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汉语“X俩”构式的组配模式及其制约规律与语篇频率研究

汉语“X俩”构式的组配模式及其制约规律与语篇频率研究

关键词:“X俩”构式 组配模式 制约规律 语篇频率

一、引言

数是一个具有语言普遍性的基本范畴,但数的类型系统存在语言类型差异。

(1)a.孔子及其弟子常被后世尊作圣人。

b.弟子们都很尊敬孔子。

c.弟子都很尊敬孔子。

“俩”和“仨”分别是现代汉语“双数”和“三数”的语法标记。“俩”尚处于语法化过渡阶段,兼有独立和依附双重属性:前者为词,如例

(2)a;后者为“双数”语法标记,语音弱化为“liã”。②双数标记“俩”正是本文的关注对象,如例

(2)b。

(2)a.一共五个,我吃了俩,他吃了仨。

b.我们俩是好朋友。

*c.俩是好朋友。

二、关于“俩”的相关研究 我们基本认同上述主要观点,同时主张,随着新的语言理论和大型语料库的出现,以下内容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第一,汉语中“X俩”构式有哪些组配模式?第二,这些组配模式具有哪些制约规律?第三,逻辑上的组配模式在大型语料库中会显示出哪些语篇频率特征?因此,本文拟在构式语法理论背景下,基于来自大型汉语语料库的语言材料③,集中讨论现代汉语“X俩”构式的组配模式及其制约规律与语篇频率,并对有关现象加以解释。

三、汉语“X俩”构式的组配模式 模式一:“代词复数俩”模式:我们俩、你们俩、他们俩、她们俩、谁们俩

模式二:“代词单数俩”模式:我俩、你俩、他俩、她俩、谁俩、这俩、那俩

模式三:“名词单数俩”模式:爷俩、娘俩、哥俩

模式四:“名词儿俩”模式:爷儿俩、娘儿俩、哥儿俩 模式六:“混合”模式:我们爷俩、她们娘儿俩、我们兄弟俩

四、汉语“X俩”组配模式的制约规律

研究发现,现代汉语中“X俩”组配模式存在严格的形式和语义制约规律。

(一)汉语“X俩”组配模式的形式制约规律

透视其组配模式发现,“X俩”构式存在如下形式制约规律:

第一,词类有限律:现代汉语中“X俩”构式中词类集中的代词和关系名词。如“我们俩”和“父子俩”。这是因为代词和名词的功能与“X俩”构式的功能相一致,都具有指称功能。

第二,人称代词无制约律:本制约规律包括两层含义。首先,现代汉语中人称代词无论单数还是复数都可以与“俩”组合构成合法构式;其次,人称代词可与有关单数或复数称谓名词组合构成合法构式。

中国www.LWlm.Com 上述四个形式制约规律之间是互动的,必须同时符合上述四条规律,才是合法的“X俩”组配,违反其中一条规律,其合法性就遭到破坏。

(二)汉语“X俩”组配模式的语义制约规律

形式制约是语义制约的外在体现,受制于后者,可从中获得解释。语料分析显示,“X俩”构式的主要语义制约规律如下:

第一,“双人定指”语义制约律:现代汉语“X俩”组配在语义上只能是指称“交际各方都知道的两个人”,即同时具有严格的[+双数]、[+人]、[+有定]和[+指称]语义特征制约,其中“俩”为[+复指],这是“X俩”构式的本质语义属性。违背此语义制约律者为非法构式,如“篱笆、女人与狗俩”不合法是因为它同时违法了[+双数]、[+人]、[+有定]和[+指称]语义制约,“桌椅俩”不合法是因为它虽然符合[+双数]、[+有定]和[+指称],但是违背了语义特征[+人]。

第二,三重同指极量制约律:从指称功能角度来看,现代汉语“X俩”组配中最多是三重同指。如“我们俩”是一种显性二重同指,其中“我们”指称“包括说话者在内的两个或以上的人”,是显性的一重指称,“俩”是一重指称(即复指),二者构成二重同指;“我俩”也是一个二重同指,其中“我”是第一重指称,突显“说话者本人”,与第二重指称“俩”共同构成一个二重同指构式,指称“包括说话者在内的两个”;“我们兄弟俩”构成一个三重同指,即“我们”“兄弟”和“俩”各指称一次,最终指称“包括说话者在内的两个人”。“X俩”构式的指称超过三重或不同指时,则该构式不合法,如“我们”“祖孙”“父子”和“俩”共同构成的四重非同指构式“我们祖孙父子俩”不合法。

