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再论音乐欣赏方式与心理发展阶段

再论音乐欣赏方式与心理发展阶段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28

再论音乐欣赏方式与心理发展阶段

毕业论文 张 前

所谓知觉的欣赏,是指由音乐的4种基础成分(节奏、曲调、和声、音色)所引起的知觉上的快感。黄自说:它是欣赏中最幼稚、最肤浅的1步,但也不能把这种知觉美完全抹杀。知觉美必须受情感与理智的节制,它是达到目的的方法,而决不是所要达到的目的。

所谓情感的欣赏,是指音乐家用音的表情法,来引起我们的情绪。黄自列举的音乐表情法,有调性(大音阶与小音阶)、节奏的徐缓及句法的长短、音的高低与强弱、和声(协和音与不协和音)、音色。黄自强调,由于音乐的表情是暗示而不是明言的,所以必须运用极敏锐的想象力去意会。

关于美感阶段,科普兰说:倾听音乐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纯粹为了对音响的乐趣而倾听,这就是美感阶段。在这个阶段倾听音乐,不需要任何方式的思考。然而,由于作曲家使用音响要素的方式因人而异,对音响的使用方式形成了他的风格的1个组成部分,因此,即使在聆听音乐的这个初级阶段,也值得采取更有意识的聆听方式。

关于表达阶段,科普兰说:所有的音乐都有表达能力,有的强1些,有的弱1些,所有的音符后面都具有某种涵义,而这种涵义毕竟构成了作品的内容。但是他又提醒音乐爱好者,在要求音乐具有明确的意义上不要走得过远,他认为音乐的意义充其量不过是1种1般的概念,而这种概念是关于情感和情绪的1种大致的描述。

关于纯音乐阶段,科普兰说:我们大家都应当更多地在纯音乐阶段感受音乐,这1点非常重要。明智的聆听者必须准备加强自己对音乐素材及其发展情况的意识。必须更有意识地聆听旋律、节奏、和声及音色。尤其重要的是,为了追随作曲家的思路,必须懂得1些音乐曲式的原理。

关于3阶段的划分,科普兰说:“我们是为了听得更清楚才把聆听音乐机械地分成3种不同的阶段的。实际上,我们从来不单独在1个阶段上聆听音乐。我们所做的是使各个阶段相互联系——同时以3种方式聆听。

我本人在1983年出版的《音乐欣赏心理分析》的小册子中,把音乐欣赏心理要素划分为: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和理解认识这样4种,同时说明这些心理要素在音乐欣赏活动中都不是彼此没有关联地各自进行活动,同时也不意味着它们是音乐欣赏过程中几个依次进行的不同阶段,而我之所以要把这几个心理要素分别加以阐释,只是为了便于对音乐欣赏这个复杂的多种心理要素的综合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有助于对音乐欣赏心理的全面认识。

而关于音乐欣赏阶段的划分,我当时“根据1般认识论关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两个阶段的划分,并且结合音乐欣赏的形象思维的特点,认为可以考虑把音乐欣赏过程划分为初级阶段与高级阶段这样两个阶段。”音乐欣赏的初级阶段,是由音响感知以及与之自然相伴随的感情体验与想象联想构成的,是对音乐的初步的、情趣的欣赏阶段。而音乐欣赏的高级阶段则是在丰富的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加上理解认识的参与,使音响感知、感情体验和想象联想向更深刻、更明晰的高级阶段的发展。这时,对音乐音响的感知已不仅是片段的、模糊的“趣”的欣赏,而是在理性认识的指引下对音乐音响及其组合形式的完整感受和欣赏。而对于“情”的欣赏,也不仅是1种感性的体验,而是在理性的指引下进入更深刻、更明晰的感情体验和想象联想的阶段。同时,又由于对乐曲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艺术风格以及作曲家创作情况的了解,使欣赏者对乐曲所表现的内容和社会意义有了进1步的认识与理解。这本小册子还指出,从音乐欣赏的初级阶段进入高级阶段,是1个逐步提高的过程,中间并没有10分明确的界限,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欣赏者只要经过努力,是可以不断地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

