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音阶经过性和弦的归类学习
翻新时间:2023-03-19
自然音阶经过性和弦的归类学习
自然音阶经过性和弦的归类学习
一:经过性和弦的概念
当低音作上行或下行级进时,处于中间位置的和弦,叫经过性和弦。 二:经过性和弦的特点 1、低音进行——要求是上行或下行三音列级进 2、声部进行——要求是尽量平稳,七和弦的七音可以不做常规解决 3、和弦形式——基本上不受限制,但三和弦与七和弦的转位形式如四六和弦等应用较多见 4、前后和弦——原则上也不受限制,但前后和弦为同一功能和弦的原位及转位应用较普遍 5、节拍位置——如果是经过性的四六和弦,要求是位于弱拍或弱位 6、时值长短——般来说是相对短时值 7、使用部位——用在结构内部(非终止的地方) 8、功能特点——强调色彩性,功能性居次要地位 三: 经过性和弦的归类 1、T与T6之间的经过性的属四六和弦;S与S6之间的经过性的主四六和弦常见搭配形式: (1)T—D—T6(或反之)[注:因经过性和弦的前后和弦一般可以互换,故以下不再标明] (2)S—T —S6例1: 当六和弦重复五音时,进行到四六和弦则会出现三度上行后再二度上行的形式 2、T与T6之间的经过性属三四和弦常见搭配形式:T—D —T6 这里要说明的是:作为这种进行,允许七音上行二度,同时减五度到纯五度的进行也是允许的。 3、SII、SII6、SII 、S、S6用于经过性的和弦,常见搭配形式: (1)SII—T6—SII6 (2)T—SII—T6 (3)D—SII—D6 例3: 当前后和弦为不同级或不同功能的和弦时,还可以形成其他搭配形式: (1)S6—T—SII6 (2)S—T6—SII (3)T6—SII6—D等。例4: (1)SII—T6—SII7 (2)SII—TSVI—SII7 (3)SII—T—SII例5: 当前后和弦为不同功能的和弦时,还可以形成其他搭配形式: (1) SII—T6—D (2) SII—T—S 等。例6: 5、DVII7之间的经过性和弦。 在DVII7之间可以使用主功能、下属功能、属功能中任何一种功能的经过性和弦,常见搭配形式: (1)DVII7—S—DVII ;DVII7—TSVI6—DVII (2)DVII—T6—DVII (1) DVII7—T—D; DVII—S—D (2) DVII—T6 —SII6 (3) DVII—T—S6 等。例8: 6、DVII6用在T与T6 之间的经过性和弦。常见 搭配形式:T6—DVII6—T 例9: 7、DD和弦的经过性和弦 (1)DD和弦用于D 之间,常见搭配形式: D—DDVII6—D6等。 例10: (2)DTIII 和弦用于DD之间。常见搭配形式: ① DD —DTIII —DD2; ② DDVII—DTIII—DDVII; 五:经过性和弦的总结 1、下面我们把自然音阶 排列一下: 2、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I级到VII级的自然音阶循环圈中,从任一音级开始,任何一组级进的三音列都可以用到经过性的和弦。 3、找出每一个三音列,我们可选择如下搭配形式的经过性的和弦(见下表): (说明:本文所引用的谱例都是和声参考书中见到的,还可补充)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原来我老弟是“不良儿童”
- 小燕子 紫薇=???
- 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
- 我的妈妈
- 灰色的星期六
- 原来表妹也骗人
- 我们的一位语文老师
- “南瓜”姥爷
- 一个心灵美的人
- 淘气的小邻居
- 我是个“捣蛋分子”
- 班里的霸王们
- 一个我敬佩的人
- 我的“唠叨奶奶”
- 雷婆婆
- 港口建设工程的施工管理
- 工程管理审计与工程结算审计应把握的重点分析探讨
- 刍议土木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 浅谈加强建筑工程现场技术管理的措施
- 浅谈土建各类施工组织设计与现场管理工作等问题
- 浅议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问题
- 刍议加强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措施
- 探究建筑施工项目管理
- 浅析土建施工的现场管理方法
- 探究信息化条件下城市建设档案的管理
- 网络图对有效推进项目管理的益处
- 施工过程控制在城建工程管理中的作用
-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土建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途径的探讨
-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措施
- 《黄鹤楼送别》课堂实录之一
-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案之三
-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案之一
- 《少年王冕》教案之二
- 《少年王冕》教案之一
- 《清平乐 村居》教案之一
- 《清平乐 村居》课堂实录之一
- 《少年王冕》课文内容
- 《林冲棒打洪教头》课文内容
-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案之二
- 《黄鹤楼送别》课文内容
- 《清平乐 村居》教案之二
- 《清平乐 村居》说课设计之一
- 《滴水穿石的启示》课后反思
- 《清平乐 村居》教案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