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汉语称谓英译

汉语称谓英译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08

汉语称谓英译

摘 要:因其各自的文化背景,汉语与英语的称谓系统都打上了各自民族文化的历史烙印,是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民族心理的真实写照。在进行汉语称谓英译的时候,常用策略有归化,异化等。但根据翻译的策略由翻译的目的决定这一理论依据,本文主张尽量用异化的方式翻译,以期达到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华文明的目的。

关键词:汉语称谓;英语称谓;异同;翻译

在人类社会中,称谓系统是一个极其庞大的语言文化系统。一个民族的称谓系统与它的社会文化息息相关,是它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和西方英语国家由于文化上的不同,造成称谓系统的巨大差异。这给翻译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对于在英语中有完全对应的称谓,我们可以直译。对于没有完全对等的称谓,我们要么归化要么异化。但出于文化交流的目的,以及传播中华文明的使命,笔者认为应该以异化为主,同时加以注释的方法翻译。

1. 汉英称谓系统分析

中英相异的称谓类型对于跨民族语言交际显然是一种文化障碍,所以很难符合谈话者的交际心理。充分认识并理解中英社会称谓类型的巨大差异,对于促进语言交流和提高翻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中英称谓系统最大的不同在于社会称谓系统,下面将在这一方面进行中英称谓的对比。

1.1 汉语称谓系统

汉语称谓系统可以概括为以下六大类型:

一、交际称谓。交际称谓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时所使用的一种称谓。它实际上是一种礼貌称谓,主要用于社交场合或者以书面语的形式出现。在公文、信函等应用文体之中。常见的称谓词有:同志、师傅、先生、女士、太太、小姐。这些称谓具有泛指和泛称的特点。

二、关系称谓。关系称谓是用来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称谓,这种关系往往并不特别具体,常见的称谓词有:老师、同学、师傅、老板、老乡、朋友、战友、学友、医生、首长等。

三、职衔称谓。职衔称谓是一种直呼对方职衔的称谓,在中国极为流行。按其实质还可进一步分为职业称谓和头衔称谓两类。第一类:职业称谓:职业称谓是指受话人所从事的、在大众心目中有地位的称谓。例如:老师、医生、工程师等等。第二类,头衔称谓系指以受话人所领有的官衔、职衔、学衔、军衔等来作为称呼语的称谓,它实际上既是一种职务的具体化,也是一部分职业称谓的具体化。头衔称谓可分为官衔、职衔、学衔、军衔四种。

四、恭敬称谓。恭敬称谓是社交时说话人对受话人所使用的一种尊敬称谓。它有如下一些形式:“老”+姓;“老”+同志或师傅;姓氏+“老”;姓名+“老;名中某字+“老”;姓+名中一字+“老”;名+“老人”;姓+“公”;还有一些特殊的敬称:先生、老师、夫人、阁下。

五、亲昵称谓。亲昵称谓是对比较熟悉的人。所使用的称呼,以示亲近。主要有以下一些形式:直接呼名;直呼姓名; “小”+姓;姓或名+“儿”;姓+“子”;“大”+姓;“老”+姓;还有一些特殊的昵称:如小伙子、小姑娘、小朋友、小子、大兵、老头儿、阁下,等等。

六、拟亲属称谓。拟亲属称谓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亲昵称谓,拟亲属称谓系指在社交过程中使用亲属称谓来称呼非亲属的一种特殊称谓。这种称谓法是中国传统习俗,颇能体现汉民族文化的内涵。使用这种称谓能使对方感到尊重和亲近,因而能够缩小交际双方的距离,收到良好的交际效果。如小弟弟、小妹妹、小兄弟,等。 英语的社会称谓大体上可分为五类。

第一种:交际称谓

常用的称谓词有:Sir, Madam, Miss, Mr, Mrs, Ms, 等。

一般有以下种种用法:

1)单独使用:Madam, Sir, Miss.

