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7
湘南古民居的道路交通系统研究
内容摘要:湘南地区的古民居建筑,在村落布局和建筑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到道路 交通 系统的 科学 性与合理性,将人的社会活动与 自然 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出富有地方特色的人文思想和生活习惯。
关 键 词:湘南地区 道路交通 务实 文化
湘南古民居的道路交通系统,是指包括村外交通系统和村内交通系统在内的人为建造的交通体系,本文主要对村落内部的交通系统进行研究。
湘南地处南岭山脉北麓,山高林密,交通不便,素有“船到郴州止,马到郴州死,人到郴州打摆子”的说法,这里被认为是“农惰、工拙、商贾断绝之地”,是历朝遭贬文人士大夫流放之所。湘南先民崇尚自然务实的生活态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崇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湘南地区的村落大多以姓氏和宗族为单位实行聚居,“父子兄弟多族居,或至百口,盖其俗朴古然而也。”(《桂阳直隶州志》)自然环境、人文内涵和 经济 基础决定了湘南民居古村落交通系统的特征,也促使村落的交通系统的建设日趋完善。
一、道路
湘南地区进出村落有一条相对宽大的道路,称之为官道,一般设在村落前方,是进出村落的必经之路,也是联系外界的唯一纽带。道路以碎石和泥土铺设而成,亦有青石路面。官道是村落的“颜面”,官道的宽窄和好坏直接影响宗族的形象,因此这条道路由宗族内部共同维护和修缮。进入村落前一小段距离处,常设有凉亭,多为石柱框架,覆盖青瓦或毛石。凉亭主要供途经路人歇息之用,也是对村落范围的界定。此外,凉亭还有风水功能。
村落入口处一般设有朝门,是正式进入村落内部的标志。在朝门外设有拴马石,外来人员在此下马落轿,徒步进入朝门,以示尊重。朝门体量不大,但十分考究,多为砖木结构。防御性较强的村落朝门还采用青砖、青石构建,使其更为牢固。如果族中出了名人,还会在朝门外建立牌坊,或直接以牌坊代替朝门,以示旌表传颂。朝门的另一个作用是确定村落的朝向。
二、桥梁
湘南地区多山多水,大多村落有小溪、小河绕村而过,道路在跨越时就会架设桥梁。桥梁一般有梁式和拱式两种形式。跨度不大的小桥,多以青石板或木板、树干直接搭过,稍大石桥借助于桥墩,分成若干跨,比如,永兴县马田镇板梁村村口石板桥,桥身分成两跨,每跨桥身由三块宽大石板组成,每块石板长四米有余,宽约70厘米,厚达30厘米。如果是较宽的河流和汛情较大的溪流,则以石拱桥构建,湘南地区的石拱桥多为圆拱,起拱较高,多在半圆以上,为行洪泄洪之便,这主要由该地区河面狭小、雨季水流量大的特点决定。拱桥有单拱和多拱之分,主要根据河面宽窄而定,如郴州市宜章县的寡婆桥、汝城县热水镇的仙人桥等。
三、街、巷
四、门、廊
门是建筑物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或者建筑物内部不同空间之间的联系。依据封建礼制,门分成若干个等级,大门的级别是最高的。在湘南民居中,大门的朝向就是建筑物的朝向,多朝正南方向开设,讲究风水,并且与主人的生辰八字相符。进入室内要跨越门槛,大门门槛多为青石制成,一般较高,象征屋主地位。大门是建筑的主要交通要道,一般重要的活动必须由大门出入。大门外侧部分设有廊道,内侧部分设有过厅,均作交通停顿之用。如果是多进多天井建筑群,还会设有多重大门,当然,级别是逐渐降低的。
二进以上的较大体量建筑物设有腰门,腰门设在前后两进的交接处。如是多进,则有多个腰门。腰门对称出现,连接的是巷道。腰门的地位次于大门,在进深较大的房间中缓解了大门的交通压力,使家人出入方便。
在建筑物的后方,设有后门,规模很小,多为单页门,平时很少打开,只为方便之用。室内各房间的入口设有一扇简易小门,门框、门页、门槛均为木作,体量很小,便于开关,也少有装饰。
屋檐下的过道或独立有顶的通道称之为廊。廊在湘南民居中也很普遍,主要出现在较大公共建筑物的正面,暗间墙体向内收缩形成廊道。廊道地面稍作抬高,以石阶与街道相连,一般为三级,公共建筑级数更多,更显威严。廊道上空多以柱头支撑,形成一个半敞开式的庭院,廊道内沿墙角处设有石凳或木凳,供人歇息。另一种廊道体现在受客家建筑影响较大的封闭的村落或大型民居中,此类建筑对外十分封闭,内部浑然一体,各单体建筑之间四通八达,相互连接,在一些相互连接的街巷庭院上空设有屋顶,即是为廊。有的在单体建筑之间的二楼和三楼亦设有廊道,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建筑浑然一体,能更好地共同防御外敌入侵。
湘南古民居的交通系统是湘南先民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利用环境,改造 自然 的智慧的结晶。它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为指导,利用 科学 的手段,结合具体的材料和工艺,将人的社会活动与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出富有地方特色的人文思想。它在满足生活需要、保护宗族利益、加强与外界沟通、促进邻里关系以及建筑美观等方面均起到了巨大作用。
参考 文献 :
[1]丁俊清. 中国 居住文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2]汤国华.岭南湿热气候与传统建筑.北京:中国建筑 工业 出版社,2005.
[3]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
- 未来的交通工具
- 桃子
- 游陕西听说八大怪
- 假如我是一滴水
- 樱桃
- 香蕉
- 一篇日记
- 我憋不住啦!
- 去文物园
- 洗海水澡
- 石榴树
- 我爱吃的水果——西瓜
- “吸血鬼”-蚊子
- 观看恐龙展
- 家族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家族企业的长寿
- 医院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初探
- 浅谈管理学生的艺术
- 从故事中学管理
- 供热企业的成本管理研究
- 通过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削减企业物流成本
- 从寓言中学管理
- 从竞争战略杀入无人竞争地带
- 病种医疗成本核算
- ABC法在现代物流成本控制中的应用(1)
- 浅议农村中学管理
- 推行战略成本管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1)
- 对农村中学管理的一点思考
- 餐饮企业成本控制要点
- 国内外大型活动需求工程研究成果
- 《小壁虎借尾巴》
-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三
- 《小壁虎借尾巴》以读促讲教案设计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二
-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 《荷叶圆圆》设计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 《画家乡》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火车的故事》教学设计
- 《小白兔和小灰兔》片断赏析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