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语文课堂,歌声飞扬

语文课堂,歌声飞扬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语文课堂,歌声飞扬

" 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三字经”:语文课,真易瞌,风一和,脑迷惑。为什么学生一上语文课就容易瞌睡呢?很显然,语文课有时缺情趣,再加上难以与其他学科一样,努把力便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很多学生对语文课产生了一种无奈的情绪。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何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我有一个小小的尝试:让歌声走进语文课堂。歌曲是由歌词和乐曲组成的。它具有较强的文学性、音乐性和易传播性等特点。一首好的歌曲能在社会上广泛而又持久地流行,并能影响某个时代的人们的意识形态。好的歌曲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唱歌或听乐曲能愉悦人们的心情,激发灵感和志趣,陶冶情操。大多同学对歌曲尤其是对流行歌曲津津乐道,对什么歌星唱了什么歌是什么样的歌词能如数家珍,所以我从他们的兴趣出发,乐他们所乐,在乐中学得知识。因此,合理利用歌曲,把歌曲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提高教学较果。只要教学氛围和谐,课堂上就可以让歌声飘扬,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就可以成为流动的美。

一、 用歌曲导入新课,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新课导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新课导入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大多数歌曲有着美好的意境、优美的旋律和歌词。课前播放乐曲、吟唱歌曲、引用歌词导入,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教学的氛围之中。不过,所选的歌曲必须要与教学内容有关。如教课文《最后一课》时,我播放反映民族危难的歌曲《松花江上》,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当歌曲播放到人们发出愤怒的呼声“九·一八”时,抓住这个情境导入新课,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北朝民歌《敕勒歌》时,可以播放MTV,让学生欣赏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并指导学生观察画面和欣赏乐曲,从而了解草原概貌,有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教《愚公移山》时,也可以播放MTV,让学生欣赏歌手江涛唱的歌曲《愚公移山》,使学生产生对愚公的敬佩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用歌曲导入时,教师应做好指导工作。首先,要定向。在播放乐曲之前,教师应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欣赏乐曲的旋律,体会其中的意境等,使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审美活动。其次,要启发。教师应及时启发学生,使他们深入理解乐曲的意蕴。必要时,教师可以给乐曲配以独白,以促进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再次,要衔接。 教师事先要精心设计好过渡的环节,如注意设计好提问以及问题的展开等。在乐曲播放完毕时,要顺势针对问题展开讨论,使之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的教学。 用歌曲导入,时间控制在4至5分钟较为合适,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一般地说,演唱一首歌曲大约需要5至6分钟,这使得用歌曲导入具有可行性。

二、 配乐朗读,提高朗读效果

歌曲有着优美的旋律,又有着美好的意境。配上乐曲来朗读,可以营造情境,能使学生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活跃课堂气氛,愉悦学生的心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进行配乐朗读时,应注意乐曲的意境、格调和旋律,它们应与课文内容相协调。欢快的乐曲应与喜剧性的内容相配,低沉的乐曲应与悲剧性的内容相配。如朗读《周总理,你在哪里》时,可配以刘天华创作的哀乐《病中吟》。如朗读《始得西山宴游记》可配以轻音乐《空山鸟语》。这种配乐朗读的形式,使得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运用配乐朗读时,最好选用学生不太熟悉的乐曲。否则会对学生的注意力有负面迁移,冲淡主题。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恰当地运用。