这几个称谓词专门用于对陌生人。

2)Miss, (Mr. Mrs. Ms.)+姓,如,Mr. Smith. 这是一种最通常的用法。在英语社交中,这种称谓用得最多。

3) Mr. +官衔、军衔:

如:Mr. President。

第二种:关系称谓:

主要称谓词有:Doctor, Father, Boss等。常用的称谓词很少。可以单独使用。如病人之于医生,可用Doctor; 教徒之于神父,可用Father; Boss的称谓除雇员与雇主的关系特别融洽亲密时可能使用外,一般情况下是不用的,更多的是用于背称中。

第三种:头衔称谓

1)单独使用。常用的称谓词有:Doctor, Father, Professor, Boss, etc.具体用法关系称谓,大部分称谓可以在面称中单独使用:有时偶尔用于比较随便的场合和比较熟悉的平辈中。

2) Mr. +官衔:Mr. present.

这也是一种很通常的用法,一般用于上、下级关系或对社会地位很高的官员使用,以示尊敬。

3) Mr. +军衔:Mr. Major

4)职称+姓:Professor Bloomer.

5)学衔+姓: Dr. Stevenson.

第四种:恭敬称谓

主要称谓词有:Sir, Lady, Lord是地道的男性尊称,Sir可用于年长或地位较高的人,一般单独使用。Lady是对妇女的尊称,一般也单独使用。

第五种: 亲昵称呼

主要有以下三种格式:

1)直呼。如:Mary.这种用法最为普遍,也最能体现西方在称谓方面的文化习俗。

2)使用昵称。比如:Davy. 在英语国家中使用昵称比直呼更为亲近。

3)称呼绰号。 绰号 一般用于熟悉的朋友之间,故往往也带有亲切的意味。这样它也能同样起到昵称的作用。

通过以上对中英称谓系统的分析,我们看到中英称谓系统是不同社会形态下的两种不同类型文化的产物, 都打上了各自民族文化的历史烙印,是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民族心理的真实写照。直到今天, 世界已有较大程度的文化渗透与融合, 但此差异仍然清晰判明。我们可以总结出这两个系统的一些相同和不同之处。而其不同远远大于同。

2.汉语称谓的英译

翻译的目的是为了思想文化交流。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思想基础、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所以,不同文化间的翻译,不能任意拿自己的东西去代替别人的东西。在翻译中对文化信息的处理,历来有异化和归化之争。异化理论主张保留源语文本之异,抵御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再现译入语没有的文化特征,让译入语读者了解源语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思想习惯等等。归化理论将语言视为交际工具,实践上强调对原文采取同化手段,把作者原意与作品中的文化信息转化为译入语读者熟悉的东西。在处理英汉社交称谓语的翻译时,我们在考虑到译入语读者的理解的同时,也应该将源语的文化因素考虑在内,尽可能地反映一些异域文化,以达到中外文化交流之目的。下面对几种常用的翻译策略作一个分析。

2.1归化法

在翻译时,用译语中对应的称谓语替代原语的表达,使译文通顺易懂,能为目的语读

者所接受。归化是处理语言差异的有效手段,但它对文化差异消极回避、对文化融合的趋势反应漠然,源语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丧失殆尽,可以说,它一种固守各自文化传统的保守的封闭式的翻译策略,从长远来说,对于文化的进步鲜有积极意义。

例子:宝玉笑道:“你提起鞋来,我想起个故事来:那一回我穿着,可巧遇见了老爷,

老爷就不受用,问是谁作的……”(曹雪芹:《红楼梦》)

… Pao-yu grinned. “I was wearing your slippers one day when I met father. …” (杨宪益、戴乃迭译) 通过上下文分析,宝玉谈话的对象是同父异母的妹妹探春,译者依照英文的称呼习

惯把“老爷”译为“father”,易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和理解。然而,“老爷”是中国大家族对父亲的称谓宝玉谈话的对象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妹探春,译者依照英语的称谓习惯译为“father”,这是归化法。但“father”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家也常用的称谓语,没有“老爷”令人敬畏的一面,译文没有反映出原文所隐含的中国封建大家族的等级森严这一文化隐喻,

例:“四妹,时间不早了,要逛动物园就得赶快走。”四小姐蕙芳正靠在一棵杨柳树上用手帕揉眼睛。“九哥”,他是不是想跳水呢?神气很像的。((茅盾《子夜》)

“HuEi-fang!” He called… (杨宪益、戴乃迭译)

上文中在翻译“四妹”“九哥”时,直接用其中文名字 HuEI-fang 和 Chih-sheng来代替。译者用译语的文化习惯取代原语的文化习惯,对两个称谓作了归一化处理,用英语习惯以名字称呼来代替汉语的排行称呼,把原语的形象转成译语中具有相似感觉的形象,实现译语与原语最大的等值,并使译语读起来比较地道。

