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英语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开展文化教学

浅析英语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开展文化教学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浅析英语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开展文化教学

"

[论文关键词]新课改 语言学习 文化教学文化融入

[论文摘要]新课改理念下的文化教学指通过文化融入、文化体验、文化反思,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养成尊重、平等、开放的跨文化观念,切实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思维与交流工具,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素养之一。而语言学习中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则贯穿语言学习的全过程,它不仅是语言习得的重要体现,也能促进学生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新《英语课程标准》更是凸显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力图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从而使他们能利用这些语言技能来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大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养成尊重、平等、开放的跨文化观念,提高他们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然而在英语教学实际中,很多教师极为关注学生词汇,语法等的学习,而忽略了对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我们认为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在英语教学中开展文化教学:

一、结合富有文化内涵的模块话题融入文化意识的培养

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必须以含有丰富信息的话题为载体。所以我们必须紧密结合教材,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有用素材来融入文化教学。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外研版的《新标准英语》就以模块为单位,不仅从学生实际出发,选取了较为新颖务实的题材,体现了浓郁的时代气息,更重要的是,每个模块的题材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为我们在教育教学实际中开展文化教学提供了契机,使文化教学具有极强的操作性。以外研版《必修教材一》为例,Module1选取的题材为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包含了美国学生介绍自己学校的文章,教师可以对这些素材加以利用,从而激发学生贴近语言、学习语言并使用语言进行文化交流的兴趣。而外研版《必修教材四》 Module 3则选取了Body Language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这一话题, 介绍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如何使用不同的身势语言相互问候,如何与不同国家的人们礼貌、有好地交流。这一题材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人们在行为举止和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从而使学生能热爱本国文化,尊重他国习俗养成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

二、聚焦Cultural Corner,开展多种活动,体验文化交流

文化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体验的过程,而不是教师讲授的过程。我们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化知识、理解文化的差异,但学生必须通过自身的发现、理解、体验才能真正有所得。

《新标准英语》的每个模块中,均设置了cultural corner作为辅助阅读材料,这一部分深化和拓展了本单元的话题,突出体现了中外文化的比较和交流,可增进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是我们开展文化教学的极好载体。例如,在《必修教材一》中,Module 1的Cultural Corner 通过美国学生的来信,旨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中美两国的中学教育系统的异同。《必修教材二》 Module 6的Cultural Corner则通过阅读文章Steven Spielberg-Film Director,让学生了解美国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及其主要电影作品,旨在让学生大致了解并比较我国和西方国家在影视方面的主要情况、特点和风格,并学会通过影视作品学习语言,了解文化。教师可以聚焦这些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充分自主参与其中,体验文化交流的魅力。例如:教师可通过互联网或已构建的友好学校平台,根据学生实际要求学生写回信或发出电子邮件,可要求学生制作学校宣传册,电影海报,可要求学生进行深入调查并作出报告等。教师还可将“设问权”还给学生,即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并通过课堂讨论、课后利用各种资源,在分享、交际中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在这些环节中亲身体验,思考并实践文化交流,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化意识与交流能力。

三、开展文化反思,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文化教学有着自身的特质,完整的文化教学离不开文化反思。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也应循序渐进,分层推进。在学生习得文化知识、产生了文化意识、体验了文化交流之后,我们还要组织学生开展文化反思,以切实提升他们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在具体教学实际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阅读分析中西方不同的教育体制、不同的师生关系、不同的交际礼仪。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帮助学生积极进行文化反思,交流自己的感受。鲁子问教授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我们不是要把所有内容教给学生,而是要有全面的文化意识,不能把西方文化都当作值得学习的内容进行教学,而要有客观、宽达的文化教学态度。”因此,我们的文化教学目标不是培养学生崇洋媚外,不能把西方文化全都当作值得学习的内容,当然也不能让学生夜郎自大、固步自封。我们应该做到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尊重、认同和宽容异族文化,培养对本族文化的情感。学生应当在教师的引领下敏锐察觉中外文化的差异,进而理解、比较、参照、摄取、舍弃,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习得的语言进行跨文化传播与交流。

总之,新课程改革呼唤新思路、新理念,并在其中凸显了对学生进行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这毋庸置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教师必须充分领会新课改的理念,并体会教材中所蕴含的意图及其中所贯彻的课标原则与精神,才能准确地把握教材,合理地使用教材。其次,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并利用各种媒介,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提升自己的跨文化理解与交流意识。同时,教师还应当仔细地分析学生,采用科学的方法,循序渐进地设计并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通过文化融入、文化体验、文化反思,切实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心中的校园
我心中的平安校园
同学眼中的我
我的寒假生活
校园,我心中的乐园
关于留学的利弊
我故乡的杏啊
天上的星星
蓝色的窗户
同学眼中的我
同学眼中的我
小波同学二三事
巴国城揽胜
心中的校园
打开心窗
公路水土保持方案中路线方案水土保持分析评价方法
中国八大测绘人物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要点
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质量浅论
水土保持方案与水土保持规划的异同点
永定新河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设计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大纲的编制格式和内容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细则编制初讨
全国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
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水土保持监测
浅谈项目建设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价与水土保持方案的编报
水电站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浅议水土流失监测与调查方法
关于进一步做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思考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地面定位监测浅析
《手指》 趣闻故事
《十六年前的回忆》 老师语录
《灯光》 教学设计B
《手指》 同步作文话题设计三
《十六年前的回忆》 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灯光》 作家作品写作背景
《灯光》 重点字词梳理
《手指》 同步作文话题设计一
《十六年前的回忆》 重难点分析
《灯光》 重点字词意思
《灯光》 整体阅读感知
《十六年前的回忆》 重点字词
《灯光》 重难点分析
《灯光》 老师语录
《手指》 同步作文话题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