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逻辑哲学论中的生命观分析

逻辑哲学论中的生命观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22

逻辑哲学论中的生命观分析

逻辑哲学论中的生命观分析 逻辑哲学论中的生命观分析 逻辑哲学论中的生命观分析

在西方哲学史中,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是一部内容丰富深刻、结构精巧严密的经典性哲学着作,我们可以用三个词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划界———言说———显示。在阅读理解中,人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是:怎样尽量符合原意理解和分析它。

对此,维特根斯坦在该书序言中给出了提示:“因此,这本书旨在划出思维的界限,或者更准确地说———不是划出思维的界限,而是划出思想的表达的界限:因为为了划出思维的界限,我们必须能够思维这个界限的两边(因此,我们必须能够思维不能够思维的东西)。 因此,必然地,语言表达是有界限的。

在界限内,语言可以把它说清楚;对界限外的,什么也不能说,因而“必须以沉默待之”。显然,可以言说的界限就是不可以言说的界限。

因此,我们只要确定可以言说———语言表达的界限就行了。所以,“这个界限只能在语言之中划出来”。

我们知道,弗雷格和罗素已经证明,语言表达是借助命题来完成的,真正的问题就在这里:命题何以能够?这就是命题的本质问题。因此,《逻辑哲学论》的前六个问题都围绕这个问题来进行。

②也就是说,“不能够言说的东西的界限”和“不能够言说的东西”都只能通过语言在表达中显示出来。但是,“不能够言说的东西”即所谓“神秘之域”并非由言说决定,它直接显示给我们,正是这个“显示”表明言说必然是有界限的,因此,逻辑命题的全部问题只是它的推论。

对于前者,虽然不可言说,但人们在世界或命题中可以“看”出来;对于后者,则只能显示于人的生命体验中,对此的论述饱含早期维特根斯坦对生命伦理的深刻洞见,使我们得以窥见他的独特的生命伦理观。在言说与显示的关系上,维特根斯坦认为显示是言说的先决条件:命题与事态、图像与原型、思想与实在、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同构———逻辑形式是言说的前提,而逻辑形式只能显示于它们之中;言说能解决的是世界是怎样(How)的问题,传统上也被要求用来解决世界是什么(What)的问题,显示要解决的是世界是那样(That)的“神秘”问题,That是How和What的背景和条件。

《逻辑哲学论》涉及三种显示的方式:一是正确地言说,世界和语言的逻辑形式、可说不可说的界限等都在言说中显示出来;二是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神秘之域———形而上学主体、善恶意志、幸福伦理、绝对价值、人生问题及人生意义、世界意义、世界之存在与对世界之为一有界限的整体的感觉等都通过生命体验显示于人的生活方式中,“解决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途径,是以促使疑难问题消失的方式去生活。生活难以应付这个事实说明,你的生活方式不适合生活的模式,所以你必须改变你的生活方式。

一旦你的生活方式适应生活的模式,疑难问题就随之消失。”;[2]三是语言批判,逻辑命题的无意义性、理论形态的哲学的不可能性等人对语言的误用显示于语言批判中。

其中,第一和第三种方式的显示在我们用命题描述世界的时候被人们“看”出来,而在第二种方式中体现了维特根斯坦早期的生命伦理观。命题显示命题显示是指某些东西不可言说,但通过言说,在言说的过程或命题———语言和世界———中被人们“看”出来。

如重言式显示它什么也没有说,命题显示它的意义,命题结构显示逻辑形式,能够言说的东西显示言说的界限等。对此,我们不全部列举,仅从几个地方看一下就行了。

命题的意义不可言说而只能显示。“命题显示其意义。

(4.0

2

2)”①205对象结合成的事态决定了命题的意义,“要看出图像的真假,就必须将图像与实在作比较。(2.2

2

3)”①194 如果我们一定要表现逻辑形式,那么我们必须设法使自己连同命题都处于逻辑———世界之外,但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例如,假设一个命题A,我们用A1说它的逻辑形式,就必然存在用A2说A1的逻辑形式,然后A

3、A4……无穷倒退。但是,虽然逻辑形式不能被言说,但其并不显示于语言之外,而是显示于语言的运用中,正是通过命题描述实在显示出语言与世界逻辑同构。

因果律和自然律只能被显示。我们知道,因果律是知识可靠性的关键保证。

在西方哲学中,究竟有没有因果律是一个重大问题,康德认为因果律是人类理性的必要假设,尽管我们不能确切知道其是否存在。维特根斯坦承认因果律,但是不能通过论证即言说来表明因果律,他认为:“如果有因果律,我们就可以说:‘有自然律。

’然而,这当然是不可说的,而是显示出来的。(6.

3

6)”①258因果律就显示在命题和世界的关系中,“凡是可以描述的东西,也就可能发生;凡是应为因果律所排除的东西,也就不可能被描述。(6.3

6

2)”①259能被命题描述的就是可能发生的,也就显示出是有因果律的;而如果不具有因果律,那么就不可能发生,也就不能用命题描述。命题能够描述实在显示世界具有因果律。

生命显示生命显示是在语言和世界之外的形而上学主体(语言和世界之内的主体,我们可以称之为经验主体或世界主体,也是言说世界的主体)体验到的生命意义,是生活方式给人的关怀,是人对伦理、美、宗教等的绝对价值的渴望与获得,是使生命值得活下去的全部所在。我们说不清它们是什么,但总能感受其存在;疑虑重重,却总想说它们。

(一)形而上学主体

(二)绝对价值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神奇的钥匙
“变色龙”与“新型衣服”
童年趣事
我的笑话
My Birthday(我的生日)
我的同学—张宇弛
期末考试
41世纪的汽车
老师爱我
我的文具盒
我的爸爸
妈妈不哭
鹿死谁手?
小树的自述
我的同学孙萌
全民健身倡议书
党员先进性教育心得体会
高考决心书8篇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决心书
高三高考决心书
民主生活会党性剖析材料
新兵决心书
高考决心书
学习决心书
决心书格式
征兵决心书
青年工作决心书
服务决心书
节约粮食倡议书
先进性教育心得 (六)
探究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
电气自动化控制在智能建筑中的运用
浅谈电气设计与电气监理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全过程监理
建筑电气常见通病及解决策略
房建中电气规划设计探讨
电气安装施工管理
新劳动合同法视角下劳务派遣的福利分析
如何做好施工企业电气工程造价管理
企业计算机终端管理问题与解决思路
谈建筑电气安装
浅论程序的正义
基于建设项目工程中施工管理探讨
试述变频调速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工程施工机械中的机电一体化论述
走向生活
荔枝
22《鲁滨孙漂流记》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22《奴隶英雄》
23《世纪宝鼎》
古诗三首(墨梅 竹石 石灰吟)
清明上河图
学弈
20《穷人》
24《清明上河图》
语文六年级下学期 第二单元测试题
古诗三首(长歌行、七步诗、出塞)
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