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周公“摄政称王”及其与儒家政治哲学的几个问题

试论周公“摄政称王”及其与儒家政治哲学的几个问题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18

试论周公“摄政称王”及其与儒家政治哲学的几个问题

试论周公“摄政称王”及其与儒家政治哲学的几个问题 试论周公“摄政称王”及其与儒家政治哲学的几个问题 试论周公“摄政称王”及其与儒家政治哲学的几个问题

内容提要 儒家肯定的周公“摄政称王”,不是一个简单的历史判断,而是与儒家政治哲学相关的理论问题。儒家肯定周公摄政称王,因为这是儒家素王说或王鲁说的理论前提。与周公相关的《周礼》之所以能够在后世政治中产生变革意义,就在于它是周公践天子位后制礼作乐的产物。从围绕王安石变法所展开的争论中可以看到周公摄政称王是《周礼》一书具有变革意义的理论前提。 一

首先,我们把战国时期记载周公摄政称王的儒家文献列举出来:

《礼记?明堂位》:“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七年,致政于成王。”

《礼记?文王世子》:“成王幼,不能莅阼。周公相,践阼而治。……仲尼曰:‘昔者周公摄政,践阼而治,抗世子法于伯禽,所以善成王也。’”

《荀子?儒效》:“大儒之效: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恶天下之倍周也。……天子也者,不可以少当也,不可以假摄为也;能则天下归之,不能则天下去之,是以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恶天下之离周也。”

《荀子?儒效》:“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履天子之籍,负扆而立,诸侯趋走堂下。”

《韩非子?难二》:“周公旦假为天子七年。”

这些记载基本都是儒家的说法。韩非子为荀子弟子,他关于周公摄政称王的说法也可以理解为是承袭师说。除此之外,《逸周书》中的《度邑》、《武儆》、《明堂》等篇以及《尸子》等文献当中也有关于周公摄政称王的记载。《逸周书》的着作时代目前还不明确,但大体上出于战国。《尸子》据《汉书?艺文志》为杂家着作,尸子本人曾为商鞅的老师。从这些记载来看,周公曾经摄政,并且即天子位,这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一个普遍的看法,并且还影响到其他学派的学者。其中以《明堂位》和《荀子》的说法最为直接。

西汉经学直接承战国而来,其中荀子的影响尤为重要。在周公摄政称王这个问题上,汉代学者主要也是继承了战国时期荀子的看法:

《韩诗外传》卷三:“周公践天子之位七年。”(第三十一章)

同书卷七:“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承文、武之业,履天子之位,听天下之政。”(第四章)

同书卷八:“五帝既没,三王既衰,能行谦德者,其惟周公乎。周公以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假天子之尊位七年。”(第三十一章)

《尚书大传》:“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于成王。”(《通鉴外纪》卷三引)

《史记?周本纪》:“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

《史记?鲁周公世家》:“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

《史记?管蔡世家》:“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

以上所列举的《韩诗外传》和《尚书大传》都是西汉今文经学的代表作品。西汉今文学家都是主张周公摄政称王的。直到郑玄,虽然他混同了今古文,主古文学的立场,但在很多地方还是采取了今文说。如郑玄注《明堂位》,就说:“周公摄王位,以明堂之礼仪朝诸侯也。……天子,周公也。”注《尚书?大诰》曰:“王,周公也。周公居摄,命大事则权称王。”(注:但郑玄注《尚书?康诰》篇的“王若曰”,则说是“周公代成王诰”,把王解释为成王。)司马迁在《史记》当中关于儒学的许多看法都是继承了董仲舒、司马迁所说的周公摄政并“当国”、“践阼”、“专王室”,也明显的是肯定周公称王了的。所以,《史记》在这个问题上与今文学家的看法也是一致的。

直至近代廖平,把今文学的传统看法表述得更加明确,直接肯定周公称王: 廖平的这段话虽然还有一些问题(注:如顾颉刚先生所指出的,廖平对《金縢》篇“余一人”的解释,对西周王位继承制的看法,都有可商榷之处。参见顾颉刚:《周公执政称王——周公东征史事考证之二》,《文史》第二十三辑,第21-22页。),但他明确指出,武王死后,周公直接继位为王,并无历史上所纠葛的摄政称王之事,却是历代今文学家关于这一问题的最为直接的表述。

