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议基于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中渗透“专业因子”的研究

浅议基于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中渗透“专业因子”的研究

"

论文关键词: 计算机专业 英语教学 “专业因子”

论文摘 要: 本文从分析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挖掘现有教材的职业元素、专业因子、补充计算机专业性教学内容;构建中职英语渗透“专业因子”教学的“立交桥”;模拟计算机专业与岗位的实况设置情境,进行英语能力专业化、岗位化的仿真训练;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结对”;联手课堂、联合考评、强化学生通用(普适性)职业能力的培养等五个方面的探索方向。

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目前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已接近尾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通过课程、教材、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的创新,实现人才培养方式转变,提高中职教育的质量。本文的研究就是要面对中职生这一特定教学对象,面向社会中等技能型人才紧缺这一就业环境,弱化传统英语教学的学科性、理论性、系统性,以有利于学生专业职业技能的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其就业需求为引擎,重构当代中职英语教学全新的教学模式与体系,在英语课堂教学范畴中加入专业英语的内容。

一、现阶段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背景

计算机专业在职业高中的发展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经过高速、快速发展期以后,从原有的火热,到现在的艰难维持,计算机专业似乎已经被很多中职学校介定为“重点、难点”专业,进入该专业的许多学生无心向学、沉迷于电脑游戏,一上计算机专业课程如VB、数据库编程等课程,不是打瞌睡就是像听天书一样昏昏沉沉。

近年来,职业学校录取的学生中考分数较低的情况已经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了,很多职高生最基本的文化基础都没有,更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结合学生进校后的实际情况来考察,可以说,中职生特别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理解、接受能力较弱,在学习中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因中学时代的学习失败而带来的阴影影响了学习的自信。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部分学生学习能力或智力、记忆能力上存在着偏差;有部分学生虽然显得聪明伶俐,但对于课堂、书本为主的灌输知识的教育接受方式不适应或很不适应,学习效果不好。而学生对于自己专业的学习兴趣比较大,学习时间的分配也倾向于专业课,这让英语老师更难有效提高学生们的英语水平。

中职学校在教学方法、内容上,由于历史原因的影响,教材还是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很远,与专业和职业的结合相适应的教材难以统一编写。教师比较偏重于传统的教学,注重知识的记忆,倚重书本教学,联系实际不够,忽视能力的培养,忽视习惯的培养和形成。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与呈现,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的评价上,还是以传统的普通高中的模式进行。随着高等职业大学招生数的逐年增加,应试教学的影子在较多的学校里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显现,文化课教师与普通高中教师基本是一个教育历年,那就是为升学而准备,存在着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成为高考附庸的危险倾向。

二、渗透专业因子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这是对职业教育本质的最简约的说明。职业学校培养目标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

当前,中职课程体系由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三大块课程组成。文化课是专业理论课的基础,专业理论课是专业技能课的基础,而技能课是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在实践中的应用环节。文化课是基础,专业理论课是核心,专业技能课是关键,三者都是为了教育目标的实现。三大课程的出发点是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和人的发展,归结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造就适应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实际上是统一的。因此,我们在考察中职英语教学的时候,也应当以就业为导向,不能单纯从升学的角度来指导英语课的教学。那么如何结合计算机专业英语的特点,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英语课堂教学中,以就业为导向,渗透“专业因子”,这就成为了我们进行研究与探索的出发点。

虽然许多学校开始注意到计算机专业英语课堂中渗透“专业因子”,更有些中职学校开始开设计算机英语课堂,还有些学校编写中职计算机英语校本教材,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英语,但往往许多学校没有达到目的,使这些教学计划流于形式,甚至刚实施不久因效果不佳而被取消。因此如何有方法、长足而有效地开展“计算机专业英语课堂渗透‘专业因子’的探索”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利于计算机专业学生认识到学好计算机英语的重要性,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在具体的时间操作中“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有利于英语老师更好地结合计算机英语的特点进行英语教学,渗透计算机“专业因子”,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扭转目前英语教学中的劣势局面,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

三、初步探索的内容与方向

要实践在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中渗透“专业因子”的教学探索,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挖掘现有教材的职业元素、专业因子,找准与计算机专业知识相关高度的教学切入点,巧妙地将学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纳入到英语学习能力培养的轨道,实现与学生专业职业技能培养的有效接驳。

但凡教材都有其通用性、经典性及学科稳定性的一面,中职英语教材也不例外,然而英语教材却又独极鲜明的主观性、多视角性,英语教学的开发空间和改革能量都是巨大的。据此,我们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属性与学习需要,从迥异的角度去挖掘隐藏于教学内容之中的职业元素、专业因子,只要找准与专业知识学习相关联、与职业能力培养相沟通的教学突破口,完全可以实现英语教学与专业技能学习最大限度的交融。

