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唐代琵琶文化在《琵琶行》中的体现

唐代琵琶文化在《琵琶行》中的体现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22

唐代琵琶文化在《琵琶行》中的体现

唐代琵琶文化在《琵琶行》中的体现

摘要:白居易的《琵琶行》因其对琵琶的深入描写,引起了wWw.LWlm.com音乐人士对“唐代琵琶”的广泛关注,倘若对《琵琶行》诗文句句斟酌和剖析。呈现眼前的正是浓郁的“唐代琵琶文化”:广度上的流传普及;深度上的技艺高超;情感上的浓郁表现;演奏方式上的“拨弹”盛行和琵琶的较高地位等。

关键词:唐代琵琶文化;《琵琶行》;普及;技艺;地位

一、广度上的普及

从琵琶演奏者看,琵琶女从“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到“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前后鲜明的对比,可知琵琶女命运悲惨的下场不是因为“技不如人”,而是“薯去朝来颜色故”。一方面可以看出,唐朝音乐机构的“重色”;另一方面,连当年“名属教坊第一部”“妆成每被秋娘妒”“色艺双全”的琵琶女(只是因为年龄的问题)都沦落到了这个地步,可见唐朝并不缺少像琵琶女一样“年轻貌美、色艺双全”的琵琶歌伎。由此可推断,唐代时,琵琶演奏者的人数不占少数。

从听众来看,唐朝琵琶达到了普及程度。“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描绘了“满座”的人都能为之动容,一方面说明琵琶女技艺高超,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听众”对琵琶也有基本的了解,否则也不可能达到“满座重闻皆掩泣”的境界,从而也可以说明了琵琶在唐代属于是一种大众化的乐器。

二、深度上的高超

诗词中“轻拢慢拈抹复挑”“曲终收拨当心画”是作者直接描绘琵琶演奏技艺的词句,这里的“拢”“拈”“抹”“挑”以及“当心画”都是琵琶的演奏技能。这些技巧描述,在白居易的笔下或许只是为了诗歌情绪的延展和抒发之需要,但却写出了唐代琵琶已有的演奏技巧。这是运用“正面描写”的方式来表现琵琶女演奏琵琶技艺的高超。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那急雨般的大弦、窃窃私语般的小弦、珍珠落在玉盘般的清脆声,非常形象地对琵琶演奏及音响效果进行了描绘。这是从音响效果方面来说明琵琶女弹拨技艺的娴熟与高超。

“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是写琵琶女的演奏效果。大家都听得入迷了,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这是运用“侧面烘托”的方式来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是《琵琶行》诗作的最后两句,更是琵琶女技艺高超的体现。

三、情感上的浓郁表现

在音乐表演方面,唐代已强调“情感”的表达。从白居易的诗作《问杨琼》中“古人唱歌兼唱腔,今人唱歌唯唱声”便可知白居易主张“唱歌兼唱情”的原则。实际上,在琵琶演奏中,情感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

演奏者的情感体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琵琶女在位弹奏乐曲之前已经流露出来了浓浓的感情,即使人们还未听见琵琶声,而听众已感知到了琵琶女的脉脉深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尽事”,琵琶乐曲缓缓响起,而勾起人们的却是“平生不得志”和“心中无尽事”;“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从美学的角度看,是白居易对“无声”的赞美;从另一方面看,又是对演奏者弹奏琵琶时的“声断情不断”的描写。

听众的情感体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不仅是对演奏者琵琶女情感的描绘,更是对听众情感的描绘。在听众眼里,正是有了“情感”的填充,“无声”才更有意义。此时的“无声”弥补了情感的空白,当然要胜过“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乐曲完了,周围大小船上的人悄然无声,全听得如痴如醉,只有江面上那一轮明月明净白洁。

四、演奏方式上的“拨弹”盛行

五、较高的地位

隋唐时期,琵琶乐器得到普遍的发展,不仅成为非常盛行的乐器,而且在宫廷乐队中常处于领奏地位。由

五、较高的地位

隋唐时期,琵琶乐器得到普遍的发展,不仅成为非常盛行的乐器,而且在宫廷乐队中常处于领奏地位。由于诸帝王的提倡和爱好,琵琶在隋唐“燕乐”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十部伎”中,琵琶多以领奏出现。我们从敦煌壁画和云冈时刻中也能见到它当时在乐队中的地位。

在诗文“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中,乐器形成了对比。诗人把具有京韵味的琵琶生比喻为“仙乐”,而把江州地带偶尔传来的山歌和牧笛的声音说为“杂乱、繁碎,难以入耳”。一方面可以看出,此时白居易对民间音乐还未产生兴趣,仍属于“崇雅恶俗”的礼乐观念;另一方面可以看出,不管在京城的皇家宫廷,还是在白居易所处的江州地带,琵琶的地位是比较高的。

结语

然而,《琵琶行》中涉及的有关唐代琵琶文化远不止以上所言。白居易的《琵琶行》是琵琶音乐与诗歌密切结合的一个典型,是白居易的诗歌、琵wWw.LWlm.com琶音乐及琵琶文化之结晶,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只是对里面的某些琵琶文化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琵琶行》不仅仅是我们学习欣赏诗歌作品,更是一部多种元素(诗歌、音乐、美学、琵琶……)的结合体,值得我们对其各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崔岳,唐诗宋词中的琵琶艺术[J],《交响》1999年第3期.

[2]邓丽实,琴弦与心弦的共鸣——解读白居易<琵琶行>[J],《语文学刊》2004年06期.

[3]曹月,琵琶的诗性和诗性的琵琶-从<琵琶行>解读唐代琵琶文化[J],《人民音乐》2004年第11期.

[4]廖辅叔,中国古代音乐简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年3月第74、75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游览长城导游词
“大足石刻”导游词
开平碉楼导游词
我家的猫
我发现了我们班的小偷
未来的宇宙探测飞船
“都江堰建”导游词
苏州园林导游词
我家的淘气猫
我的发现
丽江古城导游词
活泼可爱的小金鱼
童话世界九寨沟
秋天的家乡
畅游魔仙堡
施工员在施工现场要肩负多少责任?
基础构造常识问答
建筑专业施工图纸核查要点
设计与施工中若干常见病害的防治对策
饰面装修常识问答
房地产开发报建流程及潜规则指南
建立学习型施工单位之读书策略建议
试论房地产高层住宅抗震施工质量控制
地产开发详细流程 开发人员必看
山东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专项治理
房屋建筑的模板工程最忌讳什么
楼地面构造常识问答
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杂谈
民用建筑构造要点
悬挑脚手架 与落地脚手架区别
《乌鸦喝水》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乌鸦喝水》范文习作:童年趣事
《乌鸦喝水》随堂练习:巩固篇
《乌鸦喝水》写作指导:童年趣事
《乌鸦喝水》随堂练习:提高篇
《乌鸦喝水》教学难点
《乌鸦喝水》教案 一
《乌鸦喝水》训练素材
《乌鸦喝水》考点练兵:阅读篇
《乌鸦喝水》教学重点
《乌鸦喝水》重点字词梳理
《乌鸦喝水》趣闻故事:乌鸦本是吉祥鸟
《乌鸦喝水》教案 二
《乌鸦喝水》重点字词的意思
《乌鸦喝水》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