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网络技术与人文精神

网络技术与人文精神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27

网络技术与人文精神

网络技术与人文精神 网络技术与人文精神 网络技术与人文精神

技术(包括“网络技术”)导源于“求知意志(the will to know)”。人文精神导源于“意志”的自由。因此在技术的时代(即以技术进步为主导的时代),人容易沦为“求知意志”的奴隶;而在信仰的时代,人的自由意志被“无知”所蒙蔽。无视物质手段的进步,一味沉浸于精神自由的人,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所说,将永远停留在如梦般的,实现不了的“自由”里。所以意志朝着“自由”迈出的第一步,总是放弃一部分可能的自由,为了实现另一部分自由。这里既包含了经济学家所说的“自由选择”(选择“自由”与为自由而“选择”),也意味着萨特所说的“自由选择”(被注定了要自由地选择)。自由选择于是不得不带有某种功利性质,因为它所选择的恰恰是通过使“物质财富的一切源泉充分涌流”来实现精神自由。对“手段”的追求可以使手段异化为对“目的”的压抑。我同意<硅谷时代>的宗旨---立足技术时代,倡导人文精神。 如果我们同意康德的看法:思想提供“意义”,理解提供“知识”。那么我们就不难接受这样的判断:在万维网上我们获得的是“知识”(尽管这些知识可以突现为高度复杂的知识),而我们自己的头脑为我们的现实生活提供“意义”。我们生活的意义之所以必须要从我们自己的头脑里得来,根本原因在于生活的意义必须经过亲身体验才可能被领悟。“意义”的意义在于它从来就不是一种可以置认知主体于度外的“知识”;“意义”的意义在于它是一种情感的投入,它是心灵的激动,它是如同强烈的爱(或者恨)那样的“幸福感”(或者“使命感”)。当我们思考生活的“意义”时,我们是用心灵(而不是用大脑)在思考。所以任何思考都包含了对生活的感受,由此构成我所说的思维的“深度”。或者用我在另一篇文章里的提法,就是“知识过程与人生体悟”(<读书>1999年4月)。

(1)知识的民主

我是在“权利平等”的意义上使用“民主”这个语词的。在分工条件下,也只有通过劳动分工这一制度安排,人们才可能获取并大量积累专业性的知识。但是专业知识的制度化与积累反过来把社会划分为“专业群体”,隔离了这些群体之间的交往和理解。这就是哈贝玛斯所担心的日渐取代了传统权威的“专家文化”。因为专家的知识权威并不提供生活的意义,一旦专家文化摧毁了传统的意义权威(上帝)之后,人的意义也将消失。(“上帝死后,人之若何?”)这一问题被称为“现代性危机”。就知识领域而言,现代性危机起源于专家对知识的切割与分离。互联网提供了这样一种技术可能性:在不破坏甚至有助于专业分工的前提下,以廉价手段为大众提供接近各种专业知识的机会。我把这一可能性定义为“知识的民主”。

在目前已经出现的免费网站里,我列举如下专业网站以说明知识的民主是怎样实现的:(a)医药。以英语为媒介,大约有五个普及性医药知识网站是免费的(包括最近上市的“Dr.Kooper”),这些网站设有针对各类疾病的医药咨询专页和进一步获得付费医药的咨询。对多数患者来说,他们在医生的诊室里待几分钟所能够学到的知识通常无法解答他们对自身疾病的治疗方案或药品选择的无数疑问,而这些疑问通常可以从这些免费专页里得到令人满意的解答。另外,还有一个高度专业的医疗网站,以几百名最好的医生为咨询网,为上网的专业医生提供疑难问题咨询,按照所咨询的项目收取费用(从5美元到500美元)。据说,那些刚刚毕业的外科实习医生可以一边上网咨询,一边进行手术,该网站保证提供高速实时对话以帮助手术顺利实施。(b)法律。至少已经有了三个面向非专业人士的法律网站(以英语为媒介),这些网站通过聊天室或电子邮件对话方式免费评估潜在的立案可能性。在聊天室里,当事人可以把自己经历的事情详细讲述给主持人听,然后由主持人评估事件在多大程度上可能胜诉,以及能够获得多少赔偿。这些重要的“首次咨询”在许多律师事务所都是必须付费的。(c)金融。中国境内已经有至少两个金融专业网站,而以英语为媒介的金融网站大约有二百个。除了专业金融网站以外,许多门户网站(例如“Yahoo!”,“Lycos”,“Excite”,“Microsoft Network”,“Netscape”)都设有免费金融与投资网页。专业网站的好处在于访问者在那里可以免费学习大量金融与投资知识(比较著名的,例如“smartmoney.com”,“day-trading international”,以及微软开设的“investor.com”)。许多网站的聊天室已经成为业余投资者学习金融知识的最佳场所,著名者如“Yahoo! Finance”,“Silicon Valley”,“CBS Finance”。而且,业余投资者还可以从这些网站获得免费提供的实时股市走势图和其它重要的行情。这些服务相当有效地缓解了专业投资机构与业余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d)各门科学与人文的专业知识。只要打开例如“雅虎”网站的首页,就不难看到这些原本分门别类声气不通的学科已经被互联网以“超级文本”方式连接为一体了(尽管从首页到各个专页仍需要一系列键击从而读者很容易沉沦于“专家文化”中而忘记返回主页)。