我们希望这种英语课兼容专业技能训练的教学境界,不仅能彻底瓦解学生“英语课与专业课学习无关、学英语耽误时间”的错误思想,而且能使学生感受到,学好英语能助他们专业学习以一臂之力,犹如拿到了一把开启专业技能学习、打开职业生涯之门的金钥匙,同时,他们的专业特长也在英语课上大有用武之地,英语学习的态度会因此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2.瞄准人才市场需求及就业结构变化的趋势,补充计算机专业性教学内容,构建中职英语渗透“专业因子”教学的“立交桥”。

再优秀的教材都只能是教学的一个纲领和框架、一种思路和导向,更何况中职英语教学要因教学对象及专业、岗位、工种的不同而施教,所以,要使中职英语教学真正地鲜活、实用、“有血有肉”起来,关键还是依靠教师“对症下药”,把握好职业领域内的专业技能与英语能力的粘和点,补充大量适用、实用的最新专业性教学资料,以英语技能的训练为枢纽,兼顾、辐射至本专业、岗位直至工种,构建中职英语渗透“专业因子”教学的“立交桥”,以便学生日后能顺利踏上自己理想的职业之路。

3.模拟计算机专业与岗位的实况设置情境,进行英语能力专业化、岗位化的仿真训练,凸现中职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应用性、岗位性。

实用性、应用性、岗位性是中职英语教学的精髓与极致,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现场实践性教学很难组织和实施,多数情况下,只能进行模拟仿真教学。教师要粗略知晓计算机专业的实践岗位群、具体工作场合,以及职业环境等要素,并以此为向导,再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综合权衡,精心策划出仿真度高的工作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职业英语能力训练,给学生提供一个“准上岗”的实践培训和就业前的综合演练大舞台,为今后胸有成竹地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4.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结对”,或者联手课堂、联合考评,构建在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中渗透“专业因子”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英语教师不妨“就地取材”、备课时积极主动地与计算机专业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咨询与磋商,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些英语能力和专业技能训练结合度高的课堂,也可以尝试“双师”教学,即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和谐地执教于课堂,并可实现资源共享。课后作业和考评测试也可以实现英语课与专业课的“联姻”。

5.继续发扬英语学科的传统教育功能,强化学生通用(普适性)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

综合职业能力既包括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职业技能,又包括基本的文化知识与素养、语言交际能力、应用写作能力、沟通合作能力、自立自强能力、再学习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等任何专业和岗位都需要的通用性(普适性)职业能力。专业职业技能固然重要,可以使学生毕业即能上岗,上岗即能“顶用”,也满足了社会的“急用”,但是,当今社会的人才观和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都要求我们还必须重视学生通用职业能力的强化训练,因为就业结构始终是个动态的发展性网络,学生也必须具备转岗的能力、再就业能力、继续深造学习的潜质,成为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人才。因此,在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中渗透“专业因子”的教学探索中也不应缺少这样一个重要的环节。

以上五个方面的探索,需要组内教师的密切配合,以及学校的鼎力相助才有可能付诸实践。我已就此论题,申请课题研究,希望能由理论转化为实际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国新办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www.moe.edu.com).

[2]娄俊林.计算机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

[3]张云.计算机英语教学的困境与对策研究.嘉兴学院学报,2004.5.

[4]杨利.关于高职计算机英语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科技文汇,2006.7.

[5]《继续教育》2006年第10期.

[6]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课堂教学评价研制小组,2003,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验.《课程·教材·教法》,第2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梦
读书赋予了我——
铅笔的用途
母爱——读《秋天的怀念》有感
桂花
秋意
绍兴——名人的摇篮
母校
第一次坐飞机
要自护自卫
再见了!心悦
我和书的趣事
读《猎人海力布》有感
我为奥运健身
关于加强体育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
浅谈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试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关于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浅谈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论析高校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的有机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教育教学方法探讨
试论大学生课外教育平台的构建
论析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教育问题
浅谈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搜集、整理、利用及有效性控制
浅谈在人生观教育中增加生命观教育势在必行
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注重的间题
浅谈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五大转变
传统文化角度下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探析
浅论公共政治理论课审美化教学新探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春晓》教学设计
开启学生的思维 让教师适应学生──《春晓》教学案例与评析
《春晓》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
《春晓》教学设计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
《春晓》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以《春晓》为例,谈信息化环境下小学一年级语文的教学设计
《春晓》教学设计
《春晓》教学设计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