三、 学唱歌曲,深入体会诗歌意境

诗歌教学强调教学目标的核心是品味诗中意境,而意境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是一种感性形象,需要的是感性观照和情绪体验。而借助音乐这一手段,以声传情,情随乐动,便能创设一种和谐的氛围,让学生走入诗人的情感世界,诱发美感,探求诗中的意境美,从而成为再现意境的手段。我国诗歌原是可以合乐而唱的。到了唐代唱诗之风兴盛。这样,促进了诗歌创作并使诗歌通过歌唱而得到更为广泛的流传。宋代词人力求“唱歌兼唱情”。宋词有一千多种词调,一调有一调之“声情”,由于乐谱、歌法失传,各种词调的“声情”后人不获亲闻,已经茫然难辨。今天的现代人给许多前人的作品谱上曲子,其曲与意境相交融,听其音,唱其歌,便能心领神会。这为我们的诗歌教学提供了便利。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流传千古的名句便是来自南唐后主李煜写的词《虞美人》。这是他的绝笔词。相传七夕之夜,他在寓中命歌妓唱此词,宋太宗知道此事后,赐酒将他毒死。作为亡国之君,他有着太多的无奈与凄苦,于是,他将满腔愁绪和对故国的怀念写进了这首词。教此词时,我让学生简单了解其写作背景后开始学唱。在忧伤而抒情的曲调中,学生很快便沉浸入缠绵幽怨的氛围。学生说,他们仿佛看到了金陵(南京)破败凄凉的景象,看到了词人的亡国之恨与如水愁思。诗中的意境在歌声中再现,在歌唱中被领悟。我还把李煜的《相见欢》一词谱写的歌曲教给学生,此歌曲与《相见欢》词相得益彰,两者结合得浑然天成,利于再现《相见欢》中的意境。缺少音乐课的学生自然兴奋万分,在这种热情的牵引下,对意境的鉴赏便水到渠成,易如反掌。

“才上眉头,却上心头”是南宋词人李清照《一剪梅》中的名句。这首词是写给她丈夫赵明诚的,极言自己独居生活的寂寞和相思之苦。是一首“爱情诗”。唱惯了千篇一律的现代流行的直白抒情的爱情歌的学生,对这样含蓄抒发委婉优美的情感感到耳目一新。我教温庭筠的《梦江南》时,播放《一剪梅》歌曲,凄清婉转的乐曲在教室里飘扬,学生们跟唱后,清脆的歌喉在教室里回荡。在反复的歌唱中,学生们唱出了眼泪,唱出了悲愁。虽与诗人相隔几百年,但歌声却让彼此心灵相通。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去体味诗人的孤寂凄凉和缠绵相思。古代诗词如一位美丽脱俗的女子,学生被其特有的魅力所吸引,所陶醉。教完《木兰诗》、李商隐的诗《无题》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后,可分别让学生学唱歌曲《木兰辞》、《相见时难别亦难》和《但愿人长久》;教完《沁园春· 雪》后,让学生学唱歌曲《《沁园春·雪》;

学生说,动情地唱过了,便也自然记住了歌词,并且难以忘怀。

孔子说:“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引入音乐,让学生乐在其中,忘乎所以,那么,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让我们踏着轻风,唱着歌曲,和着节拍,感受着旋律,让歌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激情飘扬!!!!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开碰碰车
观羊
我爱我的每一天
我忘拿了橡皮以后------
自立买东西
老师,您是……
今天真开心
小鸟
我难忘的一件事
我长大了
我帮助了同学
爸爸称赞了我
画画
下雨也有好坏
三只小猪
浅谈关于高职院校音乐基础教学必要性的探讨
交通工程前期工作探讨
浅析电脑音乐制作在高师成人音乐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特色比较研究
轨道交通工程中利用竖井施工地下隧道工程浅析
浅谈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全过程的集成化管理
从接受美学看通俗情爱歌曲的流行
试论作曲家在即兴音乐创作中的心理动向
试论二胡演奏艺术中的发音训练与音色
关于高速公路与乡村公路交叉通道设计的探讨
浅谈高速公路柔性基层ATB
科学管控交通工程投资费用
关于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招投标的几点思考
浅析《孟姜女》的演唱风格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实录与评析
《雷雨》教学片断赏析三
《雷雨》教学片段反思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六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设计二
《雷雨》教学片断赏析一
《雷雨》教学设计五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七
《雷雨》:利用动画 巧解难词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设计一
《雷雨》教学片断赏析二
《雷雨》教学设计六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三
《雷雨》观后感
《雷雨》教学片段赏析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