知识的民主不是从网络技术那里自动发生出来的,它需要制度变革来诱导。美国的互联网业务首先得到政治家如副总统高尔的全力支持,获得了长期免税的权利(目前尚在辩论中)。其次,美国的电话收费制度已经先期实行了变革(九十年代“电讯业打破垄断”的后果之一),不仅长话费用通过竞争(和使用互联网电话技术)而大大降低,而且市话成本也逐渐下降,计算机联网费用也随之下降,大多数消费者可以采用20美元左右月费方式上网(时间无限)。作为对比,欧洲的互联网业务至今难有长足进展,主要原因就是电话公司垄断市场,造成消费者不得不按联网时间支付昂贵的电话费(在德国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城区之间通话都可能按长话付费)。即便是目前风行欧洲的所谓“免费互联网”运动也不过是钻了电话业垄断的空子(靠把客户带给电话公司得到“回扣”维持免费网站)。第三方面的制度条件是商业制度(支付手段,信用确认,商品割交与售后服务)在网上的健全与扩展,从而网上商业的利润可以得到保护。没有潜在利润的吸引,互联网公司是很难维持免费信息服务的。最后一方面的制度条件是社会对自由竞争提供的保护。这方面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是以“Linux”为代表的自由软件运动(free-source movement)的丰硕成果,这一运动正在发展成为对抗“微软”?匀ǖ闹饕谐×α俊C恳桓鲆浴發inux”代码编写的应用软件,如果受欢迎的话,都可以获取商业利润(例如刚刚上市的“R Hat”公司股票价格在一个月内从25美元飙升至140美元),而所有这些软件的基础语言---“linux”则是免费提供的。这好象每一个人都可以靠应用数学方法赚钱而“数学符号”是免费提供的一样。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知识的民主代替不了政治民主。前者是后者的认识论前提,“公民有知的权利”;政治民主还需要“程序正义”作为其道德前提。

(2)交往的自由

与“民主”一样,“自由”也是一个,甚至是一个更广泛的外延性概念(而非“建构性概念”)。这里所说的,仅仅是“交往的自由”。即便是“交往(communication)”这样一个概念,用于此处也还是过于宽泛。对这个语词的更严格的界定,似乎应当是“交流”或“通讯”。总之,互联网提供了比以往的交流方式广阔得多的对话界面。以电子邮件为例,如西蒙(Herbert Simon,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心理学,和经济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曾经注意到的那样:电子邮件比电话更灵活,后者要求受话人必须在场,而前者则允许受话人在任何时候接收信息并决定是否回复。电子邮件的这一性质导致了对客户问题的分层次答复方式,例如各个网站都要准备的“FAQ(经常被问到的问题)”解答,以及更深入一步的专业问题解答,其次是通过电话直接与工程师对话解决问题(这是“微软”目前采用的客户服务程序),最后,如“Dell”和“Cisco”那样,通过“常驻客户工程师(on-site staff)”解决客户的技术问题。在这样一个广泛和多层次的社会交往过程中,电子邮件提供的是较浅层次但非常广泛的交流面,它的灵活性在于,一旦建立了交流,对话双方随时可以进入更深层次的合作。电子邮件的这一特征刚好迎合了最近兴起的“mass customization(大规模地针对每一个客户的需要而提供服务)”企业战略的需要。最近上市的“KANA”股票,专营自动处理电子邮件的软件,股价在一个多星期内从25美元升至78美元。

(3)开放性的理解

如上所述,我是在康德的“Verstand”意义上使用“理解”这个语词的,因此这里说的“开放性的理解”其实就是开放性的认知方式。

万维网作为一种新兴的知识方式,我已经说过,其语言学特征是思维的“外延化”与“平面化”。这两个特征的前一个导致这里所论的理解的“开放性”。万维网所存储的知识,哪怕是极其细微的一项知识,也永远面对着未来被无数网民的具体经验所否证的可能。我们每一个特定的个人,在具有活动能力的生命过程中,所能够体验到的东西毕竟是极为有限的。因此,我们头脑的思维所获得的知识,固然比平面化的网上“思维”深刻得多,却由于亲身体验的有限性而倾向于成为“封闭的”知识,而基于封闭的知识所得到的对世界的理解(广义的“理解”),就倾向于成为封闭的理解。因此亚里士多德说“老年人平均而言比青年人和中年人更狭隘”(<修辞术>第二卷)。

