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分析民国时期书籍插图艺术风格的流变

分析民国时期书籍插图艺术风格的流变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25

分析民国时期书籍插图艺术风格的流变

分析民国时期书籍插图艺术风格的流变 分析民国时期书籍插图艺术风格的流变 分析民国时期书籍插图艺术风格的流变

书籍插图作为人类绘画史上古老、重要的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源远流长。它虽然从属于文字,但不是简单的图解和阐释说明,它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具有独立的欣赏价值;它在社会背景、审美思潮的变迁下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折射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迥然各异的历史风貌、风土人情、价值取向。五四新文化运动第一次打开

了中国面向西方的大门,在鲁迅先生的倡导和扶植下,中国的现代插图艺术得到发展。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在西方的审美思潮和表现手段的影响之下,书籍插图的题材、形式,创作者的理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和民族兴衰相联系起来。

一、新文化运动与大众审美趣味的变迁

“五四”新文化运动给中国的文学和艺术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推动了中国书籍插图的发展,为插图艺术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地。“五四”时期出现了许多新文学团体,《新青年》杂志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刊物,竖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在陈独秀、胡适、鲁迅、蔡元培等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的带领下,引进西方的文艺思想、介绍马列主义的文艺理论,反对旧的封建文化。随着西方文化潮水般的涌入,中国的艺术开始对外来的文化做出相应的判断和选择,这一时期,中国的书籍插图更多的是通过对西方审美思潮、绘画手段的了解与参照,吸收西方先进的创作理念和表现技巧,敢于打破原有的陈旧理念,摆脱陈规旧俗,并将其融合渗透于原有的插图艺术,和民族传统相结合。

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状况,人们的审美趣味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一方面,书籍插图通过它的娱乐性特征引起人们的关注度,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当时的社会动荡,国家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书籍插图必须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围绕着救国的主题展开。因此,书籍插图在这两种需求下,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来满足社会大众的审美趣味。既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反映普通民众的生活,又拥有鲜明的革命特征的书籍插图应运而生。

二、新兴的木刻艺术 木刻插图因为简便的制作,较少的耗费,易于流传普及的特征,满足了当时中国国情和革命斗争的需要。而当时的苏联木刻艺术,正值鼎盛时期,对它的介绍和借鉴,可以让中国的青年一代获取新的养分,同时激励和鼓舞人们追求理想、向新的幸福生活迈进。木刻艺术为书籍插图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契机,许多的书籍插图都以木刻为表现形式,开始吸收西方的绘画技法,具有明暗光影和空间感,色块鲜明,简洁直率,气势雄伟,更具感染力,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三、“现实主义”、“表现主义”对书籍插图风格的影响 作方法上,受到德国表现主义、苏联现实主义木刻的影响,刻画劳苦大众的生活,题材上大都反映出革命主义精神,痛斥不平等的社会制度。现实主义表现方式受到苏联革命现实主义影响,更倾向于写实和再现,在插图领域,表现为严谨扎实的造型,饱满的构图,细腻的手法,注重技巧,喜欢塑造一些重大的历史题材和人物形象。插图艺术家们吸收了国外木刻插图的创作手法,力求表现中国当时的国情,刻画了许多劳苦大众和他们的生活情形,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朴素、真实的表现来影响教育广大人民,让他们积极投身于革命斗争。主要的插图艺术家有刘岘、黄新坡、陈铁耕等,刘岘为鲁迅的作品《呐喊》、《孔乙己》、《风波》、《阿Q正传》、《野草》等创作了大量的插图。刘岘在木刻肖像方面颇有才华,它的木刻作品黑白处理得当,对贫穷的人民和他们的苦难生活投注了较多的关注。黄新坡的作品主要表现出人民的苦难生活,号召劳苦大众和黑暗的社会斗争。主要的代表作品有《平凡的故事》、《在德国女牢中》。陈铁耕的作品颇受鲁迅的赞扬,被视为初具民族风采的作品,鲁迅认为他的作品能够深刻地再现普通人民的生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显示出独特的地域特色,刀法简洁、技法娴熟。代表作品有《法网》插图,木刻连环画《廖坤玉的故事》等。

表现主义在德国以侨社为中心,他们尊崇蒙克的绘画风格,对黑暗的社会和现实有着强烈的不满和抵抗情绪,主要强调表现画家的主观感受和情感,常常通过夸张和变形的造型和线条表现一种不满、压力、紧张的情绪情感状态。珂勒惠支、梅斐尔德、麦绥莱勒等艺术家的作品都受到表现主义的影响,风格鲜明。主要的插图作品有赖少其的《自祭曲》,野夫的《水灾》、《卖盐》。赖少其的作品表现主义色彩浓厚,刻线粗放有力,倾向于表意。野夫的连环画作品曾向鲁迅请教过,他的木刻师法麦绥莱德,作品中刻意模仿的痕迹鲜明,鲁迅提示他要注意借鉴中国的木刻遗产。

