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几本现代汉语教材对副词归属问题之差异
翻新时间:2023-03-31
浅谈几本现代汉语教材对副词归属问题之差异
浅谈几本现代汉语教材对副词归属问题之差异
现代汉语副词的归属,一直是我国语法学界的学者争论不休的话题。纵观各家争议的观点,大致有三类,一类是把副词归为实词;一类是把副词归为虚词;一类是把副词归为半实词或半虚词。而作为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课——现代汉语的教材,大致把副词归为两类,即副词属于实词或虚词。
一、 几本现代汉语教材对副词归类的差异 周芸等的《现代汉语导论》、骆小所的《现代汉语引论》(修订版)、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增订四版)、邵敬敏的《现代汉语通论》(第二版)这四本现代汉语教材对副词的归属有两种观点,即,副词属于实词还是虚词。 这四本现代汉语教材中,从各自对副词的定义和对实词分类可以看出,认为副词属于虚词的有周芸等的《现代汉语导论》和骆小所的《现代汉语引论》(修订版)。认为副词属于实词的是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增订四版)和邵敬敏的《现代汉语通论》(第二版)。 二、 对副词归类产生差异的原因 分析和比较以上这四本现代汉语教材后,笔者认为,对副词的归属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划分词类的标准不同,即以什么为主要标准;二是副词本身的复杂性。 (一) 划分词类的标准不同 一般划分词类有三个标准:即意义标准、形态标准和功能标准。但是,由于各家划分词类依据的理论和标准不同,就出现了对词类划分的不同。如按传统语法理论来分,是以意义为标准;按结构主义语法理论来分,则以功能为标准;把传统语法理论和结构主义语法理论相结合,比较重视意义实在的,就把副词划入虚词;比较重视语法功能的就把副词划入实词。另外,重视语法功能的对副词的划分也会产生差别。这四本教材主要的分歧在于侧重的是词的语法功能的能不能充当句子的主干成分和能不能 充当句法成分这两方面。 1.能不能充当句子的主干成分 从周芸等的《现代汉语导论》和骆小所的《现代汉语引论》中对实词的定义可以看出,这两本教材划分实词虚词的主要标准是能否充当句子的主干成分和具有明确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而副词不能充当句子的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和宾语中心语等主干成分,且词汇意义比较空灵,只有语法意义。因此这两本教材就把副词划分为虚词。 2. 能不能充当句法成分 从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和邵敬敏的《现代汉语通论》中对实词和虚词的定义可以看出,这两本教材划分实词和虚词主要是看这个词能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要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都是实词。而副词可以作状语,少数副词,如“没有、也许、当然”等有时可以单说,具有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所以这两本教材就把副词划分为了实词。 (二) 副词本身的复杂性 现代汉语副词能够修饰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如“<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等。程度副词“很、极”还可以作补语,如“水烫<极>了”。少数的副词“不、没有、也许、当然、马上”等在省略句中可以单说,独立成句,从这里来看,副词具有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具备实词的特点。 但是副词的数量有限,不会轻易地增加或减少。像程度副词“很、最、非常、十分”、范围副词“都、总、光、只、就”、时间副词“已经、曾、正在”、频率副词“还、又、也、再、常常、偶尔”等,这些副词只有语法意义,没有明确的词汇意义或意义比较空灵等虚词才有的特点。副词同时具有实词和虚词的特点,本身就很复杂,所以对副词应该归属于实词还是虚词就会存在差异。 三、 个人观点 综合四本现代汉语教材对副词归属问题的观点,考虑到要依据现代汉语的特点选择划分词类的标准,笔者认为,副词应该属于虚词。主要依据如下: (一) 功能标准 1.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充当什么句法成分 现代汉语副词其语法功能仅限于修饰、补充成分,不能作主语、宾语等充当句子的主要成分。虽然副词可以作状语,但是作状语的不限于副词,副词只是用作状语的其中一类词;副词还可以作补语,但是只是限于程度副词的“很、极”,不具有普遍性。所以笔者认为把副词归属于虚词比较合适。 2. 能否单说或单独回答问题 绝大部分的副词不能独立成句或单独回答问题,只有少量的副词,如“不、没有、也许、当然、马上”等可以单说单独回答问题。如“吃了没?”“没有。”但是,这些少量的副词单说是有条件的,必须是在对话中,或在口语中由于句法成分的省略才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副词单独回答问题的语法功能不像其他实词那样具有普遍性,从这点上看,笔者认为副词归属于虚词更合适。 3. 副词与其他词的组合能力 副词不能跟名词组合,如不能说“不长江”等;副词一般不能跟动词组合,只有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一部分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修饰;只有大部分表示性质的形容词才能受程度副词的限制,但重叠后就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如不能说“很干干净净”。可以看出副词与其它词的组合能力不强,不具有普遍性,所以笔者认为把副词归属于虚词更合适。 (二) 意义标准 实词是具有语法意义和明确的词汇意义的,其意义是具体的、实在的,而虚词只是帮助实词表达意义,只有语法意义且意义比较空灵,没有实在的意义,或表示的意义都比较抽象,不像名词表示实在的人或事物。由于大部分的副词没有明确的词汇意义或具体实在的意义,即意义比较空灵,所以笔者认为把副词归属于虚词更合适。 现代汉语副词的归属于是个很复杂的问题,长时间来都得不到解决,但副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需要研究者们继续深思。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收割麦子
- 初夏的麦子
- 夏天到
- 初夏
- 爱国旗
- 初夏
- 骑马
- 美丽的农村
- 花园口游记
- 初夏
- 初夏的感觉
- 我家的小猫咪
- 观黄河
- 云台山
- 为班级做好事
- 古代景观设计造景手法
- 个性装饰风格
- 论现今园林景观设计不足
- 中外景区规划师切磋规划理念
- 假山叠石的基本技法二
- 浅谈园林植物的色彩艺术
- 姑苏水陆盘门 浓缩江南之“秀”
- 园林规划设计软件实用性和园林设计图纸规范化浅谈
- 新加坡国家级规划建筑大师眼中的规划设计
- 建筑的模仿与抄袭
- 城市文化环境的评价标准
- 首博追求建筑特色木质幕墙独领风骚
- 庭院设计十大原则
- 城市道路绿化技巧
- 关于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的思考
- 《惊弓之鸟》 教学设计1
- 《惊弓之鸟》 考点练兵2
- 《惊弓之鸟》同步作文 范文习作
- 《路旁的橡树》 考点练兵1
- 《惊弓之鸟》 考点练兵1
- 《惊弓之鸟》 重难点分析
- 《惊弓之鸟》 知识点精析
- 《惊弓之鸟》同步作文 训练素材
- 《惊弓之鸟》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
- 《惊弓之鸟》 教学设计2
- 《路旁的橡树》 考点练兵2
- 《惊弓之鸟》 整体阅读感知
- 《惊弓之鸟》 重点问题探究
- 《路旁的橡树》同步作文 范文习作
- 《路旁的橡树》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