在感知、情绪层次,并不仅有静态的听觉音响感知,还有同时出现的情绪反应、共鸣。作为明显表征的,是在音乐音响刺激下出现的、非完全自主的体态律动,及其伴随而来的情绪兴奋状态。

在第2层次,情感体验与联想想象两者间的相互关系得到了强调。音乐所引发的有关生活经验的联想想象,所涉及的姊妹艺术中诸如视觉性、文学性、戏剧性的人、物、情、景等形象的联想想象,往往是与最初的音乐情感体验相联系的。

在第3层次,所有的理性认识都潜移默化地在情感体验过程中起整合作用,最终使情感体验达到感悟阶段。这才是音乐给予人的最独特、最高境界的愉悦。

《概论》还进1步指出,由于当代音乐欣赏的方式大多数都是通过录音制品在家庭进行的,具有无限重复的可能,聆听者也就可能在多次性的反复聆听中,将上述3个目的层面的综合性欣赏横放成具有3种不同目的的阶段,并将3个阶段设置成步骤,这样可以在每1单1阶段中完成1定目的指向的音乐认知。

在第1阶段中,聆听者可以完全沉浸在音响美感之中,并籍此对聆听的音乐从整体到局部进行熟识,这是1种完全处于直感的音响感知。

第2个目的层面,也就是对音乐所表达的丰富内涵的发现和认识。这1阶段除了想象与联想发挥作用外,不断补充的阅读会提供许多启示,进而达到理解的高度。

第3阶段是对作品所蕴涵的、源于音乐本体方面的艺术理性的认识和评价阶段。事实上音乐除了作为象征而蕴涵着大量的精神内涵外,其自身也含着某种程度的本体性的内容,也可以直接成为我们的审视的对象。所有这些看来本似纯属技术范畴的东西,其实它还隐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和审美观念,如果我们能沟通精神与技术手段之间的隐秘关系,将进而达到更深刻的艺术感悟。

在对上述4部著作中关于音乐欣赏方式及音乐欣赏心理发展阶段划分的陈述之后,我们可以进而对它们彼此之间的异同点以及我本人现在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做出如下归纳:

第1、对于音乐有不同的欣赏方式这1点,上述几部著作是有共识的。黄自把音乐欣赏划分为知觉的欣赏、情感的欣赏与理智的欣赏,科普兰把音乐欣赏方式与欣赏阶段结合起来,划分为美感阶段、表达阶段与纯音乐阶段。我的小册子从欣赏心理要素的角度,把音乐欣赏划分为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与理解认识等4种要素。而赵宋光主编的《概论》则提出音乐欣赏的3层次说,即音乐欣赏的感知、情绪层次、联想、情感层次、整合与感悟层次。几部著作的提法虽有不同,但在音乐欣赏有不同的欣赏方式这个基本点上却是共同的,而且从总体上说,这些欣赏方式主要是对音乐音响的感知、情绪情感的体验、形象的想象与联想、理智的感悟与整合等几种方式。与此同时,几部著作还不同程度地提到,某种欣赏方式的运用,都是意在侧重于欣赏音乐的某1个侧面,而在更多的情况下,则是同时运用多种不同的欣赏方式,对音乐进行全面和综合的欣赏。

第2、几部著作在是否要把音乐欣赏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以及对这些阶段如何界定上有1些歧义。

比较起来,在是否要把音乐欣赏划分为几个不同阶段的问题上,赵宋光主编的《概论》的提法较为明确。《概论》指出:将音乐欣赏划分为3个阶段不但有可能,而且10分有意义。它的意义就在于对1个作品,尤其是初次接触的新作品进行分阶段的聆听,有便于聆听者集中注意力于某1单1目的中,而不至于因目的的驳杂难以统筹而顾此失彼,甚或陷入混乱,以利于我们在多个目的层面中细致地感受音乐和理解音乐。

