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语文教师应注重教学口语的文化品位

语文教师应注重教学口语的文化品位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语文教师应注重教学口语的文化品位

" 教师,传道授业,在学生心田撒播知识的种子和做人的良智。无论传道,还是授业,都离不开语言——实际运用较多的,非文字语言,而是口头语言。对这种工具性的教学口语该怎么认识?最近,有教者撰文直言:“语言本身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还是人本身,是人的一部分;它不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客体,而是主体;不仅仅是‘器’用,还是‘道’体。它饱含主体情感,充满人生体验。因而,人文精神是语言的基本属性。”这是颇有见地的。可见,教学口语要规范、生动、娴熟,还要注重其人文性,有较高的文化品位。这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当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课题,亟待研究,增大效力。

那么怎样提高教学口语的文化品位?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做到:

一、合乎规范的职业口语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它既有语音上的标准,又有忌用方言和合乎语法规范的要求。因此,普通话是汉语最规范、最标准的有声语。教学语忌用方言土语,方音土语过重必然使教学语沾附杂腥味。使用普通话教学,咬音准确,行腔舒缓,轻重鲜明,和谐中听,自然能提高教学语的整体文化品位。

二、汲取书面语的精粹口语从严格意义上说,教学语是文化信息的载体,绝不等同于日常生活中的随意性口语,不能那么随便,不允许话题飞转,不宜松散粗俗,与日常交际语自有雅俗之别,即文化品位上的区别。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教学语,整体上应渗透出一 种秀雅之气。实际上,传授学科知识、训练专项能力的过程,也就是一种文化教育的过程,自然要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能对学生起到浸染感化作用的文化氛围,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气质。这一过程的优化,一方面靠传递的学科内容本身,另一方面则主要凭籍教师输出内容信息的方式,包括输出信息所选择的语言形式。因此,教学语是经过加工提炼的口语,既保持有日常口语的通俗平易、形式活泼的优点,又十分讲究得体性、集中性、匀称性、洗练性,自觉汲取书面语严谨、简练、精确、规范、典雅等长处。口语的使用,往往存在着从极其严肃到十分随和的渐变。

语言学家将这种口语风格的变异,大体归纳为“庄重、上式、通常、脱略”四级。

教学口语的风格,有雕琢而不露迹痕,属“正式”这一级。这级教学口语,常常有较为浓郁的“书卷气”。请看下例:例如:安徽省蔡澄清教《祝福》,学生讨论“怎么能说祥林嫂是老死的呢”,他最后点拨小总:“从祥林嫂临死前的神态、心理活动以及短工的旁证,可见祥林嫂是自然死亡(老死)的。这是一个畸形的生命;祥林嫂‘老死’的结局丰富了人物形象的内涵:她是那样的勤劳,那样的善良,她希望依靠勤劳的双手度过一生;但是,她生活的那个社会不断地摧残她。那一幅‘丧夫图’,邢一幅‘失子图’,那一幅‘木偶图’,组成了中国近代末期一代妇女的悲剧形象,而那一 幅‘中年老妪图’,使被侮辱、破损害的形象更具体、更丰富了。未老先衰,未到老死之年而老死,我实在无话可说!”

例如:上海于漪教《雨中登泰山》的导语:“同学们游览过祖国的名山大川吗?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孕育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一想到她们,民族自豪感就会充溢心头。那具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月之姿的泰山就是这样一座山。历代多少文人墨客写诗撰文讴歌赞美。杜甫的五律《望岳》就是其中之一,诗中那‘一览众山携的境界是令人神往的,只有攀登到绝顶,才能领略到无限风光。今天,我们学习李健吾同志的《雨中登泰山》一课,请作者作向导,带领我们去攀登、游览那高耸雄伟的泰山吧!”

从上例不难看出,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教学语,在适合学生理解力和相应语境的前提下,注意选用书面色彩较为浓厚的词语,包括古典诗文锦句,还适当运用一些描述句、辞格句。

至于报纸、?杂志、?影视等传媒体所载露的新词新语,更是令人耳目一新。例如“影视”、“失控”、“引进”、“的士”、“香波”、“保龄球”;“优胜劣汰”、“广而告之”、“找米下锅”;“污染”、“老化”、“持平”等,或是新复合词,或是新外来词,或是新四字格,或是固有词语的新词新义,都反映新词语有如春潮之势,滚滚而来。就词汇本身来说,它是时代脉博跳动的晴雨表;词义变化的基础是变化发展着的社会。常言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等同”。新词新语的涌现,对教学语无疑是带来了生机。只要我们贴紧社会发展实际,注意社会义化心理诸因素,就能多角度地审视现实语言生活中的新词语的态势,适时地、有取舍地引入教学口语,使教学语富有新鲜活力,在学生中产生语用共振。前年上学则,笔者到市一重点中学听课,老师讲到陈胜起义,“天下云会响应,赢粮而景从”时,板书“赢粮景从”四字。解释说:“‘赢粮景从’是什么意思呢?如果套用新词,这就是‘自费造反’”。顿时,同学们一片笑声,时过两年,那位老师“套用新词”解释“赢粮景从”,还深深地留在听课者的记忆中。当然,对新语的引用,要持积极慎重态度,绝不可让那些常态变异词进入教学语,影响口语的文化品位。

四、反应得体的机智口语每堂课的教学,都是一个流程。其间是有变化、曲折,甚至出现“冲突”、偶发事件,打乱、干扰原教学计划。对此,造诣深、修养好的教师表现出良好的教学机智,善于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创造性地实施教学的艺术,以及由此而形成优良的教学氛围。

先看一例。钱梦龙教《故乡》曾有这样一个片断:生: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

师:是啊,鱼怎么会有脚?生:有!

