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古汉语假设连词辨析

古汉语假设连词辨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8

古汉语假设连词辨析

古汉语假设连词辨析

众所周知,连词是连接词、词组、分句或句子的词。有些副词也起关联作用。在此,我们不涉及具有关联作用的副词。假设连词用于假设复句,偏句假设一种、一个条件,正句说明结果或结论。

《马氏文通,推拓连词八之五》(以下简称《文通》)指出:“若、苟、使、如、设、令、果、即、诚、假诸字,皆事之未然而假设之辞,亦www.Lwlm.com为推拓连字,惟以连读而已。而诸字单用,先后乎起词者不常。”“曰乡使,曰向使,曰假设,曰假令,曰浸假,曰有如,曰诚使,皆连用两字,而皆先乎读之起词”。

《文通》以后,古汉语假设连词有逐渐增多之势,杨树达的《词诠》列有“当、第、傥、党、令、苟、假、今、其、向、乡、使、设、乃、尚、若、如、自、则、载、即、藉、借、且、所、犹、为、微、云、而。”杨伯峻的《古汉语虚词》(以下简称《虚词》)列有“当、第、而、非、苟、果、即、讵非、其、如、若、尚、设、所、倘、倘若、倘使、倘或、脱、脱若、脱其、脱误、、微、为、向、乡、向使、乡使、向令、向者、信、犹、云、则、自非、自无。何乐士等的《古代汉语虚词能释》(以下简称《通释》)列有“当、当使、而、苟、或、即、假、假令、假使、假之、借、令、如、若,设、设令、设使、使、向使、倘、倘若、傥、党、脱、脱其、微、为、向、乡、抑、则。”有人统计,迄今被看作假设连词的已达60多个,这就不由得不令人怀疑它们的真实性。

《文通》所举10个单用的假设之辞中,“若、苟、如、设、假”大概是无可争议的,加上“倘”及以上述六词为语素的双音节连词确为假设连词外,其余皆大可存疑。

第一组:诚、信、果。这一组都是情态副词,或称语气副词,表示确定语气。“诚”,《文通》及许多文言虚著作、教材认为是假设连词。《词诠》认为是表态副词,引《广韵》云:“诚,审也,信也。”按与今语“真”同。又说:“由前义引申,于假设时用之。”《虚词》说:“在复合句中,‘诚’字用在条件分句,仍当‘真正’解,并兼起假设作用。”《通释》说:“有时所修饰的成分是一个假定的事实,这时‘诚’往往出现在复合句前一分句。可用‘如果确实’一类词语来对译。”其实,说“诚”兼起假设作用是不足信的,说“于假设时用之”或“所修饰的成分是一个假定的事实”却是事实。《词诠》《虚词》《通释》共17例,在绝大多数例句中,“诚”是用在主谓之间的,这足以说明“诚”是副词,不是连词。

与“诚”用法相同的有“信”和“果”。《虚词》认为“信”作虚词,“只有一个用法,即表态副词,表真实,和‘诚’字义相近。”并说:“假设句有时不必用假设连词,以‘信’字而论,有时‘信’字句便暗含假设之意。”《虚词》将“果”看作连词,“可译‘如果’‘假若’等,用于复合句的假设分句。”而《词诠》《通释》看作副词。三书共8例,“果”无一例外用在动词前,没有一例用在主语前,这是副词与连词的区别所在。

第二组:使、令、第、云。这一组都是动词。“使”和“令”,《词诠》和《通释》作假设连词,《虚词》不收,《文通》指出:“‘使’字虽设辞,而有使令之意,故皆先起词。然则‘令’‘假’两字当从同与。”考各书所引例句,用于假设分句前的“使、令”都是有使令动词的意义。

“第”,《词诠》《虚词》作假设连词,而前者注曰:“《汉书·陈胜传》注引服虔曰:‘第,使也。’”所引的两个例句,都不是“第”独用,而是一为“第令”,一为“藉第令”。这两例,《虚词》作推拓连词,《通释》作让步连词,虽说是连词,也有使令之意。

“云”作假设连词是王念孙首倡,《经传释词》和《词诠》因袭之。《虚词》说:“云,作假设连词,极罕见。”各书所引系同一孤例:管夷吾有病,小白问之,日:“仲父之病疾矣,不可讳。云至于大病,则寡恶乎属国而可?”(列子·力命篇)晋人张湛注《列子》,以“可不讳云”为句,注曰:“言病之甚,不可复讳而不言也。”则“云”亦为动词。