与上面讨论过的其它技术特征一样,我们必须注意到,从万维网的技术和语言学特征里面不能自发地产生“开放性的理解”。因为这里所说的理解的“开放性”已经不再是对任何个人的理解力的描述,而是由社会交往过程实现的理解的开放性。这一理解是“未完成的”(即不断展开自身的)过程,它永远面对着知识过程的参与者们的新的体验和批判。这样的理解是真正意义上的波普所说的“批判理性(critical rationality)”,或者“演进理性(evolutionary rationality)”。理解的开放性是靠了交往的参与者的批判精神来维持的,在普遍缺乏批判精神的社会里,万维网永远实现不了开放性的理解。我们看到,即便在发达经济社会里,人们也仍然相当普遍地缺乏批判精神。最近开始受到重视的一种“智能”检索器(由UC Berkeley 师生创建的Inktomi公司的产品),其原理是基于这样一件事实:百分之九十九的网上信息,如果追踪网页的资料来源的话,都是由最权威的百分之一的网页提供的。人们喜欢援引“权威人士”的观点,就象股民更关注权威机构对股票的评价一样。这是分工社会的“专家文化”的产物,是“信息不对称性”的经济学。万维网所要求的精神便是对“专家文化”的批判精神,开放性的理解要求人们倾听每一种声音,不论那是强者的声音,还是弱者的声音。

(4)市场机会的扩展

无疑,互联网提供了空前广阔的市场机会,即达成“交易”的机会。而交易机会(即双方均获得福利改善的可能性)是分工,专业化,和财富增长的前提。

当然,市场机会的扩展也需要相应的道德基础,尤其是对财产权利的尊重和保护。在产权基础上,交易机会从可能性变为现实可能性,需要韦伯所说的“支撑系统”的支撑,即可靠的财会系统,审计系统,纠纷审理,法律与司法系统,契约监督和执行系统,可以预期的政策变动,可以预期的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等等。

(5)信仰危机

从根本上说,只要取消了“权威”,社会就发生信仰危机。西方启蒙带给西方社会的是由“除魅”而发生的“集体对上帝的谋杀(尼采)”;西方启蒙精神通过“全球资本主义扩张”带给非西方社会的是科学理性对传统权威的审判和随之而来的“现代化与传统价值的危机”;当全球进入万维网时代以后,平面化思维带给人类的将是“深度的丧失”和随之而来的理性本身的危机---对“理性”的信仰将被思维的“外化”所动摇。

到目前为止,科学理性的实质是哈贝玛斯说过的,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表弟
我的好朋友
给老妈的建议
我家的“母老虎”
贪吃的我
“侦探”老爸
我的长处和短处
我的表姐
我的“霸道“朋友--王君宇
“搞笑”外公
我是炸弹
我这个“胆小鬼”
风波
苦丁茶家族简介
关于学习的国旗下讲话稿——学习是一种享受
初中生国旗下讲话——感恩老师
星期一国旗下发言稿——释放你的创造力
初三学生国旗下讲话——中考,青春永不言败
高中二年级国旗下讲话稿——在过程中成长
以自信为主题的国旗下发言稿
初一学生国旗下发言稿——我的阅读经历
国旗下讲话——讲文明,懂礼仪
初二学生国旗下讲话稿
国旗下演讲——安全在心中,快乐在身边
国旗下讲话——为自己喝彩
升旗仪式讲话稿
关于感恩父母的国旗下演讲稿
中学生国旗下的讲话稿——美化校园,从我做起
国旗下讲话——文明礼仪从我做起
浅析重大版高中英语教材之特色与有效利用
浅论大学生文学修养与大学英语教学
浅谈语篇分析理论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字”和汉语研究的方法论
浅谈船舶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更要重视英语听说训练
浅谈基于ESP教学理论的酒店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索
清末经学的解体和儒学形态的现代转换
高职模具专业英语教学的探讨
浅析英语教学中的教育评价问题
再论易氏源流和易水
浅议语篇分析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尝试
浅谈图式理论和语篇分析对优化大学英语精读课的启示
浅谈系统功能语法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如何将语篇分析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
《丁丁冬冬学识字(三)4》教学设计
《祖国在我心间》教学设计
《流动的画》教学设计
“趣”满课堂——《我的影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我们知道》教学设计
《我们知道》教学设计
《我们知道》教学设计
《可爱的娃娃》教学设计
《流动的画》教学设计
《苹果落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语文天地十一》教学设计
《丁丁冬冬学识字(三)1》教学设计
《我的影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语文天地三》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