第三,信息值等级制约律:构成“X俩”构式的各信息单位必须贡献自身价值,同时各价值信息地位不等,围绕一个信息中心展开。首先,经济原则要求语言必须尽量经济,若无特别需要(如强调),则要求每个信息单位具有自身信息交际值。“X俩”构式构成如下信息价值模式:“指称对象信息值+指称对象数量值”,其中“X”提供指称对象信息值,确认指称对象,“俩”提供指称对象数量值,具体明确指称对象的数量。其次,语言交际的经济性和有效性要求各成员的信息地位具有等级差别,即各信息单位所提供的信息在内容和价值上不能处于同一水平,否则就会造成信息重复低效。在“X俩”构式中“X”提供的信息值比“俩”丰富,确认指称对象,其信息内容是动态的,是主要信息。而“俩”提供的信息值只是简单地明示指称对象的数量,构成“复指”,其信息内容是固定的,是次要信息,有时可以被其他信息手段取代(如语境),即“两个人”。混合模式中各成分的信息值也存在等级差别,形成“次要信息+主要信息+最次要信息”复杂信息值模式。最后,每一个“X俩”构式只有一个信息中心,二重同指模式的信息中心是“第一重指称”信息”,即“X”提供的信息,其信息等级为:“第一重指称”信息>“第二重指称”信息;三重同指模式的信息中心是“第二重指称”信息”,即“X”中第二个信息单位提供的信息,其信息等级为:“第二重指称”信息>“第一重指称”信息>“第三重指称”信息。如二重同指模式“我们俩”中第一重指称“我们”指称“包括说话者在内的两个或以上的人”,是中心信息,不能省略,但与第二重指称“俩”组合后,明示指称对象为“两个人”,即“包括说话者在内的两个人”;三重同指称模式“他们兄弟俩”中第一重指称“他们”明确指称范围,指称“包括不在说话现场的两个或以上的人”,是次要信息,第二重指称“兄弟”进一步明确指称对象之间的关系是“兄弟”,是中心信息,第三重指称“俩”最后明示指称对象为“两个人”,是最次信息,承担“复指”功能。当语境充分时,“俩”的信息价值就可能被语境所取代而隐现,而中心消息则不能省略,其相应的语言形式也必须保留。如:

(3)a.隔壁住着张氏兄弟,他们俩一直很和睦。

b.隔壁住着张氏两兄弟,他们一直很和睦。

*c.隔壁住着张氏兄弟,俩一直很和睦⑤。

(4)a.隔壁住着张氏兄弟,他们兄弟俩一直很和睦。

b.隔壁住着张氏两兄弟,他们兄弟一直很和睦。

c.隔壁住着张氏兄弟,兄弟俩一直很和睦。

*d.隔壁住着张氏兄弟,俩一直很和睦。

第四,语义关系亲密律:概念层面上,“X”必须是指称一对亲密概念的关系词,这种关系可以是明示的或隐晦的,如“父子、兄弟、爷、娘”等表示称谓的关系词⑥。同时,这种亲密关系是说话人的“心理现实”,具有动态性和可变性。通常,若指称对象之间的社会关系不够亲密,则无法进入“X俩”构式。如“张三和李四俩”不合法是因为“张三”和“李四”不是关系名词。但若说话人在心里将两者“亲密化”,则可诉求于“代词单数俩”或“代词复数俩”模式,如用“他俩”或“他们俩”来指称“张三”和“李四”。该制约规律是语言交际中经济原则和相似原则互动的结果:近距离关系采用简单象征形式⑦。代词的形式比专有名词简单,其所表征的概念之间的距离比名词所表征的概念之间的距离小,使得代词在语言交际中具有“模糊”概念距离和“亲密”社会关系的作用,将不合法构式“张三和李四俩”亲密化为“他俩”或“他们俩”的合法构式。

