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记叙类文章如何写得生动感人

记叙类文章如何写得生动感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03

记叙类文章如何写得生动感人

" 记叙类文章成功与否的关键是看该文能否以情动人,“感人”是这类文章的生命。可是在写作训练中,不少同学着眼点不是如何用“情”去感动别人,而是想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完完整整地告诉别人。

结果,即使题材很好,但文章仍写得平平淡淡。 记叙类文章要想写得感人,关键有两点:

(1)感悟积累生活中让人感动的事;

(2)写好“感动点”。

一、感悟积累生活中让人感动的事 我们都是凡人,一生中很少遇到有关生死抉择、灵魂拷问的大事。面对“三点一线”的生活,不少同学总是苦苦的询问:我们的生活这样平常,有什么感人的事迹可写呢?其实,平凡的生活中并非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凡人身上也有感人的行为,关键是你能否用心灵去仔细感受。 当代中学生受时代大潮的影响以及是独生子女的特殊现状,他们敏感的心灵更多的以自我为中心,浅显地感受生活。

不少同学知道自己的生日,却不知道父母的生日;凡事为自己考虑的多,为别人考虑的少。正是把心灵囿于“自我”的小圈子,因而忽略了生活中许多感人的事。

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在车站临别给儿子买橘子,这是一件看来很平常的小事,可是却让作者、读者感动得泪水涟涟,为什么呢?抛开个人的小圈子,从父亲的角度试想一下,他生活中有那么多不如意的事情,可是却把它抛在一边,为远行的儿子送行,并且想得那么周到——为“我”买橘子。他那么大岁数,身体又胖,长袍马褂的,月台又高,爬上爬下多不容易,可是为了孩子,他那样费力地做了,这就是作为父亲的无私的爱啊。

想到这一切,你的内心能不感动吗? 如果你从别人的角度体味一下,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原来隐藏着那么多感人的东西,那么多可写入作文的东西。不知你是否注意到父母每天那忙碌的身影,是否注意到他们那疲惫憔悴的眼神。

寒夜苦读,那一声提醒你早点休息的话语是否让你心动?那一杯热茶是否给你孤军奋战的心灵增添了暖意?《项脊轩志》中母亲深夜以指扣门的询问:“儿寒乎?欲食乎?”不也让作者、读者感动不已吗? 生活是平淡的,但是如果你用心去体味,就会发现平淡的生活中蕴藏着无数朴素的真理,无数感人的事迹。只要我们注意培养自己敏感的心灵,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并且养成随时把自己的所感所想记录下来形成文字的习惯,你就能更深切地体验人生的滋味。

有了这样的训练,我发现我的学生不再对父母周末送衣送饭熟视无睹,不再在家信中仅仅要钱,他们学会了体谅别人,关心别人。要想感动别人,你首先必须感动自己。

有了这样浓浓的深情,怎么会没有素材可写,怎么会写得不感人呢?我们班不少同学下笔写文时,常常禁不住哭了,这正是由于平时注意感情积累,此时往事一下子涌上心头的结果。

二、写好“感动点” 有了让人感动的素材,这只是写好记叙类文章的第一步,写好这类文章的另一步就是写好文章的“感动点”。所谓“感动点”,就是在事情叙述到感人处时,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描写手法,细细写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写出一个精彩的片段来。

《背影》中写父亲上下月台,写得多么细腻!一下,一上,再一下,一上,不厌其烦地写。特别是爬“那边月台”,“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倾斜,显出努力的样子”写得多么细!这些精彩的片段就是文章的“感动点”。

我们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在这种地方写得不细,感人的事情写得不感人。要改掉这种毛病,就要意识到“感动点”是全文的重点所在,是文章成败的关键。

在写作训练时,我常常运用“逼问”的方式“逼”着学生把“感动点”写得详细一些。比如一位同学写了这样一件事,棉花丰收后,父亲坚决不把棉花卖给棉贩子,通过这件事表现新时代农民丰收不忘国家的高尚情怀。

素材选的很好,可是文章写得不感人。在面批时,我这样“逼问”他:“丰收后,父亲是怎样高兴的?”学生想了想说:“望着十几大包待售的棉花,他高兴得合不拢嘴。

叼着那杆旱烟管,一会儿从这包里面抓出一把看看,一会儿从那包里面抓出一把闻闻,高兴得不知干什么才好。”“那么棉贩子又是怎样和你爸商量买棉花的?”我进一步追问。

“那棉贩子眨着精明的眼睛,凑到爸爸身边,先递给爸爸一棵过滤嘴香烟,然后讨好地说:‘大叔,今年您老可又发了。’‘哪里,哪里。

’爸爸笑眯眯地听着,很香的抽着烟。棉贩子又凑近了一步,很神秘地压低声音,‘大叔,把棉花卖给我吧,我每斤比收购价多出三分钱,不,五分!保证不让您老吃亏。

’”“爸爸又是怎么回绝他的呢?”我又一次追问。至此学生的思路已经打开,他很快地往下说着:“听了棉贩子的话,爸爸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他喷出一口浓浓的烟,盯者棉贩子坚决地说:‘不行!做人应该有点良心。现在政策好了,咱们富了,富了怎么能忘了国家?这棉花我一斤也不能卖给你!’说完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堂屋。

”“逼问”到此,学生已经明白了把“感动点”扩展开,写得丰满一些的诀窍。那篇文章经过修改后在校报上发表,在学生中争相传阅。

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过:“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培学生养具有敏感的心灵,多从他人角度感受生活、积累素材的习惯;在写作时养成步步“逼问”写好“感动点”的习惯,你将终生受用无穷。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爸爸是个"小气鬼"
老爸梦工厂
思思公主历险记
我的小舅舅
牛牛老师
山东济南幼儿园发生一起五岁儿童困死车内惨案
胆小的我
英雄虎胆(二)
考试
老师大转盘
可爱的“小包”
我的妈妈
顽皮的弟弟
我的妈妈最爱美
花精灵历险记(1)
高职英语专业精读课程教学特点及教学目标探析
浅析高校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析目标教学在英语课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本体研究问题
汉语语料库对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研究的作用
浅析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及注意的问题
从认知角度分析“口”的词义系统
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提高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力量
汉语委婉语的习得过程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浅析复合式听写题型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反拨效应
浅谈修辞与语境的关系
浅论汉语缺乏形态变化对汉语量词的影响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沉默现象探源及对策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建构
《芦花荡》 教学设计6
《蜡烛》教学设计5
《老王》教学设计9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
《台阶》教学设计10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三峡》公开课教案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6
《台阶》教学设计9
短文两篇《三峡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8
《奇妙的克隆 》教学设计
《老王》教学设计10
《观潮》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