此外,在《淮南子》、《论衡》等其他汉代文献中,也有类似的说法:

周公践东宫,履乘石,摄天子之位,负扆而朝诸侯,……七年而致政成王。(《淮南子?齐俗训》)

说《尚书》者曰:“周公居摄,带天子之绶,戴天子之冠,负扆南面而朝诸侯。”(《论衡?书虚》)

《淮南子》一书融会了儒、道、法、阴阳等各家的思想,这里有关周公摄政并称王的说法,当是儒家的主张。《论衡》所引的“说《尚书》者曰”,显然也是儒家的看法。

总体来说,从战国至汉代的儒家,都肯定了周公摄政称王之事。如果历史上的周公并未称王,那么战国至汉代的儒家对周公形象的“夸张”有何意义?假使周公真的曾摄政称王,儒家对此事的肯定难道只是肯定了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这个历史判断在儒家思想当中是否还有其他特殊的意义?这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

我们认为,儒家肯定的周公摄政称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历史事实的判断,而是因为这是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的一个深刻的理论问题。也就是说,在儒家看来,周公摄政称王并不是一个历史问题,而是一个哲学问题。具体来说,儒家肯定周公摄政称王,因为这是儒家素王说或王鲁说的理论前提。

孔子为素王或据鲁而王是西汉今文经学非常重要的政治主张。但是,我们曾经指出,汉代经学的这些看法,其实都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的儒家。儒家的王鲁说主张在王朝的循环中,孔子作《春秋》以当新王,或据鲁而王。这样激进的主张如果单独来看,可能显得很突兀,但把它放在战国以来儒学的发展脉络当中,就容易理解了。儒家之所以认为孔子可以称王,是以周公曾经称王为前提的。周公在武王去世、成王年幼以及管、蔡、武庚等人即将发动武装叛乱这样特殊的情况下,曾以臣子的身份而即天子位,那么孔子也因有德,可以以布衣而王。在《礼记?明堂位》中,开篇就讲“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七年后致政于成王。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所以鲁国世代享有天子礼乐。然后篇中极力铺陈鲁国盛大的天子礼乐。我曾指出,《明堂位》篇给鲁国规定的天子礼乐制度,正是战国以来的儒家学者配合孔子王鲁说而提出来的。(注:参见刘丰:《论战国时期儒家的变礼思想——以国家政权转移的理论为中心》,《世界哲学》2007年第6期。)现在看来,《明堂位》篇内在的逻辑其实是非常清晰的。

今文学的孔子王鲁说(以及革命、禅让主张)是一种非常激进的理论,与现实的政治格格不入,因此很快就湮没不传了,只是在今文经师的口耳相传中还有一些保留。后代学者也只能从他们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The Four seasons(四季)
今天我当家
我喜欢的仙人掌
松树
龟背竹
小蝌蚪
秋天的美
20年后的我
喜羊羊大战灰太狼
妈妈,我的朋友
我的表哥
小乌龟
再过五十年
第一次乘飞机
班主任的故事
高中毕业生决心书
党员先进性教育个人总结
新兵入伍决心书
高三决心书
治理商业贿赂决心书
小学六年级毕业生决心书
春运决心书
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
汽车公司驾驶员决心书
煤矿安全决心书
安全决心书范文
增强团员意识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心得体会
毕业分配决心书
学习党章心得体会
房建施工质量管理所遇问题及其控制策略分析
房建结构楼板裂缝问题的探讨
浅谈房建基础中地基的处理与运用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浅谈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探析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安全及管理
对商业地产报建及管理的探讨
房建施工中外墙裂缝的防治
房建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探讨及其管控策略分析
房地产公司管理回顾与思考
房地产公司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与对策分析
高层建筑电气自动化设计要点探讨
房屋建筑节能中存在的问题及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
房建施工中地下工程防水措施浅谈
房建工程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江姐》
世纪宝鼎
1《卜算子·咏梅》
7《詹天佑》
20《詹天佑》
17《难忘的启蒙》
桂林山水
9《走向生活》
古代寓言两则(矛与盾、郑人置履)
26《关伊子教射》
关尹子教射
语文六年级下学期 第六单元测试题
25《古代寓言两则》
6《向往奥运》
语文六年级下学期 第五单元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