四、文学家对插图艺术的喜爱

二、三十年代,不少的文学作品都配有插图。这一时期,比亚兹莱的画风,象征主义、抽象主义等西方[论文网 www.uuubuy.com]艺术流派都对中国书籍插图产生了影响。在新文化思潮的影响下,一些艺术家开始大胆吸收国外艺术流派的创作方式,并加以改造变化,和自身的创作风格相结合。一些文学家也积极参与书籍装帧和插图设计。闻一多不仅仅是中国现代诗人、学者,同时他也是艺术家,他创作了不少的书籍插图和封面装帧设计,代表作品为《冯小青》、《梦笔生花》等。[3]叶灵凤也是

二、三十年代活跃在上海的插图家、书籍装帧艺术家。她为《创造月刊》、《洪水》创作了大量的插图,其插图具有颓废唯美的风格,强烈的黑白对比与纤细的装饰纹路,明显具有比亚兹莱风格,使得叶灵凤被称为“中国比亚兹莱”。当时鲁迅还批评叶灵凤“生吞比亚兹莱,活剥蕗谷虹儿”。[4]

马国亮为《夏夜一点钟》做的插图,以线条为主,富有装饰味;端木蕻良为萧红的短篇小说《小城三月》所绘的插图和封面;蔡若红为洪为济的《咖啡店侍女之歌》所绘插图;张爱玲为自己的散文集《流言》所作插图;叶鼎洛为郁达夫的小说《迷羊》绘制的插图,为自己的小说《归家》所作插图。这些插图都显示出一定的艺术水准,深受大众喜爱。作品贴近生活,表现大众最真实的一面,主要集中反映城市风貌和城市中的知识分子、市民的情态、心境,传达出当时的社会氛围人物内心世界。在文学家的参与影响下,书籍插图呈现出清新的人文气息,它们的创作实践和对艺术的热爱,敢于尝试的精神为民国时期书籍插图艺术风格的演变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五、结语

政治、经济的现状、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审美趣味的变迁等等都成为书籍插图艺术风格、创作手法、形式技巧不断演绎发展的因素和契机。民国时期的插图艺术家们贴近大众,或者表现城市中普通市民的一些生活场景,情趣感很强,带有世俗化的倾向;或者站在抗战的立场上,反映劳苦人民的疾苦,表现出浓重的悲剧美学风格。他们在写实的艺术手法基础上,试图通过简练、通俗的语言,走进大众,走进普通民众的生活,鞭挞旧的统治阶级,作品充满了革命主义精神,带有很强的政治意味和战斗性。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 期,书籍插图摆脱了原有的风格特征和创作方式,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又吸收融合了西方文化,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大众面前,开创了中国现代书籍插图艺术的先河。 注释 [1]文艺与革命,载《三闲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转引自潘耀昌:《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P86;

[2] 许幸之:《左翼美术家联盟成立前后》,转引自李允经:《中国现代版画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P4;

[3]闻一多为潘光旦的小说《冯小青》所做插图,色彩淡雅,用笔酣畅淋漓,意境优美,情绪表现贴切;

[4]《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引于李允经《鲁迅和藏书票艺术》﹐《鲁迅研究月刊》一九九八年第八期,第60页。鲁迅在《艺苑朝华》丛刊中的《比亚兹莱画选》的《小引》中还指出﹐比亚兹莱的作品「达到纯粹的美」﹐他画出他所「看见」﹐「梦想」与「思想」的事物不过﹐鲁迅所倡导的木刻运动﹐主要却是以苏联的写实画风为主。

&n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牛鱼嘴的传说
救死扶伤的医生
梦见UFO
我的个人小天地
青岛极地海洋世界
《下雪的早晨》仿写
这件事情教育了我
欢欢喜喜过大年
霸王花——仇老师
店上村
过大年
考试之前
我的爆丸小子
我的姥姥
我的八哥
借条的写法
关于改善校园环境的建议书
关于改善校园环境的建议书
给孩子们的暑期建议书
致篮球协会建议书
给小区物业的建议书
过好国庆假期安全建议书
关于教育好孩子的建议书
借条格式与借条范本
借条怎么写
学生寒假德育实践作业建议表
有关环境保护建议书
基金投资建议书
给校长的建议书
关于改善城市环境的建议书
桥梁高桥墩(台)分段搭接浇筑施工方法
宝兰客专社棠渭河特大桥无缝线路设置研究
浅析路桥工程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作用及质量控制
新型隧道逃生管道安全性研究
公路工程在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探讨
刍议铁路工程项目的施工风险和管理
地铁运营隧道钢板加固施工监控措施实施与应用
增大截面法加固环向开裂桥墩
关于路桥施工中软基施工技术探讨
路桥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作用
地铁隧道隧底加固技术
公路路面施工浅析
试析减少公路路桥沉降差的设计要点及施工技术
某桥梁工程水下钻孔灌注桩施工及质量控制
探讨公路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读书要有选择》教学设计之一
《印度洋上生死夜》教学设计之一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之一
《印度洋上生死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第十二册《练习7》教学设计之一
居高临下 脚踏实地——谈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课本的理解和使用
《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牛郎织女(二)》教学设计之一
《早》教学设计之一
《明天,我们毕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牛郎织女(二)》教学设计之二
《孔子游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印度洋上生死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