关于音乐欣赏阶段的具体划分,我在《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中,用1般认识论的方法,把音乐欣赏划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可以说是提出了1种两阶段论的划分方法。而另外3部著作或隐或显提出的都是3阶段论。黄自所说的音乐欣赏之3方面,即知觉的欣赏、情感的欣赏和理智的欣赏主要是指音乐欣赏的几个方面,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含有阶段的意味。如他所说,“知觉欣赏是欣赏中最幼稚,最肤浅的1步”,而情感的欣赏和理智的欣赏才是更高级、更深入的步骤。科普兰则比较明确地提出,我们是在3种不同的阶段上倾听音乐的。他所说的美感阶段,即纯粹是为了对音响的乐趣而倾听,不需要任何方式的思考,这和黄自所说的知觉的欣赏是完全1致的。而科普兰所说的表达阶段,按他的解释,这种表达是指所有的音符后面都具有某种涵义,而这种涵义主要是指音乐所表达的感情和情绪,这和黄自所说的情感的欣赏也基本是1致的。科普兰所说的纯音乐的欣赏阶段,是指聆听者必须加强对音乐素材及其发展情况的意识,更有意识地聆听旋律、节奏、和声及音色,尤其重要的是必须懂得1些音乐曲式的原理。这和黄自所说的理智的欣赏也基本上是1致的。两位作曲家对音乐欣赏的基本要求都是从音乐音响的直接聆听,进而去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并达到对音乐组合与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欣赏。黄自没有明确提出阶段论,而科普兰则强调他是为了使听众对音乐听得更清楚,才把听音乐机械地分成3种不同的阶段,他认为“实际上,我们从来不单独在1个阶段上聆听音乐。我们所做的使各个阶段相互联系——同时以3种方式聆听。”

两位作曲家对音乐欣赏前两种方式(或称前两个阶段)的论述无可非议,而对他们所说的第3阶段,或第3种欣赏方式的解释似有可商榷之处。按理说,音乐欣赏的第3阶段应该是音乐欣赏的最高阶段,是音乐欣赏的完美境界,把这个阶段用纯音乐的欣赏阶段或理智的欣赏阶段来概括都不是很确切。因为,所谓纯音乐阶段,按1般的理解,仅仅是或主要是指对音乐的形式美的欣赏;而所谓理智的欣赏,按黄自的解释,也主要是指对音乐的旋律、和声和曲式的欣赏,也很难说是音乐欣赏的完美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赵宋光主编的《概论》对音乐欣赏第3层次的论述,特别是理解认识基础上的“整合与感悟”的提法是富于启发性的。只是《概论》仍把这高1层次的音乐欣赏仍然概括为“情感层次”似可再加斟酌。

这样,我们就可以对音乐欣赏的性质、方式及其心理发展阶段做出如下几点简要的概括:

第1、音乐欣赏从它的根本性质来说,是对音乐的1种审美的感性体验。然而,必要的音乐知识和理性认识也是不可缺少的,它可以帮助和促进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性体验。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音乐欣赏是在对音乐进行审美体验中融入了理性因素的感性体验。

第2、音乐欣赏的方式多种多样,既可以对音乐进行纯音乐式

的直觉的欣赏,从中获得对音乐音响及其形式结构的审美愉悦;也可以专注于音乐的情态、情绪和情感的变化,从中获得情绪和情感的激动、共鸣和陶醉;也可以对音乐作联想式的欣赏,从中获得对生活情景与意境的感受和想象;而在更多的情况下,则是对音乐的综合的、全方位的欣赏,既从中获得对音乐美的感受和体验,也同时获得对音乐意义和内涵的领悟。音乐欣赏的方式可以任由欣赏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自主地进行选择,甚至也可以放弃主观的选择,任由多彩的音乐把我们带向那缤纷美妙的审美境界。

第3、关于音乐欣赏心理的发展阶段,参照黄自、科普兰,特别是赵宋光主编的《概论》的提法,我现在认为大体上把它划分为3个基本的阶段是适宜的。即:

第1阶段:音乐音响感知与情绪感受阶段。即音乐音响刺激欣

赏者的听觉系统,使欣赏者产生对音乐音响的听觉体验,从感性直观上获得音乐审美的愉悦,同时在联觉机制的作用下还会引起相应的情态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某种情绪体验。

第2阶段:以感情体验为核心,包含形象联想、理性感悟在内的对音乐内涵的理解与体验阶段。即当对音乐的情绪体验具有明确而稳定的特征时,便会激发联想的机制,引入认识性成分,从而产生以感情体验为核心,有时伴以形象联想和理性感悟的对音乐内涵的理解与体验。

第3阶段:对音乐美的体验与感悟阶段。这时音乐已经不仅是作为1种客体对象,欣赏者还会借助音乐这个被感知到的对象,把自己内心世界的感受释放出来,进入物我同1,主客体相互交汇与融合的阶段。在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同时,音乐欣赏者已将自己的意识从日常知觉中摆脱出来,进入到由乐音表象所构筑的感性世界中去,此时此刻的音乐已不再是1种外在的、独立的、异己的客观事物,而是1种彻底融化于主体感性体验之中的审美对象。或者说,原本是客观存在的声音,而此刻已化作了欣赏者内心感受的1部分。音乐欣赏者从音乐中所获得的审美体验,是欣赏者对自己生命的1种客观化的体验,欣赏者在音乐欣赏中所听到的音乐之声,其实正是欣赏者自己内在的心声。

第4、对音乐欣赏阶段的划分是相对的。由于音乐欣赏不仅是依着时间顺序1次性的欣赏过程,它同时还具有通过媒体多次反复聆听的可能,因此就为欣赏个体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提供了条件,既可能在1次性的欣赏中选择某1种欣赏方式,达到某1单1的目的,也可以在1次性的欣赏中同时运用多种方法做综合性的欣赏;另外,也可能在多次性的反复倾听中,重点运用某1种欣赏方法,侧重于某1方面的欣赏,也可能在多次性的反复欣赏中把几种欣赏方式结合起来,做综合性的全方位的欣赏。总之,欣赏者所可能采用的欣赏方式是自由而多样的,而从规律性来说,欣赏阶段的划分有助于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渐达到音乐欣赏的更高层次。

参考文献

黄自主编《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艾伦·科普兰著《怎样欣赏音乐》,丁少良译、叶琼芳校,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版。

张前著《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

赵宋光主编《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张前主编《音乐美学教程》第6章第3节“音乐欣赏活动的美学原理”(邢维凯执笔),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2005年7月23日

第2次修改于北京望京花园

作者单位: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作者信址:北京市西城区鲍家街43号中央音乐学院

邮编:100031

电子信箱:zqian ccom edu cn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我是小小推销员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文明只差一步
我是小小推销员
人民法院考勤制度
xx市xx区国家税务局督办检查工作制度
接待工作管理办法
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制度
企业员工担保制度
公司工资管理制度
税务所征收前台工作职责及考核办法
人事考核办法
公司人事管理制度
法院院长公开接待日制度(试行)
环境保护局首问负责制 限时服务制度 责任
市林业局机关办公楼管理规定
公司文明单位创建与管理办法
xx饭店文明职工考核办法
先教活动联络员制度
浅谈如何做好灭火救援中的后勤应急保障
暖卫、给排水消防工程监理细则
某塑料制品车间工程消防监理评估报告
消防事故预防措施
某医院住院楼给水排水及消防设计简介
节水龙头秘密武器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
浅谈消火栓按钮的设置
消防工程竣工调试方案
某车间消防监理评估报告
建议高层建筑消火栓控制阀门采用信号阀的探讨
消防工程施工监理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什么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施工现场消防预案
十五层建筑给排水设计
《美丽的小路》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之四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之四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之三
《棉鞋里的阳光》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之二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之二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之二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之五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之三
《两只鸟蛋》片断赏析
《美丽的小路》片断赏析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之三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之四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