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谈谈汉字的音形规范

谈谈汉字的音形规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谈谈汉字的音形规范

" 我们提出文字的使用要规范,为什么呢?

首先,这是政治的需要。一个国家的文字是否规范,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学历史的人知道,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首先做的一件重要的工作是统一文字。他为了什么?为了巩固政权。中国历代政府也都重视文字的规范,历史上的科举考试都要求写规范字。为了什么?也都是为了自己政权的集中统一,以防分裂。新中国成立以后,公布了简化字。简化字是我国的法定文字。大家知道,联合国在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以后,所有文件的中文文本,使用的都是简化字。这不能搞错,搞错了就是政治问题。这涉及到是承认台湾,还是承认我们。前几年,海峡两岸进行汪辜会谈,在很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但在会谈纪要使用什么字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他们要求用繁体字,我们坚持要用简化字,谁也不肯让步。最后是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两份。一是繁体字的,一是简化字的。为什么要如此坚持?这关系到双方的政治地位和尊严。

其次,文字的规范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知道,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而文字是信息的载体。如果文字不规范,会造成很多麻烦。前几年,新疆生产了一种产品,准备出口。哪知在包装袋上把“乌鲁木齐”的“乌”多印了一点,成了“鸟鲁木齐”。结果包 付银行贷款利息。”其中的“即”实际应写作“及”。后来,木材公司违约,物资公司只追回100万元银行贷款利息,5万元的违约金分文未得。另外,电子计算机里的用字如果不规范,也很难使用,会造成很多麻烦的。

第三,文字的规范,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文字使用是否规范,从某种意义上讲,反映了这个地区或个人的文明程度和文化素养。如果我们写字不规范,甚至写错别字、读白字,这不仅影响个人的形象,如果代表国家和政府,则有损国家和政府的形象。有一位同志在国际会议上发言,把“绚丽多彩”的“绚XUAN”读成“XUN”。台下坐了不少外国的汉学家,引起哗然,影响很不好。再如教育部门有一位领导同志,我们听过他的讲话录音。他说到流生问题时,把“辍学”说成“缀学”。“辍”字,在社会上可能是冷僻字,但在教

育部门,尤其是在教育行政领导部门,这个字可是要经常用到的。再举一个例子:全国足球比赛,有几场是在南京五台山体育场举的。当时的江苏迈特队经常输球,胜败乃兵家之常事,我们不去说了。但在赛场四周的广告牌上,“迈特”的“迈”全是错字!走之底的左下角是不交叉的,它全交叉了。而这个错字出现的频率还很高。这当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南京人、江苏人的形象。

那么,社会上用字混乱的原因在那里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现在使用汉字的中青年人,在他们小学阶段过识字关的时候,正是文革期间。那时侯,整个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教育界是重灾区,那时的识字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这是很多

原因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特殊时期造成的。我们的老师,任务是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如果到了2010年,那时的专家、科学家、工程师,还有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如果他们在公开场合写错字、读错字,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或不好的政治影响,深究起来,我作为一个专门做这项工作的人来说,当然脱不了干系,在座的各位,恐怕多少也得承担点儿责任吧。有老师可能要问,我们小学识字教学究竟应该以什么为规范,什么是我们的标准?老师们常说,看教材,教材怎么说,我们就怎么教吧!这话当然不错。但是,老师们注意到没有,我们现在使用的苏教版教材,有些字形笔顺和人教社的部编教材不一致。究竟谁对?依据是什么?我们说,不论是人教社教材,还是省编教材,都得依照国家正式公布的有关规定,不能各行其是。那么,国家规定的汉字规范有哪些呢?下面,我想分别从形、音两个方面给老师们介绍一下。先介绍一下《简化字总表》。我们现在使用的简化字,是国家的法定文字。社会上有一种误解,以为汉字自古以来都是繁体字,建国以后才改成简化字。是否真是这样?不是。汉字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当然不是今天变,明天变,而是指在历史的长河中的总趋势。从甲骨文,到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等,一直在演变。为了适应人们的使用需要,这个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但也有个别字例外,是由简到繁。如“裤子”的“裤”,过去右边是夸,和“纨绔”的“绔”通用。后来为便于区别,“裤子”的“裤”右边改成了“库”。笔画虽增加了,但便于使用。再如“狮”字,古汉语中和“师”通用,不好区别。后来在“师”字的左边加了反犬旁,虽然多了三笔,但使用起来方便多了。