师:什么鱼?

生:娃娃鱼。师:你真见识广!我想跳鱼也有两只脚。可是我没见过,你们准见过?

生:(齐)没有。

师: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说明什么?

生:闰土见识广,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这是我门所不知道的。”

这是个成功的机智口语的镜头:学生突然提出“跳鱼怎么会有两只脚”的问题,偏离了原教学内容中心。钱老师理性察辨后,及时调整了原教学计划,围绕“鱼脚”问题“宕开一笔”,训练学生思维品质、人格品质;又随机提出“可是闰土就知道,这说明什么”的问题,及时收拢,丰厚了教学含养。

再看一例。一位老师教《赤壁之战》,叫一名学生简单介绍作者。这位学生脱口而出:“作者是司马迁,宋代人,……”话音未落,笑声四起,这位同学很难堪。待稍稍平息后,老师平静地说:“虽是一字之差,却让司马迁多活了一千多年,但这能全怪我门同学的错吗?谁让司马迁、司马光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别;谁让他俩又都是史学家、文学家;谁让《史记》与《资治通鉴》又都是史学名著、文学名著;谁让我们刚刚学完司马迁的文章旋即又学司马光的文章?”老师将学生的“错答”,适时“转移”,并稍稍铺陈化用,既给那位同学“解围”,使其转“窘”为安,保护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拓开了所提问题的文化层面。

笔者也有类似情形。一次教《琥珀》,课前将题目写好在黑板上,待上课时,“琥珀”二字被人擦去些笔画,成了“虎王”。我看了看黑板,环视大家,班上气氛有些沉寂紧张。我意识到,不能发火、“火上加油”,顺势做个”拼字”游戏:我说:黑板上原“琥珀”二字,由于擦去形声字的一旁,成了“虎王”——老虎王;现再写“总、月、告、堇、田”五个字,请给每个添加偏旁或结构,组成一句活。结果,同学们给增写出“聪明靠勤奋”,大家喜出望外。可见,机智的教学口语本身就是文化高品位。

五、富有魅力的风趣口语课堂教学关键在一个“活”字,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促使他们全面进入课堂学习的角色。教育家梅纽说:“学习的动力首先还得来自学生,这一 动力正是我们必须从他们身上去发掘的。”教师善于用风趣的言语去启动学生的学习动力,讲究幽默、情趣与理趣结合,课堂气氛和谐、愉悦,就能使学生好学、乐学。

有位教师讲《春》,对“偷偷”一词,解说得恢谐、有情趣。

师:“偷偷”分明是一种不光彩的行为,怎么能用到这可爱的小草呢?

生:“偷偷”写出了小草的活力,并不是偷东西、做小偷……师:查查词典,看其意思是否含有贬义?

学生纷纷拿出词典。

生:我知道了——“偷偷”本来是贬义词,这里作褒义,词的情感色彩变了,这里写出了小草“钻”的情态,神不知鬼不觉,生命力很强。

师:是的。现代汉语中,有些词的词义是一查词典就知道的;但好多词在特定语言环境有特定含义,通常在词典查不到。这里的词语褒贬义互用就是这类现象。请想想,学过的课文还有没有褒贬互用的例子?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诗般母语
想天空想天空
语如河
拒绝空白
把握戈多
“草船借箭,不足十万支”
捍卫汉语
高分作文点评
我想握住你的手
我想握着你的手
原汉语的甘醇
悬崖边缘的汉语文化
想天空
水之恩,以何报?
渡手
信访制度改革与宪政建设
培训中心综合大楼混凝土施工方案
异步电动机噪声的判断与分析
电缆截面估算方法
电话插座与组线箱安装
施工现场临用电接地与防雷技术交底
建立监理工作检查、考核与评价制度(1)
论高层住宅楼电气设计的相关问题
南京机场高速公路的环境设计(1)
快速估算电缆截面口诀
套管、配线主要质量通病防治
罗隆基人权理论与中共革命理论
浅谈做好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监理的基本问题(1)
电渣压力焊接头质量缺陷分析及预防措施
浅析住宅照明电气插座及其回路设计探讨
《胖乎乎的小手》第二讲义
《胖乎乎的小手》写作训练 我只要一颗红气球
《胖乎乎的小手》随堂练习 【提高篇】
《胖乎乎的小手》趣闻故事 孝顺的小乌鸦
《胖乎乎的小手》重难点分析
《胖乎乎的小手》重点字词的意思
《胖乎乎的小手》写作训练 一双胖乎乎的小手
《胖乎乎的小手》重点句品读
《胖乎乎的小手》整体阅读感知
《胖乎乎的小手》写作训练 分享快乐
《胖乎乎的小手》重点字词梳理
《胖乎乎的小手》第一讲义
《胖乎乎的小手》随堂练习 【巩固篇】
《胖乎乎的小手》考点练兵
《胖乎乎的小手》作者简介及主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