五、汉语“X俩”组配模式的语篇频率特征

通过取样分析相关语料发现,“X俩”构式的六类组配模式具有不同的语篇频率特征。首先立足语篇频率的绝对值来讨论相近模式的共性和个性,然后基于语篇频率的平均值来讨论各类组配模式的异同。

表1:模式一和模式二样本的绝对语篇频率

模式 模式一 模式二

样例 我们俩 你们俩 他们俩 她们俩 我俩 你俩 他俩 她俩

表1至少显示三点发现:第一,模式一和模式二都是高频率模式;第二,人称代词与“俩”的组合频率存在频率差异,构成一个语篇频率等级,由高及低,依次是“第三人称俩”模式,“第一人称俩”模式和“第二人称俩”模式;第三,除第二人称外,不含复数标记“们”的“模式二”的语篇频率高于含复数标记的“模式一”,如“我俩”高于“我们俩”,“他俩”高于“他们俩”。这符合语言相似性原则及其体现的“X俩”组配模式的语义制约规律,因为“X俩”构式实际上表示的是“说话人心理上认定的具有亲密关系的某两个人”,根据语言相似性原则“代词单数俩”组配模式中“成分距离”小于“代词单数俩”组配模式中“成分距离”,具有更强的语言相似性,同时显示“X俩”构式的[+非正式]特征。

表2:模式三和模式四样本的绝对语篇频率

模式 模式三 模式四

样例 爷俩 娘俩 爷儿俩 娘儿俩

频率 95 109 100 109

表2显示:模式三与模式四的语篇频率惊人的近似。

表3:模式五和模式六(部分)样本的绝对语篇频率

模式五 模式六(含第一和第二人称代词)

样例 频率 样例 频率 样例 频率 样例 频率 样例 频率

夫妻俩 536 我们夫妻俩 18 我夫妻俩 6 你们夫妻俩 5 你夫妻俩 1 父子俩 258 我们父子俩 7 我父子俩 1 你们父子俩 1 你父子俩 2

父女俩 137 我们父女俩 6 我父女俩 1 你们父女俩 0 你父女俩 0

兄弟俩 443 我们兄弟俩 25 我兄弟俩 5 你们兄弟俩 6 你兄弟俩 3 姐妹俩 235 我们姐妹俩 8 我姐妹俩 0 你们姐妹俩 3 你姐妹俩 0

姊妹俩 46 我们姊妹俩 1 我姊妹俩 0 你们姊妹俩 0 你姊妹俩 0

祖孙俩 23 我们祖孙俩 1 我祖孙俩 0 你们祖孙俩 0 你祖孙俩 0 母女俩 282 我们母女俩 7 我母女俩 2 你们母女俩 7 你母女俩 0

师生俩 8 我们师生俩 0 我师生俩 0 你们师生俩 0 你师生俩 0

表4:模式六(部分)样本的绝对语篇频率⑧

模式六(含第三人称代词)

