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作文教改初探

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作文教改初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01

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作文教改初探

"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标准》提出的新观念,为我们指明了当前语文教改的方向。

其实,纵观古今不仅《标准》提出了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古、今大教育家也都对教育教学中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加关注。如:孔子主张知行统一,学思行结合。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论”等。这些思想主张,加上《标准》明晰透彻的阐述。使许多教师对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教改初期,虽体现了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但总体来说研究还不够深入。

那么,如何解决现时期语文实践活动脱离生活实际,缺乏系统构建,无视学生所需的诸多问题呢?其实,解答这个问题,我们依然离不开教学一线的尝试与探索。下面仅以作文教学中“议论文教法初探”为例,来谈谈我个人对“如何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认识”。

谈及作文教学,我总想到学生叫苦不迭,铺开稿纸,茫然无措的样子。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原本这“世界”,这“人情”应该是丰富多彩,有滋有味的,但学生的作文多半是无病呻吟,枯燥无味。读来很少有撞击心灵,使人怦然心动之感。究其本源,老师是造成此现状的第一责任人。

我们完全可以改换一种方式让学生乐于作文、喜于作文。首先,我们应当关注一下学生的热点话题。你会惊喜的发现,他们不仅关心“游戏”、“早恋”、“影视大牌”,更关心“集体荣誉”、“民族信仰”、“国际风云”。光了解这些是不够的,一定要给学生发言的时间,讨论的空间。那么,让出你的课堂吧,不要把学生局限在课前短短5分钟的讲话里,他们才是这课堂的主体。而作为老师,我们要好好听,不失时机的加以引导。学生是不会让你失望的,在他们的世界里,他们用心去感知着万事万物,用相对简单的思考方式的去认识世界,他们的所获也许是幼稚的、浅显的。但是我们能看到他们可贵的思维历程,在这个环节里加以引导,我们会为学生打开看世界的又一扇窗……

以往漫长的45分钟,会在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发言中飞逝。学生们带着意犹未尽的遗憾沉浸在主宰课堂的快乐中,他们会称赞老师的改革,让他们有了说话的机会。但我们切不可忽视自身的主导作用,应趁热打铁,在作文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中,规范学生的听、说训练。

第一步,我们要帮学生“说”好。

“说”什么?说哪些话题会让班里的同学产生兴趣?从这些问题入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搜取街头巷尾、报刊杂志、影视媒体的各种信息。再从这些信息中确定自己理想的话题。其实,选定哪个话题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选话题的过程锻炼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怎么“说”?是在确定话题后,教师重点要作指导的环节。这也正是课本资源与语文实践相结合的最佳环节。学生在确定话题后,明确自己的阐述观点。如何阐述?课本中大量论据丰实、论证严密的范文是足够学生们仿效了。此时,学生会倍加关注教师对范文的分析讲解,更加专注对课本资源的读阅,以便更快的学以致用。

第二步,我们要提醒学生“听”好。

“听”什么?怎么“听”?“听”的同时还要做什么?“听”的环节,作为教师也是不可忽视的,它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又一大好契机。在一学生阐述观点时,“听”的同学要按老师的指导,“听”清楚讲话同学陈述的观点,使用的论据,采取的论证方法。在弄明白以上信息的基础上,“听”的同学,应按老师的要求及时分析整合信息,以便给讲话同学一个简短贴切的评价。

但教师对“听”者的要求不能局限于此,要抓住“听”的环节,对学生进行“反向思维训练”。只有这样,“听”的同学才能帮助“说”的同学深入研究所论问题,透彻认识论证的得失,进一步提高论证的水平。可见,“听”的环节,绝对不是事不关己的被动接受环节,而是高强度的思维活动环节,是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

以上所说的听、说训练,也就是对语文实践能力“听辨评议”的培养。但作为作文教学光停留在听、说、读的基础上是不行的。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有好的立意,还要在行文上下功夫。然而,写作当中,语言表述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实现的,需要长时间的磨练才能见成效。

作文教学第二环节“语言训练”环节,同样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这一环节中,依然可以进一步发挥学生“喜闻乐道”的好习惯,指导学生品析他人作品,评改自己习作。让学生在自评、互评的过程中,学习借鉴好的语言,斟酌修改歧义的语句,以达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当然,这一“互评共进”的过程,会帮助学生迈上语文实践能力的又一新台阶。

作文教学的第三个环节,就是要鼓励学生以自己的写作技能服务于社会。其实,加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是在呼唤语文对“社会”的回归。相信有一天,语文考试会发挥考试的正导向作用,把语文实践纳入考试改革之中。使我们的学生不再为“试”而做“文”,而应像鲁迅等先辈那样,为国人、为民族、为社会的发展而“从文”。

以上仅从作文教学的一点,来阐释我个人对语文实践能力培养的浅显认识。其实,在语文教学的各个领域都是可以实现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的,相信只要在教学一线的每一位教师共同努力,《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新理念,定会尽早全面的应用到我们的实际教学中。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人造七彩虹
童年趣事纪实
《小抄写员》缩写
《穷人》续写
破茧而出
我的课余生活
妈妈的爱
哪一天最美
我是一只小鸟
猜谜
闪光的礼物
锻炼身体是关键
难忘的同学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浅析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师成长研究
浅谈社会转型期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现状分析与目标定位
试析中西部高职院校“90后”女生思想状况调查与研究
试析重庆市城乡中职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四维”对策
试论高职高专数学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论增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问题
试析高职数控技术专业项目课程评价体系
浅析心理咨询和高职德育互动机制的构建
浅析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模式与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简论高校贫困生职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简论工学结合视阈下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探究
试析第一次进口替代时期台湾经济复苏与职教改革略论
试论民办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简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高职综合布线课程实践教学
简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教学的创新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实录
《济南的冬天》教学实录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简案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实录
《济南的冬天》教学杂谈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第一课时说课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