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努力建构触动心灵的语文课堂

努力建构触动心灵的语文课堂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0

努力建构触动心灵的语文课堂

"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一篇新课文,编者将它放在第五单元“想象和联想”主题中。我以为,如果将文章的解读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就相对削弱了语文教学文本的丰富性,因为《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一篇非常感人的童话作品。我国著名的童话诗人金波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盲孩子在他的影子的帮助下寻找到光明的故事,歌颂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帮助,启发我们热爱生活、关爱弱者。盲孩子和影子都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帮助他人最终也会获得幸福。因此我确定了“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培养多向思维的习惯,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③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弱者的良好品质。”的教学目标。其中教学重点是要学生“通过体验发展学生对于弱者生存的关怀,体验文章的意境”,这是一个较高的目标。

那么,怎样让学生也能进入到这种感动中并且学会从文章的语句中分析作者的深层涵义、真正地理解文章的内涵,感受人性之美呢?

一、直奔心灵的提问

我选择的第一个问题是,“读了这篇童话后,你感动了吗?如果你感动了,那么是哪里最让你感动?”在这里,直接奔向主题可能是最好的方式。因为,快餐式阅读不会让学生深入感受文本;功利化的社会使学生的情感世界荒芜一片;现在的学生似乎不再懂得什么是感动,什么会让他们感动。感动成为我们人生中最奢侈的情感。

果然,有一个学生说,他一点都没有感动。他的漠然并不让我感到意外。这正是我这节课的教学生成点。我希望学生能够根据一定的方法指导后获得感动的过程,获得课文深层涵义的解读。我就趁势引导他,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希望能够从中读到感动。

我一直主张课堂教学应该有一个完整的矛盾冲突。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文本,学生自我与自我,文化阅历的差异,文本的陌生化都是课堂生成的因素。学生无法体会感动,这揭示着学生和教师(教师感动于文本),学生和文本(文本具有强烈的情感因素),学生自我与自我(通过认真阅读真的会感动吗)几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二、沉浸自我的朗读

朗读是入情的最好方式。作品内喜怒哀乐的感情,抑扬顿挫的节奏,可以通过朗读而清楚地显现,可借以加深体会,增进理解。我的朗读功底不是很好。但我敢于在学生面前朗读。因为,我要把我的情绪传递给学生。尤其是文末一句“他俩说,我们都是光明的孩子”,读到这里总是让我感动。后来在舟山听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清华大学附中韩军老师的《大堰河,我的保姆》验证了我的观点,他用二十余分钟朗读了全诗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准备了“默读—自由读—选择读—齐读—范读—品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最后以师生齐声朗读童话的最后一句话结束课堂教学,给学生一个完整的体味过程。读成为发现、感动的方法,读成为承载感情的载体,读成为师生共同交流的平台。

三、灵光一现的争辩

在教学过程中,我提问学生“影子为什么能够和盲孩子说话?”学生说“因为是童话。”我追问“那么童话为什么能够让影子说话呢?”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在一般的教学流程中它解决的是这篇童话的写作手法,归纳了所有童话的特点。当然,这还涉及童话学中更深奥的命题。台湾《中华儿童百科全书》中解释为:“童话就是写给小孩看的故事,不过这故事并不是普通的故事,也不是真的故事。这故事是想出来的最可爱的故事。这故事把天底下所有的东西都当作人来看待,让所有的东西相互交朋友,让好的愿望能实现,让一切有趣的事能够发生。”刚开始,学生似乎被我问住了。但在我反复的诘问中,终于有学生说:“童话都是想象和联想的,它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这样一个涉及文学文体学的问题就这样给学生顺利解决了。这里说明教学对话需要生成,任何预设完美的课堂都不可能穷尽学生的思维,只有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课堂教学中生成高质量的教学对话,才能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当然,这个问题背后还能够生成更多的问题,比如“探究一下,其他的童话里有哪些事物同样具备了这种魔力”等等。