样例 频率 样例 频率 样例 频率 样例 频率

他们夫妻俩 36 他夫妻俩 12 她们夫妻俩 1 她夫妻俩 1

他们夫妇俩 1 他夫妇俩 9 她们夫妇俩 0 她夫妇俩 9

他们父子俩 17 他父子俩 14

他们父女俩 10 他父女俩 5 她们父女俩 0 她父女俩 0

他们兄弟俩 21 他兄弟俩 3 0 0

他们弟兄俩 3 他弟兄俩 0 0

她们姐妹俩 9 她姐妹俩 5

她们姊妹俩 2 她姊妹俩 2

他们祖孙俩 0 他祖孙俩 0 她们祖孙俩 0 她祖孙俩 0

你们母子俩 0 他母子俩 0 她们母子俩 3 她母子俩 3

他们母女俩 0 他母女俩 0 她们母女俩 15 她母女俩 8

他们师生俩 0 他师生俩 0 她们师生俩 0 她师生俩 0

他们师徒俩 1 他师徒俩 3 她们师徒俩 0 她师徒俩 4

表3和表4至少显示六点:第一,总体上,模式五的语篇频率远高于模式六,模式六的语篇频率十分低下;第二,各模式内部成员之间的语篇频率差异很大;第三,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亲密度与频率成正比,关系越亲密,出现的频率越高,反之,则越低,如“夫妻俩”远远高于“师生俩”;第四,逻辑上可能的语言构式与实际语言使用存在很大差距,表中许多绝对值为零的构式(如“她们父女俩”“她父女俩”)逻辑上都是合法构式,可在语言使用中却十分少见;第五,“X俩”的语篇频率与非正式性成反比,“X俩”构式中词语越正式,其语篇频率越低,反之,则越高,如“我们夫妻俩”远高于“我们夫妇俩”;第六,显示了汉人的等级与亲密度认知规律,如“兄弟俩”的语篇频率远高于“弟兄俩”,反映了传统汉文化中“兄”高于“弟”的等级观,“父子俩”高于“父女俩”“母女俩”高于“母子俩”反映了传统汉文化的“心理亲密度”。

下面基于平均值来讨论“X俩”构式组配模式的语篇频率特征:

表5:各类“X俩”组配模式样本的平均语篇频率

平均频率模式类型 模式一 模式二 模式三 模式四 模式五 模式六

表5至少揭示了三点:第一,六类模式的平均语篇频率构成一个频率等级,由高到低是:模式二>模式一>模式五>模式四/模式三>模式六;第二,六类组配模式的语篇频率等级揭示了“X俩”构式的组配模式之标记特征:模式二为“X俩”构式的无标记组配模式,模式六为标记性最强的组配模式;第三,基于平均值的研究支持了基于绝对值的研究发现,如“X俩”组配模式的语篇频率等级及其标记特征。

六、结语

注 释:

①对于现代汉语是否存在“双数”,学界看法不一,如高名凯(1948)、 ②《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俩”的第一个释义是“两个”,

但未明示其句法独立和依附信息。

③包括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台湾

中央研究院开发的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和谷歌搜索引擎。

④关于压制,详情请参见Goldberg(1995),Pustejovsky (1995),

董燕萍、梁君英(2002),罗思明 (2009)。

⑤就其所含信息量而言,名词的信息等级高于代词。代词的所指信

息较为“空洞”。

⑥关系词是所指概念双方相互依存而存在的词语,如“爷”或“娘”

相对于“子女”而存在。而专有名词、代词和普通名词(如“教师”)所指概念无此依赖性,不属于关系词。详情请参见袁毓林(1998)。

⑦关于经济原则与相似性原则互动,详情请参见Croft(2003)和

Haiman (1985)。

⑧表4中空缺部分为逻辑上不存在的概念,如“她兄弟俩”“他们

姐妹俩”,保留空格是为了对比。

参考文献:

[1]Comrie,B.Language Universal and Language Typology: Syntax

and Morphology[M].Oxford: Blackwell,1989.

[2]Corbett,G.Number[M].BEijing: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5.

[3]Croft,W.Typology and Universal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1.

[5]Goldberg,A.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乌鸦是“白”的
血是红色的
小黄豆的成长日记
巴西龟的同学聚会
那一次,我流泪了
梦晶晶仙女漂亮宝贝
牧羊人和狼
红耳龟的一天
快乐的三口之家
未来世界的汽车
被遗失的世界
小溪
机智的小山羊
秋姑娘
俄罗斯教师教育和继续教育法规研究
高校学生英语学习能力薄弱的根本问题及对策
癫痫中ERK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中小学师德行为监管机制研究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
论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对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启示
基于结构方程的电子商务概论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汽车后市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电子阅览室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
一体化教学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开发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基于《新标准大学英语》的英语学习策略研究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幼儿心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幼儿教师语言表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口语交际·秋游》教学设计
识字2-教案精品1
一株紫丁香最新教案五教学实录
语文园地最新教案二教学实录
一株紫丁香电子课文教学实录
一株紫丁香最新教案一(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04古诗两首最新教案二教学实录
《口语交际·秋游》教学设计1
05一株紫丁香之教材分析教学实录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3
识字2之教材分析教学实录
一株紫丁香最新教案十附评析教学实录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精品1
由一堂口语交际课想到的──《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识字2字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