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哦,你所访问的页面不存在了,可能是炸了

可能的原因:

1.手抖打错了。

2.链接过了保质期。

从《菽园杂记》中的绰号管窥汉民族文化_从《菽园杂记》中的绰号管窥汉民族文化文档下载_免费文档下载-查字典文档网

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从《菽园杂记》中的绰号管窥汉民族文化

从《菽园杂记》中的绰号管窥汉民族文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08

从《菽园杂记》中的绰号管窥汉民族文化

摘 要:《菽园杂记》中的绰号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给某个人取的外号;第二,对某群体所取的诨名。《菽园杂记》中的绰号不仅体现了民间“品题”的心理诉求,而且也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菽园杂记》中的某些绰号,还体现了古人达观的处事态度。

关键词:《菽园杂记》 绰号 文化

绰号又名外号、诨号、诨名、混号、野名、雅号等,是根据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特征,在本名以外另起的名号。清代赵翼《陔馀丛考》卷三十八载“世俗轻薄子,互相品目,辄有混号。《吕氏春秋·简选编》夏桀号‘移大牺’,谓其多力,能推牛倒也,此为混号之始。”[1]我们虽无确切证据证实这是否为绰号的滥觞,但在我国民间,绰号有着绵延的历史和特殊的地位,其中蕴含的民俗文化内涵值得我们探究。

据统计,《菽园杂记》一书中,关于绰号的民俗语汇虽不多,但仍可分为两方面:

第一,给某个人取的外号,如:

【汤一面】/【汤一箭】“汤都指挥允绩,博学强记,论议英发,为诗文亦雄健有气。然性傲妄,眼空时辈。于朝士有一日之长,辄以贤弟贤侄呼之,人多不堪。以其有时名,不较也。成化初,言者以将材荐,有‘才兼文武,可当一面’之语,戏者以‘汤一面’名之。陕西孤山,颇号险要,适参将员缺,兵部以允绩举充。即镇未久,有故人来遏,呼酒共饮。适报有数骑薄城下,允绩语故人云:‘先生姑自酌,吾往生擒其人来与观也。’方出城未远,有人伏沟中,一箭中咽而毙。人又名之曰‘汤一箭’云。此可以为将官夸大轻率之戒。” (引自P60,卷五)

第二,对某群体所取的诨名,如:

【驴】/【驴板肠】、【盐豆】、【腊鸡】、【干鱼】“为人上者言动不可不谨,否则下人承讹踵误,不胜其弊矣。丁酉岁,予有考牧之役,至迁安,适同年刘御史廷圭按其地,遣人招饮。予戏语云:‘馔有驴板肠即赴。’盖京师朋辈相戏,各有指斥风土所讳以为诟者。如苏浙云盐豆,江西云腊鸡,湖广云干鱼之类是已。河南人讳偷驴,廷圭南卫辉人,而旧传有‘西风一阵板肠香’之句,故以戏之。”(引自P74,卷六)

《菽园杂记》关于绰号的民俗语汇,体现了民间“品题”的心理诉求。正如“鲁迅指出绰号‘起源,是古的。从汉末到六朝之所谓‘品题’,如‘关东觥觥郭子横’,‘五经纷纶井大春’就是这法术’。”[2]“品题”指评论人物,定其高下。在我国古代以“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终极目标的传统社会中,个人即使是对于自己身后的评价,都极为重视。帝王、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国家根据他们的生平和一定的规则(即谥法)赐予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即官谥,并相沿成为制度。后又发展为亲友、门生、属下私自立谥,即“私谥”,而能立“私谥”也是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之人。在非主流文化圈——平民百姓眼里,对人自然也有一套评价机制,只不过其选择倾向与官方的谥号有所区别——绰号的命名不像正统文化那样具有强大的规范性和约束力,得名之由比较复杂、随意,可以表明特定社会圈子对人物的褒贬臧否,而这种评价是世俗化的、平民化的。因为“绰号一般是由别人根据对方的外貌、性格、特长、嗜好、生理特征、特殊经历等特点而命名的,往往带有臧否人物的幽默、讽刺或戏谑色彩。”[3]如:汤都指挥允绩绰号“汤一面”(P60,卷五),是因其“才兼文武,可当一面”,被人戏称为“汤一面”。此诨名虽有戏谑之味,但也不失为褒扬之称;允绩又名“汤一箭”(P62,卷五),原因是他在镇守孤山之时,轻率蔑敌,中伏沟之箭一命呜呼,人又名“汤一箭”。此绰号不仅带着人们对允绩傲慢性格的揶揄,更是对其因自视甚大遭遇身亡之祸的否定。

《菽园杂记》中的某些绰号,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俗的多样性,决定了我国各地文化的差异,而从《菽园杂记》中的某些绰号,我们可以看到地域文化的遗迹。如:把江西人称为“腊鸡”( P74,卷六),原因是“腊鸡”为南方人在京中馈赠北方人的礼物,因而用馈礼代称江西人。明朝叶子奇的《草木子·克谨》有记载:“南人在都求仕者,北人目为腊鸡,至以相訾诟,盖腊鸡为南方馈北人之物也,故云。”“腊鸡”这个绰号,是元明馈礼文化的缩影。又如书中所载:“丁酉岁,予有考牧之役,至迁安,适同年刘御史廷圭按其地,遣人招饮。予戏语云:‘馔有驴板肠即赴。’……河南人讳偷驴,廷圭南卫辉人,而旧传有‘西风一阵板肠香’之句,故以戏之。”(P74,卷六)。元明时代,河南地讳为“驴”,因而“驴”称为河南人的代称。再者,“驴板肠”是一道美味佳肴,为驴八珍之首,因香烂可口、肥而不腻,在民间故有“能舍孩子娘,不舍驴板肠”之说。《菽园杂记》作者因与河南人刘廷圭相戏,所以给其取此诨名即为“驴板肠”。这个绰号,是古代饮食文化的投影,说明至少在元明时代,人们已经意识到“驴板肠”的美味,并把它做成佳肴。