四、裸露思想的交流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在《语文教育的弊端及其背后的教育理念》一文中指出:“语文教育有其特殊性,许多人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都会发现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往往是语文教育,或者是语文教师。”为什么语文教师有如此大的感召力呢?这可能是由于语文教师的“思想”魅力所致。因为一个人真正吸引别人的是他的思想,一个人真正可贵的也是他的思想,而使一个人真正有别于他人的也是思想。我在《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中,正是用自己的思想和学生进行交流,才获得学生的认可,让学生在这个冷漠的社会中发现一丝人性的温暖,感受到世界中存在的情感,感动每一份让我们感动的爱。我告诉学生我阅读时真实的感受,曾经感动的细节,每一个表意纤细的词语。我在课堂上,不仅完成了对文本的一次解读,还完成了对情感的再一次发掘。那个说自己一点都不感动的学生在临下课时告诉我,他真正地被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的命运感动了。

这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感动的东西呢?

以上不仅是我执教这节课的感受和收获,也是我一贯的教学原则:只有裸露自己的内心,用自己的心灵去撼动学生的心灵,才能获得学生真诚的交流,只有具备真实交流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附:《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①通过体验发展学生对弱者生存的关怀。

②学会在朗读中体会文章蕴含的感情。

③学会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①师生对话:关于童话

②揭示课题: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这篇童话让你感动吗?

二、整体感知(梳理故事情节,并体验盲孩子的心理变化)

1.默读课文,思考这篇童话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分别从盲孩子和影子的角度说说故事情节。)

2.学生自由读课文,并讨论如何读出感情。

这则童话的哪个情节最让你感动?我们怎样用朗读来表现?

3.教师范读,使学生融入情境。

三、探究研读(组织学生讨论,深入研讨课文,欣赏文章美感。)

1.这篇童话中有几个人物?你最喜欢哪一个人物?为什么?

2.盲孩子的日子过得很寂寞,他喜欢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3.通过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理解文章主旨,欣赏文章美。并说说哪些词句表明了盲孩子心情的变化?

4.影子在帮助盲孩子的过程中,也获得了快乐。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5.这篇童话的主题是什么?

6.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的?

(可四人小组讨论,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都受到美的感悟熏陶,并通过朗读巩固阅读感受。)

7.你是否曾经是一个盲孩子?是否有影子和萤火虫等帮助过你?

8.讨论。安徒生说:“最奇异的童话是从现实生活中产生出来的。”请你结合课文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根据课堂教学的生成度处理)

四、美读品味

选读课文。

五、师生小结

学生自主评价:这节课,我们收获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综合性学习)

①做一件好事,尝试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②摘抄优美的词句,写到练习本上。

③课外阅读叶圣陶《瞎子和聋子》、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书籍。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课余生活乐趣多
小猴的生日礼物
我的好朋友
仓鼠
游光雾山
我的新同学
我的生日
明山水库
桂花树
我的小闹钟
老师,我想对您说----您辛苦了!
我的语文老师
秋天的郊外
如果我能飞
小猴的生日礼物
同学群倡议书
感恩母爱——母亲节倡议书
县法院申报省二等功事迹材料
用餐文明我能行倡议书
安全教育倡议书
号召加入工会书
关于建立教师教学博客的倡议书
争做文明师生,共建文明校园倡议书
共建美丽校园倡议书
建设节约型社会倡议书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倡议书
校园安全倡议书
推荐收费站为市“青年文明号”的事迹材料
母子共读书活动倡议书
感恩倡议书
基于公证法律制度下对完善我国公证诚信制度的探讨
浅谈反腐倡廉和法制建设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研究
排污权抵押制度研究
浅谈知识产权法的发展概况
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论情势变更原则
试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完善
论隔夜醉驾的入罪标准
浅议我国老年残疾人的人权保障
浅析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根植于我国的理论基础
试论我国的侦查监督制度
论医疗损害赔偿制度的现状和完善
论国家在公司法建构中的角色
论诱惑侦查相关制度的规制
《印度洋上生死夜》教学设计之一
《牛郎织女(二)》教学设计之一
20《牛郎织女(一)》
《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之二
《牛郎织女(二)》教学设计之二
《读书要有选择》教学设计之一
《印度洋上生死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印度洋上生死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第十二册《练习7》教学设计之一
《印度洋上生死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19《秦兵马俑》
《印度洋上生死夜》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印度洋上生死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17《碧螺春》
《明天,我们毕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