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1
《药》的暗示艺术举隅
"
[内容]
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提出对诗歌的表达艺术的要求——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种“弦外有音,言外含意”的表象艺术实际上就是一种暗示艺术。当然这种暗示艺术不只是诗歌的专利,它被广泛地运用到文学作品中,因为它能让读者产生积极的遐想,从而获取比文学表象本身要多得多的信息,从而收到寓意含蓄深远、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鲁迅先生的小说《药》(高三册),堪称暗示艺术的精品。
《药》中的暗示艺术手法多种多样,我引导学生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归纳。
1.标题暗示
小说的标题为何取一个“药”字?看过小说,品味思之,方知“药”字之妙。它不仅只是实指华老栓愚昧地把“人血馒头”当作治儿子痨病的“良药”,而且更有作者匠心独运的暗示的寓意:当今急于要治的“病”不是华小栓肉体上的痨病,而是整个国民的“精神病”,因此华老栓的药不是治病的“良药”;夏瑜的个人奋斗也不是“治病”的“良药”;革命者只有唤醒民众,才是推翻黑暗社会、拯救国民的“良药”。可见由于《药》的暗示艺术,便表达了极其深刻的题旨,可谓着一字而“尽得风流”。
2.线索暗示
《药》有明、暗两条线索,暗线主要是通过暗示手法来设置的。明线写华老栓买“药”暗示革命者夏瑜的鲜血被群众所吃;明写茶客谈“药”,暗示夏瑜的身份和牢中的斗争精神;明写夏四奶奶和华大妈上坟,暗示“华夏”民族悲剧的原因:两位母亲都不知道儿子是怎么死的:一个为革命献身,母亲不理解;一个被愚昧吞噬,母亲不知道。作者用暗示设计一条暗线,大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如果单写华家的故事,只能反映当时群众的愚昧落后;如果单写夏家的故事,只能赞扬当时的民主主义革命者的斗争精神;而用明暗线索结构则说明了:革命者只有唤醒民众,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这才是救治民众、救治社会的真正“良药”。
3.人名暗示
小说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故事。“华”、“夏”暗示了“华夏民族”之意。华老栓具体暗示了辛亥革命前的人民群众。栓,是塞子的意思。华老栓、华小栓,暗示当时广大群众(从父辈到儿辈)的脑子仍被封建的愚昧落后思想所塞住,尚未觉醒,瑜是美玉,夏瑜不仅暗示指真实的革命者秋瑾,而且暗示他是华夏民族的精英,即先进的革命者。
4.人物暗示
《药》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深刻的暗示意义。华老栓,暗示父辈的愚昧落后,而华小栓的命运则暗示由于父母辈的愚昧而造成下一代的悲剧。夏瑜的遭遇,暗示了当时的革命者脱离群众,不被群众所理解的悲哀。康大叔这个刽子手的形象,暗示着统治者帮凶是何等凶残、丑恶。华大妈、夏四奶奶,则暗示了做母亲的也不知道儿子是怎么死的可悲现实!至于茶客中的“花白胡子”和“二十多岁的人”,则暗示了从老到少的群众的麻木不仁。
作者用人物暗示了严峻的现实和悲惨命运,“意在引起疗效的注意”,催人警醒!
5.环境、景物暗示
小说开头写“秋天的后半夜,……什么都睡着”和后面的“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可是一只也没有叫。”这两段环境景物描写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暗示作用:①这种异常单调和阴暗的环境、景物,与华老栓爽快和充满希望的心情,形成十分鲜明的对照,暗示华老栓希望破灭的必然性;②为夏瑜的牺牲制造孤寂肃杀的气氛,暗示了革命者脱离群众的悲哀;③暗示当时的社会现实的阴暗、凄凉和恐怖。
又如第四部分写夏瑜的坟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这不被夏四奶奶理解的花圈,正是作者精心设计的暗示笔法。它暗示了尽管反动派对革命者进行残酷的镇压,还是有人在纪念革命烈士,革命者并没有被斩尽杀绝,革命的火种是扑不灭的,这样给人以希望和鼓舞。
可以说,全文的环境景物描写,都有深刻的暗示意义,限于篇幅,不一一列举了。
总之,《药》中的暗示艺术是多方面的,具有“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艺术效果。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赏析其暗示艺术的运用,对于学生理解暗示手法的艺术效果和运用暗示手法于写作实践是大有裨益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喜欢的一件青花瓷
- 美术我的最爱
- 我喜欢的一首歌
- 给四川地震灾区朋友们的一封信
- 我喜欢的一件艺术品
- 艺术就在我们身边
- 我喜欢的一件工艺品
- 我喜欢的一件工艺品
- 给远方小学生的封信
- 我喜欢的一幅画
- 我喜欢的一幅画3
- 我喜欢的一幅画
- 我喜欢的一首诗(3)
- 我喜欢的一首歌
- 一件艺术品
- 浅谈建筑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论文
- 浅谈有关建筑企业会计管理的思考论文
- 浅谈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论文
- 试论财产物资盘盈盘亏的核算论文
- 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会计准则论文
- 论电算化会计中若干会计方法
- 浅谈资产计价对企业会计利润论文
- 试论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论文
- 浅谈提高建筑行业会计信息质量论文
- 会计虚假凭证的识别方法探讨
- 浅谈新时期企业会计文化的重构论文
- 会计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探究
- 浅谈国有破产企业托管经营会计处理论文
- 浅谈我国保险行业会计特点论文
- 浅谈完善我国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论文
- 《绝招》 考点练兵2
- 《绝招》 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绝招》 范文习作
- 《争吵》 趣闻故事
- 《争吵》随堂练习 提高篇
- 《绝招》 教师语录
- 《绝招》 知识点精析
- 《争吵》 教案讲义1
- 《绝招》 考点练兵1
- 《绝招》 整体阅读感知
- 《绝招》 重难点分析
- 《可贵的沉默》 重难点分析
- 《检阅》 趣闻故事
- 《争吵》 教案讲义2
- 《将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