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9
客家山歌音乐的发展创作手法探讨
客家山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客家山歌丰富多彩,它的曲调抒情奔放、细腻缠绵、风格独特,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奇葩。如何发展客家山歌音乐,让客家山歌赋予新的生命,能与群众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需要相吻合?笔者认为,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去创新,不继创作出具有客家风格和时代气息的客家新音乐。具体来说,就是在音乐创作上应该多元化和不断探索创新。
一、在原腔山歌的基础上,运用作曲的技法加工发展客家山歌。
传统的原腔山歌中有很多是非常优美动听的,我们在保留吸收原腔山歌的风貌、韵味的基础上,合理运用作曲技法,往往能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易为群众所接受和欣赏的音乐来。例如,被誉为“客家山歌王”的张振坤,他在客家音乐创作中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他创作的《世代铭记毛主席恩情》这首曲,采用蕉岭长潭山歌的原腔,通过以词变腔、节奏压缩、扩展等手法去创作,写出了让人耳目一新、容易传唱的客家山歌歌曲。
二、利用客家山歌的素材,创作客家方言通俗歌曲。
传统山歌中,许多是反映旧社会劳动人民精神生活的。所以,在中、老年人中容易传唱和产生共鸣。而当代年青人,对传统的客家山歌却不甚了解和不易接受。随着新时代期社会形态、社会风情、思想观念的更新,艺术的表现形式多样而新颖,所以我们也可以运用客家音乐的素材,创作出流行歌曲。台湾的作曲家运用客家山歌素材,采用通俗歌曲的手法进行创作,题材广泛,手法多样。所以,台湾客家话歌曲在大陆很受欢迎。我认为,我们客家山歌音乐创作一定要向人家学习、借鉴,多创作出一些具有客家特色的通俗歌曲,逐步在客家地区流行,让青年人了解客家文化,从而喜欢客家歌曲,才不会忘祖,才能后断有人。
三、利用客家山歌的素材,创作艺术歌曲。
客家山歌曲调抒情优美,这是不容否认的。为什么客家歌曲不能形成“大气候”,不能在全国打响?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我想,创作一定要顺应时代的精神需求,创作手法要多样,不但要用新的作曲技法,而且可以采用普通话的演唱方式,让全国听众了解、熟悉客家音乐。另外客家普通话歌曲还要通过名家演唱去推出,通过MTV的播出去影响全国听众,让全国听众熟悉和喜欢。
四、利用客家山歌曲调的素材,创作合唱曲、器乐曲。
客家山歌的创作要多样化,发展客家话、普通话合唱曲方面也很直得探索。流传全国的合唱曲,有许多是根据中国民歌素材编曲或创作的,如“阿拉木汗”、“半个月亮爬上来”、“牧歌”等。这些合唱都是采用原腔民歌,曲式结构简练,很容易让人接受,易唱又有新的意境。客家山歌发展成合唱曲,应保留原腔的优美特点,通过合唱曲的演唱,传播客家文化。
客家流传有“汉调音乐”,客家山歌的器乐曲还没有真正形成。应该把好的山歌曲改编成独奏曲和合唱曲,丰富山歌的音乐品种。我按这样的思路,在1989年与音像公司合作,采用客家山歌中的松口山歌、五句板、客家小调、台湾山歌素材创作、剥制了一盒“思乡曲”磁带在海内外发行。如创作二胡独奏曲“客家恋歌”,采用松口山歌素材发展成有原腔、变奏、华彩段的独奏曲,表达客家男女青年的爱恋,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获得海内外听众的好评。
总之,我们要发展客家山歌音乐,要扬弃它的陈旧,打破框框,大胆突破和创新,才能将客家山歌推向一个新的层次。只有创作出适合当今时代的作品,才能普及、繁荣客家山歌音乐,使客家山歌这一奇葩,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姿、灿烂夺目。
作者:刘鸣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假如我会克隆
- 20年后的我
- 20年后的我们
- 令人向往的美好世界
- 20年后的相聚
- 盼
- 假如我会克隆
- 20年后的中国
- 环保面店
- 假如我会克隆
- 我终于停止了克隆
- 风筝飞呀飞
- 村晚
- 成长
- 假如我会克隆
-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努力做好审计工作
- 风险导向审计的优势、局限性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 浅谈基建工程项目的审计与监督
- 对审计收费中价格竞争现象的思考
- 第三方物流公司审计指标体系和审计方法研究
- 战略审计——董事会战略控制的正式机制
- 审计服务市场失灵对策研究
- 审计合谋与会计师事务所信誉机制的形成
- 对电算化审计初探
- 关于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几点思考
- 浅析审计重要性
- 浅析内部审计外部协同的可行性
- 上市公司非标准审计意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试析内部审计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
-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案例
- 《爸爸的花儿落了》课堂实录
-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案例
-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反思
-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案例
-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案例
- 让情感之花在文学的沃土上绽放(外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个性化阅读教学案例
-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反思
- 《爸爸的花儿落了》课后反思
- 这沐浴在“爱”的课堂中──《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案例
- 《爸爸的花儿落了》课堂实录
- 《爸爸的花儿落了》课堂实录
-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案例
-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师的花儿开了──《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后记
- 为什么会适得其反?──《爸爸的花儿落了》课堂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