2.2异化法

语言是文化的反映,源语往往打上了民族文化的印记,称谓语也不例外。如果要充分反映出源语的文化特征,译者只有循着原文作者的思维、表达方式,采取谨慎的异化译法。异化可以为各语言文化注入新的活力,而且在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与融合日益增强,“文化休克”的程度日益降低,可接受性也处于动态变化中。当然文化的冲撞在所难免,而异化则承认并积极面对差异,是一种开放型的翻译策略,对于跨文化交际有积极效应。

例:“……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儿……”(同上)

“… She doesn’t take after her father, son-in-law of our Old Ancestress, but looks more like a Jia…”(杨宪益、戴乃迭译)

在译文中,“our Old Ancestress”是由“老祖宗”异化而来的,传达了贾母在大家族中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的深层信息。

例:宝玉因道:“可是我忘了,才说要瞧瞧三妹妹去,可好些了,你偏走来。”(同上)

… “I’d quite forgotten I meant to go and see Third Sister…?” (杨宪益、戴乃迭译)

其中“三妹妹”译为“Third Sister”,保留了汉语亲属称谓长幼有序的特征,有利于译文读者了解汉语亲属称谓的文化色彩。

2.3释义法

为使译文更好地传达思想,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和理解,有时称谓语的翻译需要进行解释意义。

例:袭人连忙回道:“太太别多心,并没有这话。也不过是我的小见识;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姐妹,虽说是姐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同上)

“…, especially in the vase of Miss Lin and Miss Bao, who aren’t even of the same clan. …” (translated by Hawkes)

由于英语读者不熟悉这方面的文化,所以很难懂得“两姨姑表姐妹”一句的指称意义,也就有可能读不懂整个文章的意思。Hawles采取了释义法,准确传达了原语的信息。

以上三种翻译策略都是在翻译称谓时常用的。德国功能派诺德(Nord)认为译文在目标文化中的预期功能决定整个翻译过程包括翻译策略的选择(Nord,2001)。翻译策略应该由翻译行为的目的决定。而翻译行为最根本目的是进行文化交流,促进社会进步,这一点已经得到历史的证明。既然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无可辩驳的客观存在,我们就必须正视并承认它,而不能消极地回避或蒙蔽译文读者。笔者以为,现在翻译活动的外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英语国家也掀起了“汉学热”,学习汉语了解汉文化的人越来越多,翻译作为一种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媒介,更应该发挥其传播中华辉煌文化的根本功能。以此为翻译目的时,我们在称谓的翻译上尽最大努力的异化。

参考文献: [2] 田惠刚: 中西人际称谓系统[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版,13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成为了一名小记者
游儿童公园记
丰收之歌
我想对你说
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卖艺少年
家乡的变化
我的座右铭
小蚂蚁与毛毛虫的战争
1和9的故事
20年后的房子
小书迷
瞧,这父子俩
乡村夜景图 改写《西江月》
柳树之赞
大学生转专业申请书
增加诉讼请求申请书
毕业生工作转正申请书
解除查封扣押申请书
个人工作调动申请书
2011年优秀班级申请书
脱产学习申请书
实习申请书格式
司法会计审计申请书
中专优秀团员申请书
公司电工转正申请
外出实习申请书
员工转正申请书范本
多媒体教室借用申请书
申请加工资申请书
简析热轧铝板带材生产线工艺及设备特性
分析岩土工程中基坑支护工程存在的问题
浅谈高强混凝土的应用
预制T梁混凝土表面气泡成因分析与防治
浅谈大比例尺地形图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如何克服手弧焊的磁偏吹
电站锅炉受热面管子安装焊接缺陷的产生及防止
地质勘查与找矿中的困难与对策
简析采煤机的故障及其维修对策
化工工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大型电弧炉除尘系统方案的研究
关于煤矿中机电一体化应用的探析
洗煤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及改进策略探讨
房建项目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
镍基合金表面再结晶对高温低周疲劳性能影响的研究
《向往奥运》教学设计之三
以读悟情以情激情——《向往奥运》教学设计
《向往奥运》教学设计之一
《向往奥运》教学设计之四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之六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之四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之五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之一
《卜算子·咏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之二
《向往奥运》教学设计之二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之三
《卜算子·咏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灯光》教学设计之二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