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准确把握实践的含义——实践概念教学透析

准确把握实践的含义——实践概念教学透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准确把握实践的含义——实践概念教学透析

"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准确地把握实践的含义,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因而在教学中,必须把实践的含义讲深讲透。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对实践作出了科学的说明,认为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第一步:提出发现目标,逐层分析把握。

对这一概念的教学,教师要首先提出发现目标,引导学生对实践定义字字推敲,层层剖析,从正面、反面等不同角度去思考。

首先通过设疑引起学生思考:

(1)动物的活动是不是实践?

(2)孤立的个人活动是不是实践?

(3)主观意识活动是不是实践?

(4)实践活动是某些个别的活动吗?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从反面总结:实践不是动物的活动,不是主观意识或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不是孤立的单个人的活动,不是某些个别的活动。

再进一步从正面给出实践的定义:实践是 人们 改造客观世界 的 一切 活动。

这样,学生不用去死记硬背,实践的定义自然而然地就刻印在学生的头脑当中了。

第二步:用例证法解析实践两层含义。

让学生先对下列说法进行判断:

(1)实践就是人的想法。

(2)实践就是做事、行动、干活。

(3)实践就是改造世界的活动。

(4)学习活动是实践。

(5)单个人的活动是实践。

(6)实践既是脑力劳动,又是体力劳动。

(7)工业活动、农业活动、商业活动都是实践。

(8)经济活动、政治活动、艺术活动、科学活动也是实践。

根据学生判断的结果,教师进行深入分析:

实践无疑是活动,是做,是行,是劳动。但是这些都是通俗、日常的理解,不是科学论断。

实践是同意识、认识、思想、言论等精神活动相区别的。

在学习活动中,有些活动如实验性、操作性活动可称为实践。

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区别于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实践定义的两层含义:

(一) 是指人类所特有的活动,与其他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有根本区别;

(二) 是它是人们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它必然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不是纯主观的活动。

第三步:分析实践的三个特征,加深对实践定义的理解。

因为实践的科学定义是分析了实践特征的结果才得出来的。那么,实践有什么特征呢?

(一)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这主要表现在:构成实践要素是客观的物质的。实践的主体是人,人是客观的物质的;实践的对象是整个客观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实践的手段集中表现为物质工具,其制造、使用都受客观物质世界的支配和制约。

(二)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这是因为实践即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在一定思想意识支配下进行的,与动物纯粹的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有本质区别。

(三) 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实践活动,无论是改造自然还是改造社会,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都是社会的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而具有社会性的实践总是发展的。因而实践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是统一的。

对于实践特征的理解,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实践的前两个特征的关系是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不能把它们理解为非此即彼状态。因此,实践既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的活动,又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两个特征是统一的,不应该用实践的这一个特征去否定另一个特征。

第四步:辩误析疑,澄清是非。

对于实践的含义,学生头脑中总是存在这样可那样的疑问,做题时感到模棱两可,莫衷一是。把学生中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解释清楚,才会真正达到实践概念的教学目的。

(1)实践或者是一种客观活动,或者是一种主观活动,不可能既是这样又是那样的。

错误实质:割裂了实践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

分析: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但实践又是人的活动,人是实践主体,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因而实践不是纯客观的活动,同时又具有主观性的特点。

正确:实践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相统一的活动。

(2)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所以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错误实质:混淆了孤立的活动和单个人的活动。

分析: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既可以表现为集体行动的方式,也可以表现为单个人的活动,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是社会性的活动。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只是孤立的活动,并不排斥单个人的活动。同时,单个人的活动也不排斥实践的社会性。

正确: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实践具有社会性,孤立的活动是不存在的。

(3)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活动不存在。

错误实质:把盲目的实践活动理解为无意识参与的活动。

分析:盲目的实践是指没有正确意识做指导,从而导致失败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无论成功与否,都有人的意识的参与,都是在一定的意识支配下进行的。

正确:没有意识参与的活动是不存在的,但是缺乏正确意识指导的盲目的实践活动是存在的。

(4) 实践是人的活动,因而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错误实质:扩大了实践活动概念的外延。

分析:实践是人的活动,但并非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这要具体分析。首先对人要做具体分析,必须是达到了一定年龄的人所进行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才是实践。其次对人的活动要做具体分析,人类的基本活动有两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的活动不是实践。而改造世界的活动又分为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只有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才是实践,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不是实践。

正确: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才是实践。

(5) 马克思主义产生前,唯心主义者和旧唯物主义者都谈到过实践,因而实践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错误实质:片面地以提出时间早晚判断实践是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犯了形而上学错误。

分析:唯心主义者所讲的实践是一种理性活动,是先天理念或人的意识的活动,本质上是错误的。旧唯物主义者所讲的实践如费尔巴哈认为“实践”仅仅局限于生活、吃喝、享乐对象等,也是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特有的对象性的活动,因而实践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根本特征(即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之一。

正确: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这样,通过设疑例证、正反对比、层层剖析、析误辩难,使学生对实践概念由现象到本质,做到深入理解,准确把握,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运用这一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故乡
小麻雀、国王与补锅匠
小哈桑和“黄风怪”
快乐的一天
阿雪的世界
嘉应大桥变样了
小河里的老妖精
小贝流浪记
盲女孩的眼睛
国庆节国庆见闻
变态的人
游园活动
冰小鸭的春天
老蜘蛛的一百张床
小贝流浪记(上)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差异与协调发展模式
基层国税依法治税应解决热点的讨论
浅谈如何建立高效率的税收征管模式
地方税收立法的法制规制
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法的“混双”模式
投资企业避税问题与防范对策的浅议
分析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
关于建立我国税务会计理论框架的思考
国内销售企业税收的规划
浅议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的主要法律问题
东西方的伊斯兰教和其他宗教在当代社会中的境遇
和谐社会下的遗产赠与税浅议
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的建议
分析扩大需要与税收政策调节
分析国内税收规划状况与策略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之三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再见了,亲人》引读教学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之四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之六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之七
《再见了,亲人》一课的教学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之五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之六
《再见了,亲人》教学谈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之二
《再见了,亲人》导读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之一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