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钢琴演奏中的音色控制

论钢琴演奏中的音色控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论钢琴演奏中的音色控制

论钢琴演奏中的音色控制

[摘要] 优美的音色历来是钢琴演奏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也是衡量一名演奏者理解、表达曲目的能力及其艺术造诣的显著标志之一。音色是为音乐作品服务的,获取什么样的音色,最终必须依据音乐作品的具体需要而定。触键技术与踏板技术是音色控制中最关键的两种手段,并且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们之间的组合、变化,造就了音色的千变万化。

[关键词] 钢琴弹奏 触键技术 踏板技术 运用www.LWlm.Com

一、音色与音色控制

音色,又称“音的色彩”。钢琴演奏中的音色,是指钢琴演奏者根据音乐作品的需要,并通过高超的弹奏技巧使钢琴发出千变万化的声音,让听众产生不同层次的对比感受,仿佛观赏油画一样可以看见音乐作品中的不同色彩。优美的音色历来是钢琴演奏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也是衡量一名演奏者理解、表达曲目的能力及其艺术造诣的显著标志之一。前苏联著名钢琴家涅高兹曾指出:“当一个大钢琴家练习技术困难的地方的时候,使我们感觉惊讶的首先不仅是他弹奏的快速、准确、力度等,而且还有他的声音的质量。”并说:“我毫不夸张,在我授课时,四分之三的劳动花在音色的探索上。”[1]

钢琴音域宽广、音色丰富,但正如涅高兹所说的:“声音是钢琴家的一种表现手段(就像画家的色彩、颜色和光线一样),它是最主要的手段,但仅仅是手段而已。”[2]也就是说,音色是为音乐作品服务的,获取什么样的音色,最终必须依据音乐作品的具体需要而定。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音乐作品的需要并通过演奏技术的运用来获得音乐作品需要的音色,即音色控制。在音色控制中,触键技术和踏板技术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二、音色控制中的触键技术

钢琴的音色是通过触键获得的,分别以触键高度、触键速度、触键角度、触键深度为标准,可形成为各种各样的触键技术,并因此产生不同的音色。

1、高指触键与低指触键

高指触键与低指触键是从触键的高度来划分的。高指触键是让手指在琴键的上方位置发力并敲击琴键,具体又可分为“掷”和“击”两种触键方式。“掷”的触键方式是指从指根关节或腕关节将手指甩出的触键方式。“击”的触键方法与“甩”大体相同,但又比“甩”在触键时力度更高,表现力更强,并给人一种“反弹”的感觉。“甩”与“击”的结合是产生于所谓“自由落键方式”的一种运用最多的触键方式。[3]而低指触键是指手指贴近或者紧贴琴键然后发力将琴键往下压。具体又可细分为手指贴近琴键的触键方式和贴键触键方式,二者的区分在于下键发出声音之前手指是否已贴在键盘上。这两种触键技术各有长短。高指触键的优点在于可以使手指第三关节充分打开,积极运动,但片面强调高指触键会造成音质粗糙、漏音之类的弊端。[4]低指触键的优点在于可加强手指对键盘的控制力,使弹奏更为准确、连贯,音质均匀并具有歌唱性。但低指触键尤其是贴键弹奏是不适合于初学者的,因为这会使腕关节得不到有效、灵活的锻炼,发力也不扎实,也难以训练出手指的独立性和声音的颗粒性。只有在具备相当的弹奏技术后才能强调贴键触键技术的运用。从这两种触键技术对音色的影响来看,高指触键由于在触键前就已经瞬间发力,因此能促使琴槌快速敲击琴弦,弹奏出来的声音明亮、干脆;而低指触键使得琴槌击打琴弦的速度相对较慢,且由于低指触键所使的是暗劲,因此弹奏出来的声音也相对柔和、朦胧。运用高指触键技术还是低指触键技术,并不完全取决于所需要的当前音的强弱,高指触键技术也能弹出弱音,低指触键技术也能奏出强音,因为这还与触键力度、下键速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例如,在以贴键方式进行弹奏时,如果是从p至f的渐强,那么下键的速度要不断增加。同时,采用高指触键还是低指触键,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在讲求下一个手指动作的衔接,为了便于手指在相邻琴键上的快速跑动时,采用低指触键技术是

