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新课程实施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实施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新课程实施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最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提倡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已成为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一条基本原则。新课程的启动,呼唤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同时也是对过去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一场变革,教育理念也需随之更换。课堂教学过程是课程的创生和开发的过程,不再是课程的传递和接受过程;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本人在新课程实施中,就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营造创新的教学氛围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有时就会消遁。因此,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我经常告诉学生:“课堂是你们的,数学课本是你们的,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这些学具也是你们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们的助手,想学到更深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节课下来不但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使自己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创新意味的教学氛围。

德国教育家戈特福尔德·海纳特提出:“教师凡欲促进他的学生的创新力,就必须在他们班倡导一种合作、民主的教学氛围,这也有利于集体创新力的发挥。”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教师必须首先坚持教学民主,在课堂内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充满信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例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把下面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或与加减有关的算式。

(1)5+5+5+5+5=?

(2)6+6+6+6+6=?

(3)6+6+6+6+4=?

二、激发主动参与的兴趣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同时也能激发

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巨大动力,它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满自信,主动探索,勇于创新。因此,我在教学时,注重创设情境,设置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需求的“不平衡”,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都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又提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同学们,一般的一个人有几岁,就会过几个生日,可是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这时老师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情,及时地引导他们进入新课。整堂课学生是在带着解决问题的心态去学习新知的,探究的味道十分浓厚,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最后的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课堂上看上去好象有些“乱”,但一个开放的、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应该有他们自由表达意见的空间。适度的“乱”,在教师控制之中的“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参加到教学中,让他们去创造性的学。

三、创设主动参与的条件

新课程提倡面向全体学生,使其得到活泼、主动、全面发展的教育。要实现这一点,老师必须转变角色,真正由权威的讲授者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尽量给同学们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份活动的空间,多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喜悦,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从而激励他们不断探索、创新。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努力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条件,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久而久之,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觉得数学不再是那些枯燥、乏味的公式、计算、数字,从思想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了,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1.留足思维的时空。

创新总是和自主联系在一起的,就像生命离不开水、阳光和空气,学生学习不能没有时间和空间。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学生观察、操作、思考、讨论,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圆面积的推导”过程中,先引导学生复习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公式及推导方法,以及曲线转化为近似直线的过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用剪、拼、摆等方法推出圆的面积,接着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向全班同学汇报:学生们把圆平均分成8份或16份,拼成了近似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这样,就可以利用已学过的面积公式,求出圆的面积。显然,为学生提供自由地看、想、说、做的条件,可促进学生多角度灵活思维,学得更为主动活泼,也就促使学生不断地追求、探索、创新。

2.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

合作学习是21世纪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之一,它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参与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与同学共同操作、互相讨论、交流中促进学习进步和智力发展。通过合作,有利于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探讨和思考问题,培养其参与意识、创造意识,产生创新思维。

总之,面对新课程的挑战,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条件,让学生真正地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中,从而达到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War and Peace(战争与和平)
我的人生计划
天英语作文 春天来了-Spring is coming on
介绍航天英雄杨利伟
Road Safety(道路安全)
Travel(旅行)
跆拳道
汽车事故
A special girl(特别的女孩)
介绍中国第一位航天英雄杨利伟
Which Mode of Travel Do You like?(你喜欢哪种旅游方式)
My dream(我的梦想)
动物园的好处
是否应该为孩子购置电脑
My favorite food(我最喜欢的食物)
建筑职称评定专业技术2012年度工作总结
2012年工程现场技术员工作总结
项目部施工员个人年终总结
建筑新人年终个人工作总结
某单位施工员建筑工程年终总结
施工员个人工作总结
长输管道设计施工中的问题
建筑公司项目部技术员工作总结
建筑公司年终工作总结
建筑工程多年经验总结
公路工程技术员年终工作总结
建筑工地实习报告
建筑工程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2011年工程技术员年终工作总结
助理工程师申报技术总结
《笋芽儿》之老师语录
《邓小平爷爷植树》趣闻故事—邓小平爷爷实事求是小故事
《看电视》重点句品读
《看电视》随堂练习 巩固篇
《看电视》随堂练习 提高篇
《胖乎乎的小手》老师语录
《邓小平爷爷植树》趣闻故事—邓小平爷爷勤俭节约小故事
《看电视》重点字词意思
《看电视》重点字词梳理
《看电视》重难点分析
《邓小平爷爷植树》考点练兵
《看电视》作者简介
《看电视》老师语录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三)
《春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