第三组:微、非、自非、讵非。这一组是否定副词。“微”是说法最乱的一个词。《经传释词》一说“微,无也”,一说“微,非也”。“无”是表否定的动词,“非”是表否定的副词。《词诠》“连词,无也。”既说“连词”,又说“无也”,不好理解。《虚词》似乎是对《词诠》的注释:“假设连词,事实本这样,而假设不这样,便用‘微’字表示,可以当‘没有,讲,又可以当‘不是’讲。”《通释》则说“微”作连词,常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下面的分句表结果。可译为‘假如没有’、‘假使不是’或‘即使没有’等。”考察所有《词诠》9例,《虚词》4例,《通释》5例,“微”无一不是用于假设复句中表否定。表假设,是两个分句间的逻辑关系使然,并不是因为有“微”,才构成假设复句。换言之,“微”是用于假设复句中的否定副词,不是表否定的假设连词。

《虚词》说:“‘非’作‘无’字,也是实词,用于存在句中作谓语。但若在复合句的上句,则暗含有假设的意思,然而这假设不必译出。”所引2例:“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左传·僖公四年》)“民非水火不生活。”(《孟子·尽心上》)很显然,“非”本身并不是表假设,只是说明它能用于包括假设句在内的一切句子中表否定。《虚词》还认为‘自非’为假设否定的固定连词性词组,义为‘如果不是’”《通释》说:“‘自’与‘非’连用,作‘自非’,表示除开那种前提,是不可能有某种情况的。可译为‘除非’等。”

第四组:而、今。“而”,《经传释词》日:“犹如也。”杨树达批语说:“类似之‘如’,假设之‘如’,当分别为是。”(见《经传释词》岳麓书社1984年1月版第139页)。后来,他著《词诠》,将“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垂带而厉”之类列为比较连词,将“且先君而有知也,毋宁夫人。而焉用老臣”、“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列为假设连词。

《虚词》一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若用——‘而’字,便可以加重语气”。有例为:“人而无言,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又说“在复合句中,‘而’字可用于上分句作假设连词”,有例为:“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我们实在看不出这两句的严格区别。《通释》说:“‘而’出现在主语、谓语之间,往往表示一种强调或转折的语气,它所在的句子有时用为表条件或假设的分句。”与《虚词》说法相差无几。一般说法是:“而”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即表假设。而事实上,有这样用法的“而”并不表假设。例如:“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左传·隐公十一年》)再如:“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史记·管晏列传》)如果“假令”和“而”都是假设连词,岂不是床上叠床,屋上架屋了吗?

“今”,时间副词。《说文》曰:“今,是时也。”等于说“这时,如今,现在”。王引之在《经传释词》中引其父王念孙说:“今,犹‘若’也。”《词诠》列项为假设连词,但紧接着说:“此乃说一事竟,改说他端时用之,王氏训为‘若’,乃从上下文之关系得之,疑‘今’字仍是本义,非其本身有‘若’字之义也。”杨树达这一按语很重要,他不但洞悉了将时间副词“今”误认为假设连词的奥秘,而且可以推阐出假设连词越来越汔滥的缘由,具有普遍意义。本来,在假设复句中,上下两分句表示一种假设关系,并不一定非要使用假设连词,有人却偏要从上下文之关系得出的假设意义附会在某一个词上,于是,假设连词越来越多,这并不符合语言实际。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渴望
飞越天际的微笑
环保诗歌
美丽的梦
清风
如果……微笑
给我……
秋水
献给我的老师
当,樱花飞舞的时候……
爱的乞丐
失败
奥运之梦
发达国家政府间社会保障管理责权的划分(1)论文
现代医院财务审计内部控制问题分析与对策
解析电力基建工程财务审计中一些问题
政府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民国时期政府审计机构的递嬗路向与思考
大学对政府生态决策的参与(1)论文
监督服务职能在医院内部审计中的作用
浅谈如何做好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工作
政府审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研究
两型社会建设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1)论文
实现高校财务审计信息化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基建工程财务审计重点探析
透视雷曼事件——对雷曼公司财务审计问题的剖析
浅析企业如何做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跟踪审计
水利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之五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之六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之七
图文结合理解内容──《乌鸦喝水》教材特点及教学建议
让每一个学生成为主角——《美丽的小路》教学片断及评析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之二
小壁虎“借”尾巴——《小壁虎借尾巴》理解
《荷叶圆圆》教学导入
随课文识字——以《乌鸦喝水》的字词教学为例
《乌鸦喝水》教学个案
《胖乎乎的小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改写《乌鸦喝水》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之八
《要下雨了》识字教学
初读 品读 美读──《四个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