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在需要强音、不苛求速度并追求具有弹性音色时,可充分考虑对高指触键技术的运用。

2、快速触键与慢速触键

快速触键与慢速触键是从触键的速度[5]来划分的。快速触键又包括快速垂直触键和快速水平触键。当以大臂、前臂、手腕为发力点带动手指快速垂直触键时,所产生的音色清脆、明亮,富有弹性;而快速水平触键所产生的音色则显得浑实、厚重。快速垂直触键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无论是在弹奏轻快的跳音还是激烈的音程,无论是在弹奏古典主义时期典雅清晰的音乐作品还是弹奏浪漫主义时期自由奔放的音乐作品,都会运用到这种触键技术。慢速触键包括高抬手指的慢速垂直触键和贴键式慢速触键。慢速垂直触键多用于较弱的连奏或断奏的弹奏中,贴键式慢速触键则多用于抒情性慢奏乐句中。对于不同风格的作品以及同一作品的不同乐句,需要采用不同的触键速度。总体而言,快速触键适合于弹奏活泼、欢快的音乐作品,使音色短促清晰,富有弹性;而慢速触键则适合运用于对连贯性、歌唱性乐句的弹奏,其要领是把指尖准备好,手臂重量自然放下,在慢速触键的同时把手腕柔和地松开。[6]慢速触键多结合垂直触键运用于较弱的断奏和连奏中,音色虽然柔和微弱但音色并不分散,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品与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多采用这种方法。

3、垂直触键与水平触键

垂直触键和水平触键是从触键的角度来划分的。垂直触键是指弹奏时指尖与琴键之间保持90度的垂直角度。垂直触键时,指尖离琴键的距离最短,发力迅速直接,触键所发出的声音清脆、明亮、颗粒性强,因此适合于在弹奏强奏和弦或快速音型时运用。水平触键是通过指端肉或指腹触键,对着琴键斜向发力,具体可表现为勾、抓、摸、抹等不同的弹奏方法。由于这些方法造成手指与琴键形成小的角度,相对于指尖垂直触键而言,减慢了琴键下沉的速度,且由于是指端肉或指腹触键,在琴键承受重力时有一个缓冲作用,在同样的力度下,琴键所发出的声音要相对柔和,因此适合于在弹奏小于ppp的弱音或慢速音型时运用。对于不同时期、风格的音乐作品,要侧重不同的触键方式。例如,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品结构严谨,追求音色的清澈明晰、纤细敏感、颗粒性强,因此,在弹奏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时,要侧重对垂直触键方式的运用,以指尖触键为主,触键要迅速,动作幅度要小,这样才能使音色富有弹性、颗粒性、歌唱性。但在弹奏印象主义时期的作品例如德彪西的音乐作品时,则要尽量避免用指尖垂直下键,而要侧重用指端肉或指腹触键,斜向发力,并以掌、腕、肘、臂、肩等部位加以协调、配合,方能呈现作品所追求的朦胧、柔美的音色。

