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略论生物教学中的空白艺术

略论生物教学中的空白艺术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略论生物教学中的空白艺术

" 空白是书画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法。一幅字画如果一点空隙不留,成不了好的艺术品。我国的书画艺术非常讲究留有余地,以求整幅作品的和谐别致,寓意深远。生物教学中运用一点空白艺术,及时地给学生留下自觉思维的空间和知识内化的机会,从而获得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空白艺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悬而迟决

学而不思则罔。为了使学生学得更深更透更好,就需要留有时间让学生思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师讲授过程中,应该巧妙设疑,有意识地制造悬念,教师并不急于说出答案,而是稍作停顿,布下空白。此时,整个课堂表面上是处于静态,而实质上是动态,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的思维处在积极活动中,恰似“于无声处听惊雷”。

例如,讲到“生命活动调节”内容时,教师可设置这样一个故事悬念: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有1只雌天蚕蛾被扣在一只纱笼中,这只纱笼是放在被一片丛林包围着的黑屋里的。尽管风啸雨骤,还是有40多只雄天蚕蛾穿过风雨前来。第二天夜晚,又在雌蛾周围洒了樟脑丸和汽油,仍不能阻止雄蛾寻找雌蛾。设问:天蚕雄蛾靠什么寻找到天蚕雌蛾的呢?这一问题的提出,紧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时教师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待学生回答完毕,教师不要急于肯定、否定或补充,而是有意识地形成第二段空白,让回答问题的学生有稍作反思的时间。对于其他的学生,也拥有对照、鉴定、修正的时间,对于教师来讲,延迟评价则有搜集反馈信息和作出正确处理的时间,使教师的总结更具准确性与权威性。

2.抛砖引玉

对于知识的难点和重点,往往不宜直接灌输,而是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深入,分层次、有梯度,让学生慢慢进入角色,同时配以相应的空白,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去思考、探索、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

如在讲解“拟态”概念时,教师出示“昆虫保护色”挂图和“竹节虫拟态”挂图,让学生观察,并要求注意二者之间的区别。因为学生已有保护色知识,经过思考后得出拟态不仅是色似而且形似。撤下保护色挂图,换上“枯叶蝶拟态”挂图,指导学生比较得出,竹节虫是外表形态与竹节相似,而枯叶蝶是色泽斑与枯叶酷似,即拟态的形成部位可以是动物全身也可以是动物体的某一部位。再挂上“西藏牦牛”挂图,学生得出西藏牦牛的拟态,模拟的是环境中非生物——岩石。至此,留下空白,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拟态的概念,即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它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

3.断流停顿

课堂教学有它的流畅性。教师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学生可能会感兴趣,但听后往往很快遗忘,因为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没有主动思考,因此不能形成深刻记忆。教师在讲完一个知识点之后,可作有意识的停顿,布下空白,让学生有思考、消化、吸收的时间,然后再作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述,这样学生就不会有压迫感。学生注意力的持续性较差,教师教学语言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对学生思维活动起着调控作用。若学生注意力分散时,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嘎然而止,原有的刺激突然消失后,学生的注意力马上会再次集中到教师身上,思维活动又重新回到教学中来,片刻的空白后,教学秩序井然。

4.余音绕梁

结果是一堂课的“终曲”,有经验的教师课尾一定会设置空白,让学生有回顾与升华所学知识的时间,还会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渴求心理。课已结束,而学生的思维活动却在持续,一曲弹罢,绕梁三日不绝,这是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

如在讲完“水分代谢”后,可引导学生思考“庄稼施肥后为什么要及时浇水?”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知识得到深化。又如,讲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之后,可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性别——无论是第一性征、第二性征及其有关的生理特性都是性状,能否用已学过的遗传的基本规律来解释与性别有关的性状遗传呢?为什么有些遗传病大多数在雄性个体身上出现?学生通过思维活动,仍然不能得出答案。这为“下回分解”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埋下伏笔。

使用空白艺术存在的误区

1.过度过量

设置空白,要有度的概念。设置空白要难度适中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思考量,使学生通过深思熟虑,能够“跳摘桃子”。过难,学生无从下手,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过易则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一堂课运用空白的量也应有所控制,不可过多过滥。如空白过多,学生会感到教学内容支离破碎,过于空洞,使学生茫然,无所适从。

2.无的放矢

设置空白应有明确的目的性,才会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如讲完课后余下的时间,教师既不引导学生回顾与总结,又不布置思考题,而是让学生自由看书,这种毫无目的的设下空白,只会冷却学生听课的欲望。

3.缺乏默契

设置空白的时机与长短,需要师生双方共同界定,为双方所领会。这要经过长时间的“磨合”,直至认同,最后达到默契,若师生双方缺乏这种默契,教师设置有空白,学生不以为然,未加利用,而学生需要空白的地方,教师仍滔滔不绝,这样就不会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恰当设置空白,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且也是一门教学艺术。笔者的看法只是一孔之见,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与修正。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封消费者的申诉书》
心在刃上的选择
人生的斗士
豆角月亮
一个落榜考生的日记
山娃
渴望丰富多彩
甜蜜负担
我爱这个七月
诚信归去来
表哥,你听我说
我为自己的选择骄傲
丢掉“诚信”的背囊之后
非常寒日
这是我的选择
广东省崩岗侵蚀现状与防治措施探讨
湖州船闸扩建工程交通桥梁板施工工艺
水工混凝土结构与材料学科发展
小湾水电站主体工程混凝土配合比研究
航道申请
隧道衬砌台车加工技术
浅论水工金属结构产品的焊接检验
毛泽东时代共和国水利建设成就
七子山拦砂坝施工组织设计
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小水电发电引水系统施工技术
三峡工程明渠截流设计洪水分析
浅析小型危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措施
九曲湾水利枢纽工程聚乙烯(PE)给水管施工技术
堤防工程施工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趣闻故事
《画家和牧童》 重难点分析
《画家和牧童》 范文习作
《画家和牧童》随堂练习 提高篇
《画家和牧童》 写作指导
《画家和牧童》 训练素材
《画家和牧童》 趣闻故事
《画家和牧童》 教师语录
《我为你骄傲》 知识点精析
《我为你骄傲》 重难点分析
《画家和牧童》 相关材料
《我为你骄傲》随堂练习 巩固篇
《我为你骄傲》 教师语录
《画家和牧童》 教案讲义2
《画家和牧童》 教案讲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