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语言哲学思想对口译的指导作用

语言哲学思想对口译的指导作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语言哲学思想对口译的指导作用

语言哲学思想对口译的指导作用 语言哲学思想对口译的指导作用 语言哲学思想对口译的指导作用

一、引语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口译这一综合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跨文化交流,信息传播等多学科理论的复杂语言活动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关于口译的跨学科研究蓬勃发展。美国哲学家皮尔士(Charles S. PEirce)曾经作过论述:社会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人为的因素,而是取决于事物本身积极的存在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取决于它的功能发挥、功效发挥和它在社会历史、文化进步的进程中所起的实际作用。

口译,无论是作为文化现象、思想运动,还是作为一项职业、一种技能,总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口译的观念、方法、形式、标准、风格,无不与时俱进。当多元文化社会高度发达的时候,口译因积极参与主流文化的良性富集和发展受到空前的重视,口译传播的整体质量将有极大的提高和增长,口译的参与功能将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口译涉及不同的语言、民族、文化、历史、环境等等,各民族之间又存在着共识文化,不同的民族的语言里又都会有相同的概念蕴涵,因此,我们认为在口译及口译研究中,语言哲学观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语言哲学思想对口译的指导作用

1.语言哲学思想对口译研究的导向性作用

根据维根斯坦理论,口译是一种“语言游戏 ”。语言游戏的特征是参与,只有通过会话人的参与才能使口译成为“语言与活动的交织而组成的整体,在维根斯坦看来,语言游戏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语言游戏规则反映人类的生活行为的基本方式:普天之下的人的“普遍的参与 ”。普遍参与带来的是全体参与者的全程互动、合作与默契,这是任何游戏包括语言游戏的普遍特点,口译当然也不例外。口译中 A说一句或一段,接着 B说一句或一段,如此轮流,直至结束。这种循环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不断的提升过程,通过一个又一个的环节紧扣,实现更高平台上的互动性合作。支配人类言语行为的“复杂概念化”能力,即意指能力在日常多维互动的语言经验中,经过三个平面 (意义意向、审美感知、逻辑校正 )相互交织的分析综合加工、积累而形成。从理论上讲,口译经验产生于口译感知,即口译行为认知过程中的初始活动,又高于口译感知;口译经验的积累在于提升、优化和提炼经验,而不是停止于经验;口译的经验的积累也并不意味着口译经验的终结。在普遍原则推动和指导下的口译行为将产生新的经验,新的口译经验又需要进一步得到提升、优化和提炼,再通过理论化上升到新的认知平台,使普遍原则得到检验、调整和修正,从而构建出新的普遍原则,进入到更高理论层级。新的普遍原则会推动人们在新的原则指导下,面对 (观察、分析 )新的口译现象,实施新的口译行为,从而推导、推衍、发展出高一级平台上的更新的普遍原则。这样,就避免了口译中的唯心主义和唯先验论。

2.语言哲学思想对口译研究的辩证性作用

语言哲学观不仅承认语言的共性,强调语言、文化的特性,更注重二者的辩证与统一。一方面,人类的语言应该是统一的,因为人类本身就是一个统一体,个人与个人、民族与民族有共通之处;所有民族都拥有自己的语言,语言是“自动、自发地”从人类的内在本性中产生出来的,它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反映了人类统一的存在本质。另一方面,语言是一种民族现象,各民族的语言在结构形式、意义内涵上有所不同,一定的民族语言与一定的民族性和文化特征相维系。人类语言与民族语言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或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跨文化语际传播不是自我封闭的系统,它总处于开放的状态。随着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不同地域的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交往日益频繁。每个民族都有民族心理的历史积淀和深层结构,每个人都有本国、本民族、本地域的心理遗传,决定着他的精神气质、思维方式乃至行为走向等。由于各族的语言都有其相当悠久的历史,它们负载了大量有关民族思维方式、民族习俗、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学典籍等方面的独特内容。形成的文化接触,势必会造成更多的共识文化语义,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语言、文化冲突。因此,尊重差异,增进共识,消除误解是实现最佳口译语际传播效果的必要前提和保障。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得出:口译是一种“语言游戏 ”,也是一种“生活的形式 ”。人们通过口译语际传播行为相互认识、相互沟通、相互平衡、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也随之呈现出各自不同的思想、文化、传统、风貌、个性来。因此口译呈现了语言哲学观的主要思想,语言哲学思想对口译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口译研究的主要哲学基础。以语言哲学观为指导,我们在进行口译研究时,不仅要强调口译“语言游戏”的规则性,更要注重“规管游戏的自然法则”即 “语言游戏”规则的辩证性和相对性。以语言哲学思想为指导,对口译翻译行为作深入的探究和阐释,我们就必须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化和心理背景及其差异,遵守口译语用的合作原则及礼貌原则,通过口译翻译行为来增进共识、消除误会,减少冲突,从而达到最有效的交流与合作。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狗
给蜗牛找家
可爱的小白兔
母亲节
难忘的一件事
太阳
老鹰捉小鸡
由蜜蜂采蜜想到的
第一堂课
紫草花
欢庆六一
课间十分钟
找裙子
游常青健身园
大象
废除陪审员制度之我见(2)司法制度论文(1)
公证人的法律责任问题研究(3)司法制度论文(1)
我国借鉴辩诉交易的设想(4)司法制度论文(1)
中国的民事立法与民法法典化(6)司法制度论文(1)
关于劳动教养对象范围的探讨(3)司法制度论文(1)
从检察权的性质看复转军人进检察院(2)司法制度论文(1)
法律移植、公共领域与合法性(9)司法制度论文(1)
论司法公正与我国司法体制的改革(2)司法制度论文(1)
看守所留所服刑罪犯脱逃心理形成及防范(4)司法制度论文(1)
宪法监督司法化中的司法理性与司法谦抑(5)司法制度论文(1)
宪法监督司法化中的司法理性与司法谦抑(2)司法制度论文(1)
法律移植、公共领域与合法性(2)司法制度论文(1)
试论我国劳动教养立法完善的必要性(2)司法制度论文(1)
试论我国劳动教养立法完善的必要性(3)司法制度论文(1)
宪法监督司法化中的司法理性与司法谦抑(7)司法制度论文(1)
《赵州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赵州桥》教学设计3
《赵州桥》教学设计6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1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2
《赵州桥》
《赵州桥》教学建议
《赵州桥》(教学设计)
《赵州桥》教学设计4
《赵州桥》教学设计1
《盘古开天地》课堂实录
《赵州桥》教学设计5
《赵州桥》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5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一课时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