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高级英语教学的文化图式构建

浅谈高级英语教学的文化图式构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10

浅谈高级英语教学的文化图式构建

"

论文关键词:高级英语教学 文化图式 构建

论文摘 要:高级英语教学要求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强化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而文化图式的构建对提升高级英语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高级英语教学,指出了在词汇,句子和语篇方面英汉语的文化图式差异,并提出认识差异,构建图式,改进高级英语教学效果的方法。

一、文化图式理论综述

图式(Schema)的提法最早见于哲学家康德的著作, 他认为一个人在接受新信息、新概念、新思想时, 只有把它们同脑海里固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才能产生意义。后经皮亚杰(J. Piajet)和巴特利特(Bartlett)等人发展成为了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巴雷特(F. C. Barlett)在其著作《记忆(Remembering)》[3]中提出了图式理论。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 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Rinehart)才把图式概念发展成一种完整的理论, 这时图式理论才受到重视。大量的认知理论证明:图式是认知的基础, 在大脑中形成后会对以后获得的信息进行重新组织、理解和记忆。图式理论认为, 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的时候, 需要将输入信息与已知信息(或概念)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对新输入信息的解码(Decoding)、编码(encoding)都依赖于人脑中已存的信息图式、框架或网络。输入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Schema)相匹配, 才能完成信息处理的系列过程即从信息的接受、解码、重组到储存, 也可以说是图式具体实现过程。[4] Widdowson 认为,图式是已知事物或信息存储于人脑中的知识构架,它使信息有条不紊地储存在长期记忆中,当人们处理新知时,总会把它与已知相连接,从而给新知提供依据[5]。胡壮麟指出“图式—意为储存知识的信息包—在语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6]。通俗地讲,图式就是一种知识结构,一种认知的方式或手段。

文化图式(Cultural schemata)是指是以文化背景知识为基础形成的图式,它通过一种知识组织模式把人类先前的知识储存在大脑之中,是储存文化知识的信息包。文化图式也可以理解为文本以外的文化知识,包括风土人情、习俗、民俗等内容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它在理解语言和文本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7]。以常见的动物词汇“狗”为例,按照英语国家的传统文化图式,狗是深受人们宠爱的朋友,反映在语言表达中,就有lucky dog ; Love me,love my dog; top dog; Every dog has its day 等用法, 狗在这些成语中都是褒义的。而在汉语中,“狗仗人势”、“狐朋狗友”、“猪狗不如”、“狗腿子”、“声色犬马”等等,无一不是贬义。在这样相互冲突的文化图式指导下进行的交际行为,必然会导致误解。因而,学习英语就必须要学习西方的语言表达、习俗、交际关系、思维方式等,了解其文化图式,认识到与本土语言文化图式的异同之处,这样有助于言语表达和言语理解,可以大大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高级英语教学的文化图式

1、词汇的文化图式

姚汉铭认为:“语言中与一般文化联系最密切、最带有一般文化性质的是词汇。”[8]。词汇是最明显的文化信息承载,最能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英汉两种语言都拥有非常丰富的词汇,并且两种语言都有它们自身所特有的语言体系和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历史轨迹、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因而两种词汇之间的语义和文化的完全对等是极为少见的,甚至出现词汇以及相应文化图式的空缺。以汉语中非常有中国特色的一个词汇“关系”为例,就不可以简单地以英语中的relationship来与之对应,这两个词汇在英汉两种文化图式中的对等所指非常有限。在更多情况下,这两个词是不能用来相互替代的。比如说‘拉关系’更符合looking for powerful connections, 而不是finding relationship。又如, 《新编英语教程》(第7册)[9]第十单元FEAR OF DEARTH里出现一系列与宗教传统相关的词汇:hair shirt, bed of nails, penance, 初步接触这些词汇时恐怕会与汉语文化中的负荆请罪,滚钉板等联系起来,但认真查证过之后会发现,这些是西方文化中的宗教人士为了忏悔罪行而进行的自我折磨与惩罚,从而实现自我的救赎与良心的解脱,以便在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而这些所谓的罪恶(sins),比如嫉妒,懒惰,贪食,浪费等也与汉语中的罪恶意义不尽相同。所以,掌握词汇的文化内涵,了解词汇的文化图式,是掌握一门外语,并运用该语言进行成功交际的基础。在英语语言能力拔高阶段的高级英语教学也应该注重相应的词汇文化图式的构建。

2、句子的文化图示

句子是词汇的有机组合,是获得语言完整信息的基本单位。如果不了解句子背后所隐含的文化,只能停留在字面层次,是不能真正理解句子要表达的内涵的。学生们经常会表达这样的疑问,一个句子里没有一个生词,却不明白它的意思。这就是句子的文化图式缺失造成的理解障碍。比如还是上面提到的FEAR OF DEARTH中,作者提到人们拼命健身的一个哲学方面的原因是现代社会责任的削弱,提到“Weekend worship is less compulsory.” 对该句的理解进行提问时,把weekend worship理解成“周末崇拜”的学生不在少数,再继续追问的话学生们也无法对整句意思自圆其说。这是因为在汉语的文化传统中没有相应的宗教文化图式。西方的基督教人士在教堂影响较大较有势力的时代周末都要去教堂做礼拜,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的影响减弱,越来越少的人会继续在周末去教堂。而汉文化中主要的宗教信仰是佛教,信佛的人们拜佛是不会专门挑周末的。这样的一个文化图式的差异造成了一个相对简单的句子在理解上的差异。所以,教师在进行高英科教学时一定需要重视句子背后体现的文化图式。 "

