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15
“问”出新天地——语文课堂提问艺术之我见
" 朱熹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怎样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把他们带入文学鉴赏的大门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做到以下三点,往往还真能“问”出个新天地来。
一、高屋建瓴,感受作品的灵魂
优美的文学作品往往倾注了作家的热情和智慧,如何寻找一个好的突破口,去感受作品的灵魂呢?高屋建瓴地把握全局,牵一发而动全身,或许是最佳的选择。
上《杜鹃枝上杜鹃啼》一文时,我先作了如下这番介绍:杜鹃花是春天常见的一种花,即映山红。当满山满野的映山红开放时,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一个词“山花烂漫”,那是一片火红的风景,更是热情的象征。与杜鹃花同名的杜鹃鸟是一种益鸟,又名布谷、杜宇、子规等。“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的这首诗中的子规是泣血悲鸣“不如归去”之鸟,它的声声叫唤似乎也传达了诗人对友人被贬的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可见,在古人的眼里,杜鹃鸟的确是悲情的种子。接下来,我顺势抛出问题“花鸟同名的现象实为罕见,‘杜鹃枝上杜鹃啼’,究竟是杜鹃啼出的血染红了杜鹃花,还是多情的杜鹃鸟,见到红杜鹃,想到了血的颜色而流出了血泪呢?擅长写作哀情小说的周瘦鹃先生认为杜鹃声并不悲哀,古人听了要心酸,要断肠,多半是一种心理作用。你认为作者的话对吗?为什么?”
学生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得出一致的结论:作者的话是正确的。除人以外的其他动物应该说是没有情感体验的,它们有的只是一种动物的本能。在诗人的笔下,杜鹃声悲哀,人听了要心酸,要断肠,只是因为诗人当时的心理感受是悲伤的,因此周围的一切在他眼里都染上了悲哀的因子,那声声啼叫的杜鹃鸟也就很自然地成了“天地间的愁种子”。
我接着联系了周瘦鹃先生的创作经历,谈到他年轻时对杜鹃一片挚爱,年老了竟能对杜鹃作一种理性的审视,在东西方文化的对比中,道出问题的实质,表明自己的态度,从而深刻地理解了文章的主题。
二、切中肯綮,触发学生的悟性
上《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我提了这么个问题“‘秦师’是指秦国的军队,烛之武是一个人,一个人能用武力击退一个军队吗?”学生都说“不能”,“可秦军的确退军了,那这‘退’究竟是怎么个退法呢?用武力不行,那就只可能用什么呢?”“用言辞”,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对,也就是说退、劝退。孙子曾说最上等的军事策略,就是‘攻心为上’,通俗点讲,就是用心理战术,使敌军主动撤军,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由此看来,烛之武的口才的确了不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见识见识吧。”
通过阅读、分析、讨论,学生们很快就找到了烛之武之所以能劝退秦军的理由,进而领略了他高超的说话艺术,本文的教学目的,也就顺理成章地完成了。
我们学校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即每周除了星期天下午可出校门外,每个月就一天半的假期,其他时间都得关在学校里。那天刚好是放月假前最后一节课,我看学生们个个归心似箭,遂临时想出一道辩论题“全封闭式管理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给了同学们五分钟的思考时间,让他们自由发言,想不到平时一个辩论会要准备好几天,也未必能收到什么效果,这一次他们却争先恐后地发言。持赞成态度的大谈学习的重要性,持反对态度的则大吐心中的苦水,看来郁积多时的情感,终于得以发泄。轮到下课铃响,有学生还意犹未尽。事后,有不少同学在日记本上写下了他们未来得及表达的感慨,真让我看得心花怒放。
由此,我也悟出一个道理,设计的问题若能切中肯綮,抓住学生的心思,触及他们表达的欲望,就一定能迎刃而解,而他们对生活的感悟能力也能因此而得以提高。
三、融会贯通,开启理性的大门
讲解《触龙说赵太后》一文时,我引导学生鉴赏了触龙高超的讽谏艺术之后,提了这么一个问题“在触龙劝说赵太后的话中,哪一句最能指导我们今天的父母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学生们纷纷回答“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首先肯定了他们的回答,然后讲述了我的一个学生的故事:刚走出大学校门就教他们,和那班学生的关系挺亲密的,他们也愿意告诉我他们内心的秘密。有一次,一个学生对我说:“我爸说了他已为我存了六七万块钱了,将来一定要送我上一个很好的大学。”这个学生的成绩很糟,他父亲不鼓励他好好读书,只说钱有的是,将来上大学不成问题,这个小孩子哪还会沉下心来读书呢?后来他爸果然把他送进了一家医学院,首先说学骨科,想反正不会把人治死,顶多弄个残废,大不了赔点钱就是。后来发现骨科是很精细的工作,凭他那水平,实在差得远,就改学牙科,准备当牙科医生。在他爸的打点下,的确开了个牙科诊所,不过大部分时间是请其他大医院的牙科医生坐诊,他顶多收点租金,卖点药而已,到现在牙科诊所关门大吉,他也就无所事事了。
这应当说是父母教子的一个特例,却反映了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做父母的总想为子女把一切都安顿好,到头来却害了他们。借此,我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谈谈他们的所见所闻,学生们谈了不少父母教子的例子,有的甚至还联系到了自己的父母。最后他们一致认为:父母之爱子,的确得“为之计深远”,作为学生更不能依赖父母,要培养自己自立自强的品格,这样才能接受未来社会的挑战。
在透彻领悟作品精髓的同时,联系学生的实际,使他们对生活的认知由低层次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了一个理性的高度,从而达到了一种很好的审美效果,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课堂提问的确是一门艺术,如何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交给学生,“问”中长见识,“问”中出成果,以“问”助“教”,启迪学生的思维,把他们引入文学的殿堂,“问”出一个崭新的天地来,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感悟
- 天使的影子
- 感恩之花
- 永远珍惜那根白发
- 快乐
- 我发现了美丽
- 自信帮助了我
- 记住自己“给予”的时候
- 由陈纳德将军铜像想起的
- 我是一个小学生
- 最有价值的生命
- 迟到的祝福
- 改写《最后一课》
- 童年无价
- 观赏牡丹花
- 霸气高端新品索泰GTX970―4GD5霹雳版HA简测
- 重塑PC领域
- 中国电信今年全国4G混合组网
- 别随便插!USB3.1简介
- 苹果新专利申请:指纹验证直接镶嵌到屏幕上
- 专注穿戴设备的面板厂商
- B85终极形态技嘉G1.Sniper B6主板实测
- 新梦想新起点魅族MX4 Pro评测
- 爱立信与电信研究院合作研发5G
- 真假专卖店 你看清了吗?
- 高通或已解决骁龙810芯片过热问题
- 自己玩死自己的团购网站
- 你敢来战吗?华硕英雄联盟―网吧战队挑战赛冠军出炉
- 魅族发布新款魅蓝手机和全新的智能家居产品
- 华硕发布三款创新美学力作Transformer Book Chi变形笔记本
- 浅谈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
-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 新课改下多媒体教学合理运用
-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 远程教育网络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 信息技术让语文阅读教学绽放光彩
- 巧安排,激情趣——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教学之我见
- 巧用远程教育资源优化汉语拼音教学
- 浅谈对学生情感的激发
-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
- 恰当运用电教媒体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 利用信息资源提高课堂效益
- 我们应该教孩子学些什么
- 重视体验促进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