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汉语普通话声调的作用与训练

浅谈汉语普通话声调的作用与训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6

浅谈汉语普通话声调的作用与训练

浅谈汉语普通话声调的作用与训练

当前,播音主持实践中存在着轻视语言功力、摒弃播音创作传统的倾向,把语言功力简单化,把播音创作传统公式化。很多播音员、主持人忽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普通话说得不标准,声调掌握得不准确。因此,分析声调在汉语普通话中的作用,探讨声调的训练和提高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声调的有无,世界上的语言可以分www.Lwlm.com为声调语言和非声调语言(或语调语言)两大类。声调语言中声调是词的结构(包括单字和词)的一部分,具有区别字词含义的作用。声调语言中的旋律音调模式则是句子结构的一部分,没有严格的规律和含义。据统计,世界上许多语言是声调语言,甚至可以说,“声调语言实际遍布全世界各地”。汉藏语系语言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有丰富的声调,其中汉语普通话有四个声调。此外,“南亚语系、南岛语系中很多语言都有声调,印欧语系语言一般都是非声调语言,如英语、俄语,但瑞典语、挪威语和塞尔维亚语都用音节的音高变化区别意义,也都被认为是声调语言”[1]。

研究声调应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汉语语音

语音是“人类调节呼吸器官所产生的气流通过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能起社会交际作用的声音”[2]。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基础,是语言的本质。词汇、概念均以语音形式储存在大脑中,人类大脑的言语区只承担语音信息的处理。人们要用语言表达思想、交流感情,必须凭借语音。

(二)汉语声调的构成是什么

在汉语里,语音的最小使用单位是音节,一个汉字是一个音节。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在一个音节里,由元音和辅音按时间顺序排成的系列是音质,而音高、音强和音长等超音质成分则称为“声调”,它依附于一个音节上,具有区别字词意义的作用。超音质成分是汉语普通话中不可缺少的物理因素,声调是汉语音节的构成要素之一。

(三)汉语普通话声调的由来

早在公元5世纪,南北朝时的沈约等人就已经发现汉语有声调,并且把当时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类,根据声母清浊的不同,每一调类又分为两类,如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现在全国各地的汉语方言声调纷繁复杂,但都是由这八大类演变而来的。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它在声调方面的特点是四个声调抑扬分明且高音成分较多。

现代播音是广播电视传播系统的一个中介,是一种有声语言的创作。播音学科的理论体系大体分为导论、发音与发声、创作与表达、广播播音主持和电视播音主持五个部分。其中,发音与发声是基础创作的基本内容,普通话声调就属于发音与发声这一部分。

声调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纯正字音、区别词义

在声调语言中,声调的变化不起区别词义的作用。如英语中的“one、two、three”,既可读平声调,也可读上声调,表示陈述、疑问、祈使等不同的语气,词的意义没有变化。而在汉语普通话中则不然,一个音节中声母、韵母都相同,由于声调不同,就表示不同的词义。如一(yī)、宜(yí)、已(yǐ)、亿(yì),通(tōng)、同(tóng)、统(tǒng)、痛(tòng)等等。

由于声调不相同,如果念不准,就会引起误解。

比如:

教师同志——教室通知

从山西运来一火车松树——从陕西运来一货车松鼠

这些词声韵部分相同,但由于声调不同,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

(二)减少了音节的数量 (三)给汉语普通话增加了旋律美

汉语普通话是典型的旋律型声调语言,即根据语音的升降变化来区分字词意义,声调的音高和时间呈函数关系,阴平是高平调,阳平是升调,上声是降升曲折调,去声是下降调。音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升、或降、或平、或曲、或呈波形,声调叠加在语调上,便形成了语言的旋律美。苏联诗人吉洪诺夫说:“只有用音乐才能传达汉语的声音。”[3]

(四)可以调节气息

人体呼出的气息是发声的动力,只有在控制气息的基础上,才能谈得上控制声音。气息流量的变化关系到声音的响亮度、清晰度、圆润度和持久性。因此,气息训练是汉语普通话学习的基础环节。气息的学习和训练可以通过声调练习来进行。比如高音发不好,可以练习上升的a音;低音发不好,可以练习下降的a音,从中体会气息的调节。通过练习普通话四声,特别通过练习两字词、四字词,可使气息灵活自如,强弱适度。

对于汉语普通话播音员来说,掌握好声调、读准声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目前,在广播电视节目中,一些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在语言声调方面还存在缺陷。

一个很明显、很普遍的问题是调值读得不准、不足。 播音员、主持人的发音吐字在口语发音的基础上形成,有着不同于一般口语的更高要求。对于广播电台播音员来说,口语中环境、身势等辅助表达手段都起不了作用,声音是唯一(对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来说是主要的)影响受众的手段。播音和主持的语言没有达到汉语普通话的调值标准,就会缺乏吸引力,甚至影响准确性。

