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投影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功能

论投影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功能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论投影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功能

"

电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电教手段形式多样,作为其中之一的投影媒体,以其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等独特的长处和优势显现出极大的生命力,成为广大教师广泛采用的一种手段。

几年来,我在教学中积极引入投影媒体机制,运用自制的投影片作为一种直观性、实用性、形象性的特殊地理教学语言,解决了很多“粉笔+黑板+挂图”解决不了的问题,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投影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运用投影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兴趣

传统教学中教师只凭一张嘴、一支笔、一幅挂图,手段单调、呆板,学生很容易感到枯燥和乏味。而投影仪、屏幕、投影片的使用,首先就形成一种科学的现代化的教学环境,投影片艳丽的色彩、明快的光线效果对学生的感官产生良好的刺激,使学生的注意目标集中,大大增强了有意注意。再加上投影片的抽拉、旋转、复合,生动有趣,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这必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愉快接受知识的心态,最后达到满意的效果。学生从投影片上感知的教学内容,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二、运用投影媒体,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地理概念,形成空间概念

学生学习地理概念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传统教法中,解决地理概念很多是靠语言讲述,即使挂图、板图也无法跳出静的框框。若在教学中把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通过投影媒体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就可以帮助学生利用直观的图像演示,深化地理概念,并形成空间观念。如讲“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概念时,可先打出绘有黄河未形成“地上河”时的河道横剖面图,接着讲述黄河携着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年复一年的沉积,不断抽动绘有向上凹的泥沙沉积带投影片,说明河床不断抬高,进而造成水位不断升高。这时可向上抽动绘有河水横断面的水位线投影片,于是河床承受不了上涨的水位而不断加高堤坝,再向上拉动绘有不断加高的堤坝投影片,这样,就展示出河床高出地面的清晰画面。一步步的演示,配合教师的讲解,就把“地上河”这一地理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原因,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运用投影媒体,可以突破教学重难点,优化教学效果

地理教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是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如果借助投影媒体,利用活动投影片来制造模拟的运动现象和过程,化不可见为可见,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使学生接受信息时首先有一种严谨务实的感觉,配之以精练的讲解,知识重难点会因势利导得以突破,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讲“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和世界各地昼夜长短变化”这一问题时,可制作一幅旋转片,把绘有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地球示意图投影片作为底片,把绘有太阳光束和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的投影片作为旋转片,演示时转动旋转片,使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逐渐南移,可见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由最高值逐渐变小,白天时间逐渐变短,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的范围越来越小,南半球正好相反;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赤道上时,南北半球同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昼夜平分;当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到南回归线上时,北半球昼最短,北极圈以内全是极夜,南半球正好相反。本来一个很难讲清的问题,通过投影演示,使学生耳闻目睹,一目了然,重难点迎刃而解。



四、运用投影媒体,可以强化图像教学,训练读图能力

地理教学与地图是融为一体的,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可是一般的教学地图内容繁杂,针对性不强,主题不突出。而投影媒体则具有化繁为简,化整为零的功能,它可将一幅完整地图根据教学需要分解成各部分,绘制在数幅投影片上,使知识点具体化。如讲“美国”一节时,可先制作一幅美国轮廓彩色底片,然后分别制作它的位置、行政区划、地形、矿产、工业区和工业中心、农业带等多幅投影片,将图和文字分离绘成复合片。讲课时根据不同问题在底片上复合相应内容的投影片,课前提问、课堂训练时可将带文字说明的复片掀开即变成空白图,可读图提问、填图训练。同样,世界上的各个地区和主要国家也可采取此办法制成多重复合片,这种框框复合、片片复合的投影片,制作起来省时省力,应用面广泛,既可依图讲解、分析,又可按图提问、训练,尤其在对学生读图能力、填图能力训练上受益非浅。

五、运用投影媒体,可以揭示地理事物的本质,培养学生智能

地理教学中涉及的许多地理事物不是单凭语言、模型、挂图就能讲清讲透的,而运用投影片抽拉——旋转的动态演示,就能按其发生、发展、变化,把抽象的地理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就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以揭示地理事物的本质。利用这类投影片教学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如讲“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内容时,可使用抽拉、旋转片,在底片上绘出地球表面重要的纬度注记,第一幅旋转片上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及带来的天气示意图;第二幅旋转片上绘有太阳光束,抽拉片上绘出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等四季代表月份的标记。使用时转动太阳光束旋转片,使太阳直射点依次停留在赤道和北、南回归线上,同时拉动抽拉片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配合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转动气压带和风带旋转片,演示说明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天气也随之变化。通过这样的演示,就把深奥的地理过程,以强烈的动画效果、活灵活现地展示给学生,变枯燥的讲解为有趣的观察、思维,从而在学生的脑海中打下深深的烙印。

六、运用投影媒体,可以促进信息反馈,减轻学生负担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要遵循“精讲多练”的教学原则,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尤其对地理教学来说,这45分钟的份量更重。传统教学方法一般教师讲的多,学生练的少,许多知识都需要学生课后去背,不仅教师无法及时检查教学效果,而且给学生造成很大的负担。运用投影教学,可以把有些教学内容在课外准备好,这样,课堂上就可以在完成相同教学内容的情况下大大地节省时间,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指导学生进行巩固练习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大量的选择、填充、填图练习投影片,投到屏幕上进行检查、验收、补充讲解。这样做,信息反馈及时、全面、准确,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促使学生及时巩固当堂所学的知识,减轻了学生课外的负担,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恰当、巧妙、灵活地运用投影媒体,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是卓有成效的。但请注意,这里所说的“恰当、巧妙、灵活”,并不是指投影媒体简单地参与教学,而是需要教师语言、动作以及其他因素的有机配合,从而发挥投影媒体的整体教学功能。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水淹七军
游记
那一次,我害怕了
我喜欢的小英雄
快乐的六一
如果我是一棵树
参观消防大队
可爱的蚕宝宝
快乐的节日
保护有益的小动物
我学包饺子
有趣的燃烧
勇敢的他,倒霉的他
我是一棵大树
快乐上体育
幼儿钢琴教学常见的非技术性问题解析
民主评价偷悦体验—让孩子在“音乐会”里体验成功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
基于新课标视角下初中音乐创新教学探讨
谈舒曼艺术歌曲创作特征
从新《音乐课程标准》谈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改革
社会音乐教育与学校音乐教育之关系
浅谈江西省环境特点与公路建设环保对策
江西省公路旧桥加固技术研究与实践
浅析任光的电影音乐创作
从音乐美学的视野审视音乐教育的创造性价值
论歌唱运动的整体调控
浅谈民族男高音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音乐在企业文化战略中运用的可行性初探
论音乐教育与音乐表演专业的联系与差异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2
《看雪》
《我不能失信》教材简说
《风筝》教学设计7
《快乐的节日》教学谈--月儿弯弯
《我不能失信》教学建议
《快乐的节日》研究课教学设计
《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画杨桃》一文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七颗钻石》教学设想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2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建议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风筝》教学设计6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