下面再讲一下读音的规范。

课本中生字的注音依据是什么?是普通话的标准读音。我国方言复杂,千差万别。教师教学时,不能用方言,必须是普通话的标准音。我们这次培训班是在镇江举办的。这个“镇”字是翘舌音,不是平舌音;是前鼻音,不是后鼻音。这都要搞清楚,不能随便教。前一段时间,报纸上宣传了一位英雄人物。但这位英雄人物的名字各报开始登的时候都不一样,有的是“臣才昌”,有的是“程才昌”。“臣”和“程”是两个不同的读音,一个是前鼻音,一个是后鼻音,千万不要搞错。有些多音多义字的读音,也容易读错。为什么容易读错?多音字,在这个地方读这个音,是正确的,换一个地方再这么读,就是错的。当然,常用的不会错。如“长江”的“长”和“校长”的“长”,“重要”的“重”和“重庆”的“重”,一般是不会读错的。有的字长期以来读错了还不知道。如“悄”字,“静悄悄”的“悄”读阴平,而“悄然兴起”的“悄”读上声。像这样的字老师们都要注意。

还有一个异读词的问题。朱家珑老师让我在《实验通讯》上讲一下这个问题,这一期《实验通讯》大家都拿到了,关于四川的那场官司我就不重复了。所谓异读词,就是一个字,同样的字形,同样的意义,读音却有好几个。新中国成立以后,对这些读音进行了规范,有关工具书也照此印刷。问题是1985年12月,国家对有些字的读音进行了修订。由于宣传不够,很多人不知道。如“自作自受”的“作”过去读阴平,现在除“作坊”外统读去声。“呆板”的“呆”,过去读AI,现在统读DAI。“荨麻疹”的“荨”,过去读QIAN,现在读XUN。“成绩”的“绩”和“事迹”的“迹”,过去都读阴平,现在统读去声,等等。这样的字,常用的大概还有几十个。以上讲的这些,有些是介绍国家的有关规定,大家都应该自觉遵守;有些是我个人观点,仅供各位参考,说错的欢迎大家批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过年
可爱的家乡
最简易的马戏表演
萝卜青菜,各有所长
家乡的红蒜
家乡的“金娃娃”
不幸的小燕子
不平凡的鹿
三叶草
家也需要谦让
让我快乐的和谐新集体
打乒乓
救救小河
我的小伙伴
我学打字
浅谈社保档案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浅谈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的重要性
武警部队档案文化建设研究
浅谈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论“综合电子档案管理平台建设”的实用性
煤炭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之我见
互联网时代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公共管理视角下档案管理问题探讨
做好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浅谈县级医院病案档案管理现状与改进措施
以培训为载体加强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
“倾听与表达”能力培养中的困难与应对策略
对医院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几点看法
浅谈档案的电子化管理
关于公安数字档案室建设的几点思考
i u ü特好教案教学设计
i u ü –特好教案教学设计
i、u、ü羊好教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Ī u ü精彩教案教学设计1
苏教版《i u ü》教案之二
梨园奇葩——高甲戏
ī、u、ü可好了教案教学设计
i u ü –贵重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上策《i u ü》教学设计
欣赏图片,感悟文本
鼓励自主尝试引导合作探究
《比金钱更重要》教学设计
ī、u、ü牛好教案教学设计
i u ü精彩
汉语拼音2 i u ü y w》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