4、深触键与浅触键

深触键和浅触键是以手指击键时琴键下沉的深度为标准划分的。深触键是指将琴键弹到底的触键技术。各手指将琴键轻松地一击到底,这是钢琴弹奏者的基本功。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手腕发力、手臂发力,还是全身发力,除手指必须具有坚实的支撑力之外,手腕、手臂、全身应处于放松状态,也就是说,这些部位即使在发力时也必须同时保持放松,如此才能使得手腕、手臂乃至全身的自然力量能够完全放松地集中于手指,并最终通过指尖送到琴键上,而不要增加其他外来的压力。否则在快奏时会使声音不连贯。浅触键包www.LWlm.Com括所有不将琴键一击到底的触键技术。相对于深触键而言,浅触键更难把握。触键浅并不意味着没有力量的集中点,而是要根据需要找到每个音的最佳发音点,也就是所谓的弹钢琴要“弹到点”。并且,采用浅触键方式所弹奏出来的音,不仅要具备“柔”、“弱”的特点,而且还要“透”。在对不同音乐作品的弹奏中,对触键深度的把握对于音色的控制非常重要。例如,在弹奏巴洛克时期音乐大师巴赫的复调音乐作品时,要获得清澈明晰而均匀的音色,就需要以手指触键,幅度小,而且快速地把琴键击下2/3或3/4的深度,尽量不要运用深触键技术。而在弹奏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大师肖邦的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时,则触键要深,而且下键要慢,才能获得柔和、悠远、具有歌唱性的音色。

三、音色控制中的踏板技术 1、巴洛克时期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品结构严谨,追求音色的清澈明晰、纤细敏感,颗粒性、歌唱性强。巴洛克时期音乐作品的代表,首推巴赫的复调音乐。在演奏巴赫的复调音乐作品时,是否运用踏板技术,存在一定的分歧。有人认为,巴赫的作品是为当时所使用的古钢琴与羽管键琴所写,而古钢琴并没有踏板,巴赫的原谱也没有踏板标记,为了忠实于巴赫的音乐作品,在演奏时不应使用踏板,以保持其作品清晰、均匀的音色。这值得商榷。虽然当时的古钢琴与羽管键琴没有踏板,但琴弦的振动比现代钢琴踩了延音踏板还长,其音色也并不单调。因此,用现代钢琴演奏巴赫的音乐作品时,根据不同作品的需要适当运用踏板,是有必要的。例如,在演奏巴赫的《c小调幻想曲》时,在节奏特性强的明亮、有力段落中,可借助制音踏板的轻微触碰,来加重短装饰音,或通过制音踏板的适当运用,达到无缝的连奏;在演奏巴赫的《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时,在必要处可用制音踏板来表现管风琴的宏伟效果,还可在重拍重音上以及一些要强调、突出和渐强处略加踏板。对于巴赫的音乐作品,适用踏板要非常谨慎,踏板不能踩得太深,否则会产生太强的泛音;踏扳也不能踩得太长,否则难以保持音色的清澈明晰。

2、古典主义时期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总体来说结构严谨并富有表现力,对音色的要求,对踏扳的运用,会因作品而异。以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为例。莫扎特早期的音乐作品是打算在古钢琴、羽管键琴上演奏的,莫扎特的音乐作品中没有关于踏板运用的标记,因此,演奏莫扎特的作品时应否使用踏板存在争论。笔者认为,莫扎特的音乐多赞美人性、追求光明,其音乐基调欢乐、明朗,需要清脆、明快、透明、纯净的音色。演奏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尽可能用手指完成所有奏法,但是,有时为了音色的需要也不妨少量增加些踏板,例如在长音时踩踏板以润色,但踏板不要踩得太深。相对而言,贝多芬则从不回避自己对踏板运用的喜爱,并在自己的音乐作品中对踏板运用进行了详细注明。贝多芬也因此被评价为是“要求踏板的使用达到可以感觉到的程度的第一位著名的作曲家”。[7]在演奏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时,踏板得到更多的运用,为了使音响更丰富饱满,为了增强力度对比,为了产生一个复合的声音,为了增强乐句的连贯性,为了改进连奏,为了保持均匀的渐强或渐弱等,甚至为了获得空谷回声似的混杂不清的音色效果(如《暴风雨》奏鸣曲第一乐章“宣叙调”部分第143小节起和第153小节起),都需要使用踏板。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大多热情澎湃,需要浑厚有力的音色,这要求在演奏时根据作品的需要运用不同的踏板技术。