《菽园杂记》中的某些绰号,还体现了古人达观的处事精神。“汉族关于禁忌、避讳之俗源远流长,早在由东汉郑玄做注而能得以传世的《礼记》这部论述秦汉以前各种礼仪制度的儒家经典中,已有明确的记载:‘入竟(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曲礼》上)”[4](P333)。《菽园杂记》中的绰号“驴”“盐豆”“腊鸡”“干鱼”,就是各地的地讳。按照日常交际礼仪,交往双方会对对方的避忌有所回避和迁就,但上述引文提到的几个绰号,元明以来却成为人们交往时互娱的谈资,体现了古人达观的娱乐精神。如“腊鸡”,胡朴安在《俗语典·酉集》五三中有这样的记载:

腊鸡(草木子)南人在都求仕者,北人目为腊鸡,盖腊鸡为南方馈北之物也。(郁轮罔笔麈)严分宜生日,江西士绅致祝。严长身耸立,诸绅俯身趋谒,高中元旁睨而笑。严问故,高曰:“偶尔忆昌黎诗:‘大鸡昂然来,小鸡竦而待。’不觉失笑耳。”众闹然大笑。[5]

他人犯了自己忌讳,自己和“众闹然大笑”,这一笑了之的态度,表明了古人的释然。无独有偶,“盐豆”和“驴”分别是苏州人、河南人的诨名,褚人获《坚瓠十集·卷一》中的“严高相谑”也记载了古人社交时互以“地讳”为谈资的乐趣:

常熟严相国讷面麻,新郑高相国擅作文,常用腹稿,二相退食相遇,高戏严曰:“公豆在面上。”俚语,诮苏人曰盐豆儿。严答曰:“公草在腹中。”盖河南曰驴也,一时捧腹。[6]

湖广人绰号“干鱼”( P74,卷六),请看《通俗编》卷三十八《识余》的记载:

《鸡肋编》天下方俗,各有所讳。渭州讳赖,常州讳打爷娘……(按)此宋时俗也。元明以来,所讳又有不同。《坚瓠集》云:畿辅曰响马,山西曰瓜,山东说胯,河南曰驴……湖广曰干鱼,两广曰蛇,云贵曰象。务各以所讳相嘲……河南焦芳过李西涯邸,见檐曝干鱼。戏曰:晓日斜穿学士头。西涯曰:秋风正贯先生耳。以谚有秋风贯驴耳句故也……以上诸讳,至今多未改者。[7]

《周易·系词下》云:“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8]可见,远在周代,交际中的委婉禁忌之法就见诸于礼仪定制,在社交场合注意忌讳,这应是古今一贯的交际礼仪。但从上述几个《菽园杂记》中出现的绰号以及相关的典籍记载中我们看到,元明以来的人们却反其道而行之,专以“地讳”作为言语相戏的材料,并为此斗志斗慧、乐此不疲,这足见古人的雅趣和胸襟。

注释: [3]谭汝为.民俗文化语汇通论[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第269页。

[4]曲彦斌.民俗语言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第333页。

[5][清]胡朴安.俗语典[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1984,酉集 五三。

[6]王宝红.清代笔记小说中的俗语词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3).

[7]董丽娟.《通俗编》民俗语汇探微[J].文化学刊,2008,

(6).

[8]周易注疏:卷十三[Z].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Z].上海:上海

人民出版社/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

参考文献: [2]谭汝为.民俗文化语汇通论[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3]曲彦斌.民俗语言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

[4][清]胡朴安.俗语典[M].上海:上海书

中国店出版,1984.

[5]王宝红.清代笔记小说中的俗语词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3).

[6]董丽娟.《通俗编》民俗语汇探微[J].文化学刊,2008,

(6).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第一次洗衣服
伍代敏日记(二)
伍代敏日记(四)
游秦皇岛南北戴河
伍代敏日记(三)
伍代敏日记(一)
梅花心
一件难忘的事
假如我是一只蚊子
我的课余生活——画画
长江、黄河诗歌朗诵会
一则公益广告给我的启示
这段木头一定有虫
一场紧张的比赛
国庆节
忧中有喜2015年有望止跌
国内电子商务之我见
辽宁滨海稻区水稻品种淀粉RVA谱特征的测定及应用
高职数学教育与数学建模联系的探讨
大数据助推智慧城市管理
上海电信启动第七次宽带大提速
基于微课的“5分钟学习”创新模式
办公自动化中的计算机技术应用研究
光传送网关键技术及应用分析
多媒体开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网络通信常见问题及技术发展探究
微量元素和硅钙钾肥对缩二脲毒害玉米的影响
浅析在云计算机时代下云服务商该如何适用“避风港”规则
东营联通开展职工创新
做工业4.0黏合剂
施秉二中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题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东关实验中学初一语文第一次调研试题及答案
界首二中九年级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09-201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燕窝中学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音乐试题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鲁教版九年级上(初四)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堂中学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成佳中学八年级上期语文月考试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07年九年级音乐毕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桥林中学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塘边中学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