3、语篇的文化图式

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常常体现在整个语篇当中。在进行语篇学习时,学生如果对所涉及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也就不能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含义,有时还可能谬以千里。比如《新编英语教程》(第8册)第一单元HAPPINESS中,作者指出幸福会受到一定的道德纬度的影响,在解读happiness与content关系时,举了一个黑人小女孩的例子。“‘Sometimes I think I’m happiest when I’ve forgotten myself for a long,long time,’ a mere eight-year-old black child told me,……many of us, so much better in our lives, may still be waiting for our ‘big chance’.”八岁的黑人小女孩说当她忘却自己的时候是最幸福的时候。学生们读到这里时多半不知所云,如果对美国的黑人种族歧视问题,种族隔离制度,以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这些相关文化背景不了解的话,的确体会不到这个黑人小女孩怎样面对着巨大的种族敌意进入全白人的学校就读,变压力为动力,变挫折为机遇,忘却自我,体味自我挑战的幸福。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注重语篇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进行必要的语篇文化图式建构。

三、文化图式的建构方法

1. 教师介绍与学生自学结合。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涉及的作家作品, 作家生平及主要贡献可由教师在课前以任务的形式布置给学生,由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掌握。同时对这些知识的传授要注意由此及彼,体现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这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系统掌握。

2. 文化对比。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除了必要的知识性介绍以外, 还应该有针对性地与自身文化进行对比。例如:教材内容涉及英语文化某些特有的图式时,一方面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图式信息介绍,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把英语文化图式与母语文化图式进行对比,认识到其中的异同,从而对彼此文化的共性与个性有更深刻的了解,减少交际中文化错误的发生。而涉及交际活动的一些具体内容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些课堂活动。例如, 对于见面寒暄这个话题,可以采用对比的方式分别依据不同的文化习俗进行演练, 既加深了理解, 也是对学生实际跨文化操作能力的一种锻炼。

3. 专题讲座。 对于一些复杂庞大的文化图式, 教师可采取随堂为学生补充相关主题讲座的方法, 并在讲解过程中与学生充分互动, 进行双向交流, 既丰富了课堂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使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加强。

4. 直接体验。 除上面提到过的课堂讲解与专题讲座之外, 还应该引导学生大量接触来自目标语国家文化的直接材料。当今的时代是个开放程度相当高的时代, 仅仅通过网络就可以获得大量种类丰富、内容新颖、富有时效性的原文材料。既有文字的, 也有音频、视频, 还有各种网络即时交流功能可用来与目标语国家的人们进行直接交流。只要加以恰当地利用, 网络就如同富有目标语文化的宝库,是寓教于乐的良好形式。教师既要予以适当的指导与鼓励,也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讨论, 必要时进行分析解释, 深化学生对这些深层文化的理解,建立相对全面的文化图式, 最大限度消除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四、结论

高级英语教学要求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强化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而文化图式的构建对提升高级英语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高级英语教学,指出了在词汇,句子和语篇方面英汉语的文化图式差异,并提出认识差异,构建图式,改进高级英语教学效果的方法,促进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2]肖新英.语篇分析指导下的高级英语教学[J].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

(3). [4]胡元惠,宋丽.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习得的启示[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4). [6]胡壮麟.语言学教程(修订版中译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64.

[7]尹波,何木英.文化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应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3). [9]李观仪.新编英语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战斗
美丽的旌湖
六一儿童节
聪明的哥哥
我爱我美丽的校园
程老师,你到家了吗?
洗手绢
给外公外婆的信
买东西
校园四季
春宝宝的盛宴
家乡的橘树
美丽的银杏树林
森林里的联欢会
我做值日生
控制和降低企业审计风险探析
建设项目施工过程跟踪审计探讨
会计电算化对内部审计的影响及应对
如何加强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
会计集中核算后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职工薪酬审计浅析
现有审计技术条件下的ERP系统审计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初探作
怎样开展大额采购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中西方宪法思想对审计文化的影响
浅议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
高校内部审计成本控制与绩效提高
谈会计集中核算与审计监督
国有企业改制中的政府审计问题研究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案例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
在内兴安岭原始森林里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五步教学设计
端木蕻良小传
《土地的誓言》读后感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
师生对话,构筑活力课堂──《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片断与反思
《土地的誓言》有关资料
评公开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日军侵华·白色恐怖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导学设计
用血泪和仇恨谱写的歌──《松花江上》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