为了满足传情达意、吸引受众的需要,不仅字音要准确、清晰度要高,声音色彩还必须富于变化,而声音色彩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声调、音高的变化。一般谈话音高变化幅度不超过一个八度音,调值不准、不足一般不会影响交流。播音员如果只在这个幅度内变化,语言就太平淡了,仅一个夸张的去声就要跨越一个八度,因此必须加大音高变化,拉开声调之间的差别。人们对播音员发音吐字的审美要求是不仅要“吐字清晰”,而且要“玉润珠圆”“如珠走玉盘”,只有在声母、韵母都发准确的基础上念准调值,才能实现这样的效果。

同时,广播电视语言以新闻语言为主,是书面语的口头方式,具有精炼简洁的特点,在较短时间内传播较多的信息,负载的信息量大于口语。加上汉语单音节词较多(据统计,目前单音节词仍占常用词的一半左右),节目中一字听不清往往影响对整句甚至整条新闻的理解。这就要求播音员吐字要准、要清楚,重要的和易混淆的词句更要高度清晰。此外,广播电视通过发送、无线电波传播、接收等多个环节后,受

众才能接收节目。在传输过程中,每一道程序都会使声音有所损失并混入噪音或干扰,从而削弱语言的清晰度,但“声调在电声系统中抗干扰性能强,声母、韵母即使遭到较大的破坏,声调也能保持原来的高低起伏的变化,这就使得人们有可能依据声调来辨别语言的意义”[4]。播音员、主持人念准、念足调值的意义由此可见。

www.Lwlm.com 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在调值方面普遍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运用气息不灵活、不通畅。汉语普通话四声声调气息运用的特点是:阴平起音高平,气势平均,阳平从中起音,然后上扬,用气由弱转强,上声先降然后上挑,音降时气息平稳,扬起时气息加强,去声起音高,音往下降,气息由弱渐强。能完全达到这个标准的播音员、主持人并不多。往往出现的问题是,阴平发声挤、紧,阳平发声暗、淡,上声和去声出现的问题最多,上声发声捏、哑,去声发声裂、破。中央电视台一位著名新闻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中,发去声时曾频频出现音破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他的形象和节目的效果。

既然声调在汉语普通话中十分重要,播音员、主持人应该加强训练、练好基本功。播音训练有很多环节,声调训练是其中关键和基础的一环。

(一)模仿学习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罗莉教授说:“一切学习从模仿开始,播音学习也是这样”[5]。对于声调的学习,模仿什么?怎么模仿呢?

播音是口耳之学,模仿就要从听音、辨音、记音入手。这里建议大家模仿《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大纲》(商务印书馆,2007)一书及其录音。该书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编制、教育部语言应用管理司组织审定,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指导用书,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应用研究“十五”科研规划重点项目。其中的录音部分由我国几位著名的播音大师录制,语音标准、纯正,代表了中国普通话的最高水准。 另外,即使是同一个人,由于说话时感情或语气不同,调域的高低和宽窄也会有变化。环境变化激烈、感情激动时调域更高、更宽,环境平静、感情平和时调域较低、较窄。因此多欣赏借鉴电视剧、话剧等播音姊妹艺术,对于普通话声调模仿学习也很有好处。

模仿需要循序渐进,用心听取、记取标准语音,在篇章中逐步加深感觉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加强自身训练,并在录音对比中提高自身水平。

(二)加强训练

要加强字词、声调基本环节的训练。“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词是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符号。”[6]在声调训练过程中,词语的训练,如单字词、两字词和四字词的练习是声调练习的基本环节。

1.单字词练习

单字的练习重点在于声母、韵母和调值准确,符合规范,打好基础。

在单字词训练中,要注意“夸张”四声训练,并在韵腹上突出声调。

“夸张”训练是指练习的幅度要大于实际语流中声调的调域和调值。有了这样的训练基础,在实际运用中,才会显现出训练的成果。但也需要注意“度”,过犹不及。声音要刚柔结合,大小适度,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上行阳平音要注意气息的支撑,下行上声字要注意拖住气息,使高音不挤、低音不散。“音高要有限度,高而不喊;音低要有力度,低而不散;音高要声轻,轻而不浮,要加强低频共鸣控制;音低要字沉,沉而不浊,要加强高频共鸣控制;音量加大时,气足而不拙;音量减小时,气竭而不衰。”[7]

声调集中体现在韵腹上,并不是一个音节中声母、韵母所有要素都有显著的音高变化。汉语音节根据声母和韵母的分析方法分为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其中韵母又分为韵头、韵腹和韵尾三部分,其结构框架可以写为[8]:

(C)+(V)V(V,N,P)

