哪些程序
转正申请书的基本写法
入党思想汇报写法要求
申请入党思想汇报的写法
论古代体育伦理思想的基本文化精神
耀州陶瓷艺术发展的思考
传统也有“发明”的
中国古典思想中的政治正当性问题
关于情结问题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宪法司法化若干问题研究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传统文化复兴下的虚像和实像——一种理解、不满与期望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论社会主义宪政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长城学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五花八门,含义各别——中国楹联称谓略谈
春节晚会这道菜真的馊了?
佛教禅宗思想与人生智慧
全球化語境下的中國憲政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秦兵马俑》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19
《搭石》教学目标和教材简说
《搭石》词句解析
《秦兵马俑》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二)
《搭石》教学建议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17
《秦兵马俑》教学实录及反思
《搭石》说课设计2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15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16
《秦兵马俑》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18
《搭石》说课设计3
《搭石》说课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