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谈高校扬琴专业教学中的音乐修养训练

谈高校扬琴专业教学中的音乐修养训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谈高校扬琴专业教学中的音乐修养训练

谈高校扬琴专业教学中的音乐修养训练

内容摘要:扬琴艺术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在整体演奏技术难度和整体音乐深度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演奏者音乐修养的深度,决定了其对作品音乐内涵的挖掘与延伸、对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与艺术思维的反映程度,对提高作品表现深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新时期高校中的扬琴专业教学中,如何继承传统与不断创新,采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将演奏实践与美学审美相结合,增强演奏者的演奏素养、理论素养,提高演奏者对音乐的感悟力和理解力,这些是扬琴艺术工作者必须面对的。

关键词:高校扬琴教学 技巧素养 美学修养 综合素质

一、技巧素养是音乐修养的先决条件

扬琴演奏作为音乐表演艺术的分支,其个人技巧素养是音乐表现和音乐审美的基础条件。这里指的技巧素养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演奏技巧,它包括读谱能力、对声音的追求与控制、音色的审美、个人演奏风格等诸多因素。

1.读谱能力

读谱是提高演奏者技术修养的先决条件,在乐谱中要能发现乐曲的创作动机和整体的音乐设计与构思。例如,对力度表情记号的重视,从力度表情记号中分析出乐段或乐句中整体情感和情绪,对力度层次的准确把握可以直接提高作品中音乐的张力。除此之外,由于近年来扬琴作品中作曲技术难度的提高,扬琴作品的乐谱难度也在增大。从规整节奏节拍到复合节奏应用、现代和声意识思维的介入、双声部复杂织体的构成等,诸多创作手法层出不穷。尤其是对复杂节奏和变化节拍的应用问题上,原来的读谱训练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作品中的节奏掌控,这就要求在平时训练中吸收西洋音乐中有价值的训练体系和手段。运用以八分音符为基本单位的小拍子训练原则,从扬琴演奏的节奏律动稳定性以及对小拍子的分解与整合等方面,使演奏者对作品节奏节拍的认识产生全新的理解。

和声思维和技法的介入,使扬琴作品从整体音响感觉上也有变化。这就要求演奏者有相当的和声基础知识,对传统功能行进和和声的音响效果有清晰的认识。不同音高组合产生出不同的和声效果,扬琴作品中大量和声效果的运用,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了音乐表现对象范围的扩大以及音乐审美现象的复杂性,如《林冲夜奔》“风雪”乐段极不协和的减七和弦的运用;《b小调幻想曲——献给肖邦》中肖邦体系的和声音响效果、《落花·夜》中带有影视风格的和声运用等。从丰富音乐表现手段、扩展音乐表现空间的角度来看,音响结合可能性的增加应该是扬琴音乐艺术发展整体趋势上的进步。

2.对音色的控制与修养

音色是由物体振动状态决定的声音听觉属性。不同的乐器由于材料与构造的不同而产生音色的差异,同一乐器在不同音区,以不同力度及用不同方法演奏时也会产生很大的声音差异。扬琴音区宽广,每一音区所发出的声音特点有所不同,对扬琴声音的控制充分体现出演奏者的内心听觉以及对声音变化与控制的内在修养。如《落花·夜》中左手高音区的旋律进行与右手上下行分解和弦的进行,这些方面都是在演奏中比较难掌握的。在扬琴演奏中应该奏出什么样的声音概念,表现出乐句中所蕴涵的音乐意境及内心想法,这是对演奏者音色把握与控制能力的极大挑战。

二、美学审美思维的应用

近年来,扬琴作品技术难度和音乐深度明显提高,不同结构、和声、调式调性、创作手法,复杂节奏应用的诸多因素大量介入。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通常在训练当中往往偏重于对演奏技术的训练,有时通过舞台实践反映出学生的技术虽然自由顺畅,但对整体音乐的控制与音乐深度的挖掘略显浅薄,在某种程度上还不具备强大的音乐感染力与震撼力。这与演奏者对美学的了解、审美思维以及对演奏心理学的理解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是目前包括专业音乐院校扬琴专业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近些年来扬琴作品创作思维来看,从带标题性具体音乐审美思维向更深刻、更富有哲理性略带抽象音乐美学思维过渡,这也是扬琴wWw.LWlm.com音乐艺术发展的一个趋势。标题性明显的作品如《林冲夜奔》《黄土情》《川江韵》,向带有哲理性、抽象性的音乐作品转变,如《b小调幻想曲》《秋》《春》等,这就要求演奏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演奏技巧修养,同时也要兼备音乐美学思维上的认识,如整体音乐修养不充分,很难对作品进行剖析与整合,也就不能挖掘出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学。

新时代扬琴作品创新的表现为,不仅有中国传统题材作品,同时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大量移植国外的带有西洋音乐思维的高难度作品。这对演奏者的音乐审美提出了更高要求。演奏类似这样风格的作品,演奏者首先要了解整体西方音乐美学思维的发展走向,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音乐审美内涵的价值取向。如《b小调幻想曲——献给肖邦》这部作品,作曲家运用肖邦音乐体系的整体结构、和声色彩与扬琴音乐演奏特点相结合,创作出有别于传统音乐思维的作品。演奏这种类型的作品要了解和研究肖邦及其作品所处的社会环境、音乐创

作特点以及整体音乐美学思想的表wWw.LWlm.com达。肖邦所处的时期正是西方音乐史上的浪漫主义时期,这个时期的音乐特点是注重个人内心精神世界的挖掘。这部作品反映出的旋律音符走向、和声功能行进、乐句的处理和连接,都展示出肖邦音乐的特点和美学价值。演奏者如果对这些要素不甚了解,也就不可能在演奏中展示出作品的价值与内涵。

结语

提高扬琴演奏艺术中的音乐修养问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包括诸多因素,如技巧素养、美学修养、综合素质等。演奏者音乐修养的深浅直接影响着作品的内涵和深度,演奏者通过作品的二度创作,才能做到真实性与创造性统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统一、技巧性与表现性统一。音乐表演并不仅仅是一种技巧行为,其生命在于传达音乐中丰富的精神内涵。一个真正的音乐表演艺术家,不仅需要完美而高超的表演技术与技巧,更需要有深刻的思想、丰富的人生体验、广博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对音乐极强的感悟力、理解力。各种文化艺术都是艺术家对人类生活的感受的艺术表现,由于音乐在艺术表现上的非视觉性与非语义性的特性,音乐表演者需要通过自身所具备的音乐修养,来增强自己的音乐想象力和感悟力,使扬琴音乐表演更具精神内涵和艺术韵味。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家的“入侵者”
挑战老蛇
关爱生命,安全出行
老师出错之后
野炊记事
读《一张假钞》有感
春天
梦游未来
巧取马蜂窝
第一次说谎话
啊!鸭绿江
小抄写员读后感
Computer And I(我和电脑)
学蛙泳
下象棋
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研究
辩诉交易制度构建
分析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
从三本著作看西方翻译研究的新发展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的调研报告民法论文(1)
一人公司的自由与强制民法论文(1)
中国公共品供给制度的缺陷分析
论担保物权的竞合与实现民法论文(1)
论译诗三难
论诉之利益民法论文(1)
重新认识翻译理论的作用——对奈达翻译思想转变的反
探析英语介词在翻译中的灵活应用
语用充实视角下的商务翻译
关于我国财政政策导向调整的研究
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的目标选择: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
《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份3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3
《火烧云》课堂实录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5
《月光曲》教学实录2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份4
《火烧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份2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4
《月光曲》教学实录1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份1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设计简案
《月光曲》第一课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