声韵韵 韵

头腹 尾

母韵母

一个音节可以没有声母、韵头和韵尾以及声调,但韵腹是一个音节的必要组成部分。例如“啊(a)”,就只有韵腹,没有声母、韵头和韵尾。没有韵腹,一个音节就无法存在。

在一个包含了声母、韵头、韵腹、韵尾和声调的音节里,声调虽然属于整个音节,但韵腹时长最长。因此,在音节训练中要在韵腹上突出声调。

例如“鲜花”的“鲜(xiān)”,声母是“x”,韵头是“i”,韵尾是“n”,韵腹是“a”,阴平声调主要落在韵腹“a”上。

即使一个音节中没有完整的声母、韵头、韵尾,声调也是落在韵腹上。例如“抓(zhuā)”,只有声母、韵头和韵腹,声调落在韵腹“a”上。又如“安(ān)”,只有韵腹和韵尾,声调也落在韵腹“a”上。

2.非单字词练习 在这16种情况中,两个相同声调连读时容易出现的问题较多,需要特别加以注意。例如“播音、交通、丰收”两个阴平连读时,前面一个音节应该稍微低点短点,第二个音节应该高点长点,这样才符合普通话声调变化规律,而如果第二个音节读得低了短了,就会不规范、不准确。又比如“人民、石油、行情”两个阳平连读时,容易出现阳平带弯,声音挤、捏或鼻音,影响稿件的朴实大方,当声音往上走时,应该注意气息控制,声音平稳上升。又比如“导演、领导、友好”两个上声连读时,不仅第一个音节需要由上声调[214]变为近似阳平调的[34],还需要加强气息调节,使气息通畅。再比如,“报告、祝愿、画像”两个去声连读时,要注意扩大音域和控制气息,不要读破音。

当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节连读时,更需要加强声调控制和气息调节。例如在读“晚上好”的“好”字时,如果气息托不住,控制不好就下不去,影响声音下行,而如果压舌根,声音又会暗、哑。在声音上行时,只有注意丹田控制气息,才能使声音饱满、响亮。

四字词,特别是按四声顺序排列的成语,在声调练习中也很重要。四字词中,有的按“阴阳上去”顺序排列,如“高原广阔、精神百倍、高扬转降”,有的按“去上阳阴”顺序排列,如“大好河山、墨守成规、万古长青”,练习这样的四字词语可以更好地体会和掌握四声的音准、调值和气息控制。还有的不按四声顺序排列,如“祖国万岁、前程似锦、美好前途”,这些四字词的调值没有一般规律可循,需要逐个加强练习,以便在实际播音中运用自如。

3.正确处理情声关系

“以情带声,以声传情”,要暖声,不要冷声,是发声学习的原则。声调训练同样要遵循这一原则。愉快、温暖的发声是日常播音基本的声音色彩,它可以使声音明朗、柔和。当内在感情发生变化时,声音

色彩也容易随之变化。发声课中的不少练习是没有情感内容的,属于纯技术练习,如单个音节、声调的发声练习,扩展音域的练习等。做这类练习时,应带着由衷的愉悦情绪,心情愉快地去练习,使声音和感情融为一体,这样发出的声音也会充盈着感情。如果老是发冰冷的声音,即使练习时达到了标准,实际播音中声音也会缺乏感情和吸引力。

播音训练有很多环节,声调训练是其中关键一环。在训练中,只有做到声、韵、调准确,注意结合运用气息,按词的含义带感情地读,日积月累,才会见成效。声音是表达内容的手段,播音员、主持人标准规范的声调训练,是磨砺出好声音的重要一步。当练声、用声渐入佳境,只觉得自己的声音得心应口,胸中感情随节目内容而跌www.Lwlm.com宕起伏、淋漓尽致,让听者只觉为节目内容所吸引和感染,而完全“忘掉”了播音员的声音时,才是播音发声出神入化的境界,才是声调练习的最终目的。

注释: 年11月第1版。 年11月第1版。

[3]付程:《实用播音教程——语言表达》,P120,中国传媒大学 [4]张颂:《中国播音学》,P105,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1

月第2版。

[5]罗莉讲课录音。

[6]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P126,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4月第3版。 月第2版。 年11月第1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快乐阅读之一笑猫日记
那次真高兴
我家周围的环境
废墟下的阿曼达
悠悠母爱
我最敬佩的人
三峡野生动物园一日游
致四川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燕南行
伸缩高跟鞋
笑话大王
秋天的花园
我的妹妹
我最喜爱的一本书
读书的乐趣
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的意愿冲突问题(1)
浅议中小型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构建(1)
适应性决策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1)
大规模定制在企业管理信息化中的应用(1)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精益绩效管理思想的原理与应用(1)
关于推进企业民主管理的思考(1)
产业集群中的供应链管理(1)
利用供应链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1)
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1)
内部控制对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影响(1)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系统评估方法的新发展(1)
论ERP带来的新企业管理思想(1)
信息技术在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1)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和对策(1)
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探析(1)
《钓鱼的启示》课堂实录和评析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7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5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快乐练习:同步练习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钓鱼的启示》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二)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6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案例与反思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设计1
《钓鱼的启示》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
《落花生》课文简说
《钓鱼的启示》教学体会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