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8-09
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
小学古诗教学是个难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基本上按着一个路子教学:老师讲、学生记,最后背诵。按照这种模式教学,只能强硬地灌给学生一些知识,而学生的自学能力得不到培养。基于这种认识,我在古诗教学实践中,把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做了如下尝试。
一、培养学生自学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能力“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我首先让学生试读、质疑。读后,学生提出:生字“逾”应读什么音?我就立即引导他们借助字典认识生字。于是,学生采用部首查字法查出“逾”。
为加强学生对“逾”的理解和记忆,又进一步引导:“逾”字与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字读音相同、字形相近、意思相通?学生借助字典比较与“愉”读音相同,和“愈”的意思相通,是“更加”的意思。把“逾”放在“江碧鸟逾白”中,又如何理解这句诗的意思呢?通过朗读思考,有同学回答出:这句诗的大意是:碧绿的江上飞翔着白色的小鸟。碧绿的江水更加衬托出鸟儿的洁白。肌睜中“欲”是“将要”?还是“好像”的意思。到底该取哪种意思呢?联系诗句,引导学生讨论后,某生回答:盛开的花儿好像燃烧的火焰一样红。“花欲燃”中的“欲”是“好像”的意思。
就这样,通过质疑、讨论,学生初步了解了诗的内容。
二、培养学生抓重点词语,深一步理解诗的内容及作者写作意图的能力。在《绝句》这首诗里,通过试读、质疑,学生已对待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
然后引导学生熟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写作目的;在反复诵读后,一个学生回 答出:作者写这首诗是为了表达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这种情感的流露,你是从哪句诗看出的?学生找出“何日是归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诗的意思的?学生答出:哪一天才是回家的日子啊!在这句诗中,哪一个词更加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呢?学生积极思考,一会儿有一学生答出是“日”,又一学生答出是“年”,是“日”还是“年”呢?引导他们查字典、讨论、比较。一位同学比较后回答说:“日”和“年”都是表示时间的词,“年”表示时间长久,表明作者归期还很遥远,因此,“年”更加流露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最后,引导学生感情朗读,体会作者思乡之情:学会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作者写作意图的能力。
作者对家乡思念之情为什么会如此强烈呢?指导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某生回答:“何日是归年”中一个“归”字表明作者身在他乡,看到他乡的美丽景色,凄凉之感顿生。那么,哪些景色引起作者这种情感呢?学生逐一找出“江”、“鸟”、“山”、“花”等描写景色的词语。这些景色作者又是如何描写的呢?
学生再次划出:“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通过朗读、联想,学生沟画出一幅色彩鲜明的风景图,从而使学生懂得正是这些美丽的景色引起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也使学生获得了抓重点词语理解诗意的能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文明只差一步
- 一句名言的启示
- 一句名言的启示
- 文明只差一步
- 文明只差一步
- 文明只差一步
- 文明只差一步
- 文明只差一步
- 文明只差一步
- 一句名言的启示
- 文明只差一步(20)
- 一句名言的启示
- 文明只差一步
- 文明只差一步
- 文明只差一步
- 幽默的语言学研究综述
- 古镇水环境形态语言研究
- 赣南客家文化艺术
- 对市场营销发展新趋势探讨
- 理论与方法:新世纪文学语言研究之研究
- 谈企业能力营销的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 计算机网络防御策略描述语言研究
- 汉语网络语言研究的回顾、问题与展望
- 对高职院校英语语言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 英语语言学教学趣在何处
- 教师的支持性语言在小班常规教育中的作用
- 网络谣言的传播特点与传播形态初探
- 重视英语语言学习,现代教学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 电子信息行业的4P营销策略浅析
- 计算机教育的语言艺术
- 《夏夜多美》整体阅读感知
- 《夏夜多美》第二教案
- 《夏夜多美》重点字词的意思
- 《夏夜多美》教学重点
- 《夏夜多美》训练素材
- 《夏夜多美》第一教案
- 《夏夜多美》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夏夜多美》重点字词梳理
- 《夏夜多美》教学目标
- 《夏夜多美》教学难点
- 《夏夜多美》考点练兵一
- 《夏夜多美》写作指导
- 《夏夜多美》重点问题探究
- 《夏夜多美》随堂练习:提高篇
- 《夏夜多美》随堂练习: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