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徐州方言声调实验研究

徐州方言声调实验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徐州方言声调实验研究

徐州方言声调实验研究

摘 要:以往对徐州方言声调的研究一直采用传统的耳听手记的方法,从未有人使用现代语音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虽然也有对语音系统的详细描述,却不能直观地知道从何得出这样的结论。本文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从两个方面判断徐州方言的声调系统,即单字调与双字连读变调,得出了较为客观的徐州方言的调值。

关键词:徐州方言;单字调;连续变调;实验分析

1 引言

1.1 徐州简况

徐州市位于江苏省的西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素有"五省通衢"之称。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在此交汇,京杭运河贯穿徐州南北,公路四通八达,为全国重要水陆交通枢纽。 徐州方言属北方方言的华北东北次方言区。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北方方言的明显特点包括:失落了大部分的中古辅音韵尾。中古汉语中的“-p,-t,-k,-m,-n,-ng”现在已经只剩下“-n,-ng”。与其他方言相比,北方话的声调较少。徐州方言也具有以上的特点。

1.3 徐州方言声调描写的回顾 2. 实验说明

2.1 发音合作人

本文发音人为徐州市区五名女性,高中毕业,23-26岁,徐州方言为其母语,父母双亲都是徐州市区人,无外出经历,受外地方言及普通话影响很小。

2.2 录音材料

声调的表现主要在韵母上,实验字选择时注意考虑了不同的元音作为音节的韵母,如前低元音a,前高元音i,后高元音u以及复韵母等。单字调表每个调类选5个单字,共20个实验字,尽量选择徐州方言中可以单念的音节。双字调表共16种声调组合,每个组合选4个双音节词,共64个实验词。为了切分前后音节的方便,除尽量不选浊声母字之外,后字尽量不选零声母音节,并且尽量用单字表的例字组词,以减少试验中的变量。排除轻声和儿化音节。

2.3 实验步骤

l)录音 2)剪辑

用Cool edit pro2.0声音处理软件对语音样本进行筛选整理,最后得到20个单字调样本和 64个双字调样本。按调类保存为wav.文件。

3)数据采集

通过Praat软件得出发音字的pitch, 去掉弯头降尾,单字取10个测量点,双字前后字分别取5个点,提取出所需要的基频值。

4)数据处理

在Excel中,求得各声调基频均值。根据F0数据做进一步归一化处理,得到每一发音字的T值,并且换算成传统的五度值,最后通过T值数据画出发音人的开封话的声调格局图。在基频归一时,我们采用石锋先生提出的T值法。公式如下:

T= 5×(lgx-lgb)/(lga-lgb)

其中x是采样点的基频值,a为调域的上限频率值,b为调域的下限频率值,即a和b分别取所有参与归一的点当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T是归一结果。

3. 实验结果

3.1 徐州方言单字调实验结果

通过声学实验, 我们统计出每个声调全部语音样品10个测量点的平均频率值和T 值数据。见表1.3(见附录)。

3.1.1单字调基频走势

图1.1是根据表1.3数据作的F0曲线图。图中,横坐标是10个基频点,纵坐标是F0值,单位Hz。每个图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声调曲线。

由上图可得:

阴平为下降上声曲线,终点比起点略高;阳平曲线走势平缓,起点略低于终点;上声为上升曲线;去声为下降曲线。 我们采用石锋先生提出的T值法,对基频进行归一。得到如下声调格局图: 由图1.2可知,徐州方言单字调五度值列表如下:

3.2 徐州方言双字调实验结果

3.2.1 双字调基频数据及F0曲线图

3.2.1.1 前字基频走势

1)阴平+X 2)阳平+X

根据图2.2,阳平+X声调组合的前字在高调域走势平坦,相对集中,与单字调相比,基频曲线走势基本一致,但F0 值较低些。

3)上声+X

图2.3中,声调组合上声+X的前字调基本呈上升趋势,但分布相对离散,上声+非阴平的三组相对集中,与单字调相比,基频走势基本上是一致的。

4)去声+X

从图2.4可得,去声+X的前字调F0曲线走势呈下降趋势,后字为阴平和阳平的分布相近,后字我上声和去声的基频曲线相对临近。与单字调相比,曲线走势基本一致。

3.2.1.1 后字基频走势 前字为阴平时,后字阴平的基频值相对单字调较高;而当前字为阳平时,F0 值相对较低。

与单字调相比,后字阳平的F0值在去声后较低;而在阳平后基频值较高。

3.2.2双字调基频归一化数据及曲线图

双字调的基频归一化方法同单字调。图3.1—图3.4是双字调T值曲线图。横坐标为时刻点,纵坐标为T值。

T值法是极值法,算出T值以后,就直接得出O-5的标度,下面我们将实验所得的T值直接转为五度值,列表如下:

徐州话的两字组连续变调规则可总结如下:

①阴平和阴平相连,前字变成13调,后字不变。

②阴平在阳平,上声、去声,轻声之前,前字则变成21调,后字均不变。

③阳平、上声和去声无论在哪一个声调之前,前字后字均不变调。

4.结语 从表4.1可以看出,单字调实验结果与传统的数据有些出入,上声的具体调值分别是24和35,去声的是51和42,但在调型上一致的:阴平都是曲折调。阳平都是降调。上声都是高平调。去声都是降调。 由此可见,徐州的阴平与北京的上声、徐州的阳平与北京的阴平相对应,调值近似。徐州的去声和北京的去声同属降调,徐州降调的声音稍短促。

参考文献

[1] 黄群建. 音韵学概论[M] .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2] 李申.徐州方言志[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5.

[3] 李申.徐州方言的语音变化[J]. 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5,(4).

[4] 苏晓青.徐州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6] 石锋.北京话的声调格局[J].语言研究,1991增刊.

[7] 石锋.天津方言双字组声调分析[J]. 语言研究,1986,(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厨房里的好帮手
爸爸的画
父母的吵架
小笼包
那抹绿
观《国庆大阅兵》有感
叹息
我的小辣椒
我喜欢的动物
蓝天之下的约定
秋天的收获
变魔术
借物喻人
用心唤回失去的母爱
“小布丁”之死
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实践策略探析
探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与财政政策
论制药企业ERP系统实施
论施行《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积极作用
试论海外创业板市场风险因素及其现实启示
浅析中澳签订自贸协定的意义
碳信息披露在我国的现状和发展建议
浅谈如何在国家治理视角下加强审计整改
对公路收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展望
国际税收情报交换问题分析
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策略
商业银行县域理财业务特征及风险分析
基于“沪港通”的我国资本市场有效性实证检验
重塑公司价值创造和价值发现的逻辑
中国在全球经济失衡中的对策研究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设计
《太空生活趣事多》相关知识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札记
《回声》课文
《农业的变化真大》片断赏析
《活化石》片断赏析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设计
《活化石》教学设计
《活化石》教学设计
《太空生活趣事多》课文
《农业的变化真大》课文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设计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设计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设计
《活化石》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