3、浪漫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注重浓重、丰富的色彩,强调全面、总体上的声音“涂色”。[8]为了获得这种浓而不艳、丽而不俗的音色效果,踏扳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以肖邦和李斯特的作品为例。肖邦被认为是使用踏板的真正先驱者。在肖邦的钢琴作品中,制音踏板得到广泛使用,而肖邦作品对具有歌唱性、抒 4、印象主义时期

印象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追求对印象与色彩的体现。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被誉为“色彩大师”的德彪西。德彪西的音乐作品追求音色的朦胧、柔美、富有诗情画意。虽然我们很少在德彪西的钢琴作品中见到踏板标记,但其实德彪西的作品对踏板技术的要求十分考究,对踏板抬起、放下的轻重缓急都有很高的要求。对于德彪西的音乐作品,如果曲谱上有踏板标注,必须严格按照标注去做;而如果没有踏板标注,有时也应该根据旋律灵活地运用踏板。德彪西的音乐作品讲求对浅踏板的使用,并需要经常根据低音、和声、节奏换踏板,以表现作品柔美的意境。例如,在演奏德彪西《格拉那达之夜》时,踏板要采用半踩方式,并不断迅速变换,方能体现夜色的朦胧意境。

触键技术与踏板技术是音色控制中最关键的两种手段,并且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们之间的组合、变化,造就了音色的千变万化。熟练运用这些技术以求达到音乐作品需要的音色,是演奏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艺术类一般项目(编号:10C0735)。

注释

[1] [苏] 亨利•古斯塔沃维奇•涅高兹著,汪启璋、吴佩华译:《论钢琴表演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1963年版,第66页。

[2][苏] 亨利•古斯塔沃维奇•涅高兹著,汪启璋、吴佩华译:《论钢琴表演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1963年版,第79页。

[3][德]卡尔•莱默尔、瓦尔特•吉泽金著,姜丹译.现代钢琴演奏技巧[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98-99.

[4]陈放.钢琴触键技术对钢琴音色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75.www.LWlm.Com

[5]触键速度即手指从接触琴键到弹到音点的时间。 [7][美]约瑟夫•班诺维茨著,朱雅芬译:《钢琴踏板法指导》,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第159页。

[8][俄]根纳季•齐平著,董茉莉、焦东建译:《演奏者与技术》,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100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老师
我的好朋友
吹牛大王
我的朋友
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
我的同学
我的表妹
我的爸爸
我的弟弟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我的妈妈
我的好朋友
什么是个人礼仪?
个人礼仪的基本特征
个人送礼的学问
个人礼仪的内涵
乘坐公交车心里要有“他人”
个人化妆礼仪
新好男人不能带“体味儿”
行人的七大交通陋习
为人处世的十大秘诀
个人清洁之八大戒条
基本个人礼仪常识
个人礼仪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讲有5个方面:
个人礼仪的培养与形成
加强个人礼仪修养的现实意义
男性穿内衣的礼节 礼貌
快速作文教学实验初探
强化课标,培养素质
现代教育制约中学生课余训练的因素
准确把握实践的含义——实践概念教学透析
浅谈高一语文的衔接与过渡
试论学校体育中的“三育”
论地理教学风格
语文学习的十条规律
物理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作文教学三技法
总结经验 继续改革小学语文教材
新课程下的教学常用语
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
让爱飞扬——爱心教育初探
如何科学地指导语感训练
《夜晚的实验》教学案例
《学会合作》教案之三
《学会合作》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海洋—21世纪的希望》第一课时教案之二
科学发明故事四则
《夜晚的实验》课课练
《夜晚的实验》课文原文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案之三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案之四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案之二
协作精神的杰出范例
合作名言
《学会合作》教案之二
创造发明的金钥匙——仿生
《海洋—21世纪的希望》第一课时教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