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依据学生心理规律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依据学生心理规律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09

依据学生心理规律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地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运用迁移规律,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迁移是极其普遍的现象,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学习方法等都能迁移。例如,学习整数加减法对小数加减法的学习有促进作用,形成了解答简单应用题的技能有助于掌握解答复合应用题的技能,学习梯形的面积可仿照三角形面积的学习方法等。数学知识中相似点越多,越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因此教学中教师出示新的学习材料时要尽量揭示它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数学知识的相似相通之处,这样学生就能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主动学习新的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例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可作如下提问:

1.求三角形面积时我们是把它转化成什么图形?是怎样转化的? 引导学生回忆:求三角形面积需要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能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一拼。他们会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你能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吗?

学生兴趣高涨,依照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能很快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可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二、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当成为教学中随时随地的一项任务。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然扎根于现实,并且广泛应用于现实。由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展示数学丰富的美育因素,如形式美、概括美、简洁美、对称美、辩证美等,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手段。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起来的。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

三、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一种具有一定难度,而经过自身努力又能够解决的问题。恰当的诱发性的问题情境具有两个特点:1.处在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对其可望又可及,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2.有一定的情趣,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愉快学习的乐学气氛,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探求知识。例如,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时,教师创设如下问题情境:有一口堰塘,探测队在探测时,选择了五处不同的地方,探测的结果分别是9.2米、10.5米、12.9米、11.4米、9.8米,你能说出这口堰塘有多深吗?

有的学生认为是12.9米,有的学生认为是9.2米,有的学生认为是10.5米……学生自由争论,谁也说不服谁,谁又都意识到自己理由不足。正感困惑时,教师提出问题:1.如果说是12.9米,是深了还是浅了?2.如果说是9.2米,是深了还是浅了?3.怎样才能比较客观地反映这口堰塘的深度呢?经过积极思考,有学生认为:“可取这五个数的平均数作为这口堰塘的深度。”这一方法得到很多同学的一致赞同。通过这一问题情境,学生比较深刻地理解了“移多补少”这一求平均数的思想方法。

四、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求得答案,自己概括出定义、规律、法则等,那么他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将会越来越高。自己克服的困难越多越大,其学习也就越积极。因此,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学生就会在愉悦的情绪中产生一种渴求学习的愿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该由学生自己去探索的知识,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该由学生自己获取的知识,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去获龋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思维受阻时,教师只作适当的提示和暗示,让学生体会到所学会的知识是自己“发现”的,自己“创造”出来的,从而使其体会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例如,教学“长方体表面积”时,先让学生明确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长方体的表面积,接着教师提问:怎样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呢?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直观图,自己去探索。为了便于观察,教师可把相对的面涂上相同的颜色,暗示学生两个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学生很快得出:

前后两个面的面积=长×高×2

左右两个面的面积=宽×高×2

上下两个面的面积=长×宽×2 要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即六个面的总面积,只要把这六个面的面积相加就可以了,从而得出:

长方体表面积=长×高×2+宽×高×2+长×宽×2

=(长×高+宽×高+长×宽)×2

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思考而获得的知识,理解必然是深刻的。学生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和成果后,将会更加努力,更加主动地学习。

五、教给“尝试”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尝试与错误是学习的基本形式。”的确,学生在自己的探索学习中,不可能总能选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必然会出现思维受阻的时候。这时,就必须改弦易辙,另辟蹊径,调整思路,另行出击。此时教师应及时激发学生“试一试”的欲望,启发他们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向可能解决问题的各个方面辐射,尽量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在不断的尝试与选择中解决问题,掌握知识。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学生由于受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干扰,首先会想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也看个位,经过尝试发现这是错误的,这时就应调整思路,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学生可能会从反面考虑,看最高位。也可能综合考虑,既看最高位,又看个位。还可能整体考虑,看各位数字的和或积。经过不断的尝试,摒弃错误,最终获得正确的认识。尝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教给学生这种方法,否则学生一旦思维受阻不能调整自己的思路,不能另辟蹊径,就无法继续学习。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班的邹老师
我们的好老师
“厉害”的马老师
我想对老师说
难忘师生情
老师,我想对您说
我崇拜何老师
给老师的一封信
啊,胡老师,我忘不了您
我最敬佩的人
猜猜她是谁
我的老师
写给新语文老师
我的老师
保持卫生
怎样使小孩变得更加聪明
运用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现代化教育的基本特征
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性、可行性、科学性
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三个体系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小议班级管理
教育应当基本公费的若干理论依据
新世纪高校培养目标与"两课"内容的改革
国家主导下的市场化——中国教育制度的变迁方向
从“电影反打”的寓意浅析比较教育学的“理论反打”
对郊区重点中学父母陪读现象的调查与分析
全方位构建学校德育工程的实施框架
中国教育考试制度历史及其现状研究
构建主体性德育模式的探讨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分段段意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点聚焦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后练习提示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词语解释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难句讲解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词义辨析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句段学习指导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章法结构
教学要因学生变化而变化──教《少年闰土》有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拓展阅读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阅读训练指要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相关链接
从“闰土也向往鲁迅的生活”想到的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法提示
妙哉《少年闰土》的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