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探析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探析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03

探析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学生 跨文化意识 培养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研究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问题对我们英语教学意义更加重大。我们应把英语教学置于跨文化交际的环境之中,抓住主体障碍、误解和冲突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把跨文化交际列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使英语教学不失其完整性,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语言既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又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不然将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这种语言。《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可见,在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至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文化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曾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学习不能独立于文化学习之外,同样,文化学习也不能独立于语言学习之外,二者同步学习是掌握语言的捷径。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笔者觉得不但要做一个语言的教学者,还要做一个文化的传播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笔者在借鉴别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跨文化意识谈谈几点看法。

一、交际上的差异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为我们学习英语设置了障碍,给交流也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下面我想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来举一些中英文化的差异在语言上对学英语造成的影响。

1.在称呼语表达方面的不同:不管是在宴会,在大会上,还是其他各种公共场合,一旦中国人发言,他们一般是先称呼在座的领导: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晚上好。在我们的文化中这种称呼用得很自然。但是,在讲英语国家的文化中却找不到对等词,他们一般称呼某一个身居要职的人士。Mr. President; Mr.Chairman等等。所以作为一线的老师,我们应该经常在课堂上将自己平日积累的相关经验传授给学生,让他们有现实感。在现实生活中,一般情况下,中西方人都习惯于称呼对方的姓名,有时为了表示关系的密切,有的还直呼其名,或是绰号、昵称。但若是不注意,有的人也会把外国的姓、名混淆,甚至像汉语习惯那样称呼,这一点得给学生讲明。在初一教材里,有这样一段对话,当问及How old are you?时,回答:Ah, it's a secret;这是不能随便问人家年龄的,而在中国文化中,问及年龄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有时在未婚女子面前,也要避讳问其年龄,若要问,最好用“请问芳龄多少?”。

2.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会发现初学英语的学生在打招呼时,有的会用他们独特的思考方式说出这样的句子“Good morning, teacher Ma.”而确切的说法应该是“Good morning, Miss Ma.”。又如English name,关于Ms这个单词以前经常用到的是Mrs,Miss;而Ms既可表示未婚女性,也可表示已婚女性(即对不明婚姻状况女性的称呼)。

3.西方人问候的内容往往是谈身体、谈天气,而不象中国人所问的:“你吃饭了吗?”,“你要到哪里去?”,“你在做什么?”。在双方进行交谈时,我们总是习惯于以年龄、收入、职业等进行询问,从而表示对别人的关心。而英美人则不然,他们视个人的行动去向,年龄、婚恋、经济情况、宗教信仰等为个人的隐私,在西方国家不可随便问女士的年龄及别人的薪水多少,面对此问题,他们不仅不愿意向别人透露,也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4.打电话在西方是日常交流的重要方式。用英语打电话时第一个字应说Hello,只说一声即可,不象汉语中的“喂,喂”好几声。接着报出自家的电话号码或自报姓名。找某人接电话时,不要说I want to speak to sb.或I'm looking for sb.而要说May /Can I speak to sb,please?/May I have a word with sb?/I'd like to speak to sb.等,若对方拨错了电话号码,你应该说:No/Sorry,you 've got the wrong number.电话占线了你应该说:The line is busy /Line busy.线路不好时常用:The line is bad (not good.).

二、文化上的差异

由于中国有着

二、三千年的封建统治历史,封建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人们非常重视血缘关系,强调等级差异、提倡长幼、尊卑有序,里外分明,因而在称呼上有爷爷与外公、奶奶与外婆之分,男方家的亲朋是里,女方家的亲朋是外。亲属关系亲疏,长幼和性别等方面不同,权力和义务也随着出现迥异。而西方人追求人人平等,在称谓上就简单多了,无论是爷爷(奶奶)还是外公(外婆)都叫“Grandpa(Grandmother)”,叔叔(姑姑)、舅舅(阿姨)都称“uncle(aunt)”。 "

在中国,“尊老爱幼”,一直是我们遵循的古训,也是我们传统文明的重要表现;同时人们也喜欢把是否具备这种素质作为衡量一个人的道德标准。但是外国人可不理会这一套。比如说在国外,你碰到一位老人,你给他让座,这是尊老爱幼的表现。而他却会对你说:“Don't worry about me , I don't think I am old.”并且会面带怒色。因为在西方国家中“老”是一个不好的字眼,意味着衰老了,将不会被社会所用。所以外国人特别是外国老人到处都会体现出这种不服老的精神,以表明自己还是有用人才,还没有被社会抛弃。再来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礼于谦逊的传统,总是喜欢贬低自己或是对事情予以否认,不愿突出自己。而西方人尊重个人价值,乐于表现自己,和中国人面对“赞赏”,就有迥然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人受到别人赞赏时一般会很谦虚,并习惯说:“过奖,过奖”或者“哪里,哪里”以示礼貌;而西方人会很高兴地道上一句“Thank you very much.”或者“I am glad to hear that.”。所以在教学“Thank you very much.”这一句型时,要尽量多地介绍它的使用场合。同时,西方人与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的习惯也截然相反,英国人收到礼物一般不推辞,而是表示感谢,并会当面打开礼物加于称赞。

再如,中国人伸出食指和中指表示“二”,而英美人则表示“胜利”,我们伸出拇指和食指表示“八”而在英美人眼里则是“二”。“house”这个词字面意思是很容易理解的,但在美国人头脑中反映出来的意象是一个一层或二层至三层的单独房子,有车库、院子和草坪等,而中国人会想到一幢大楼,分几个单元、没有院子、草坪、车库和其他。这是中美两国人的生活环境不同造成的。

三、语言习惯上的差异

英语词汇量大,表达方式灵活,习惯用法多,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可避免地受到汉语的影响。因此,教师不能孤立地教学词汇,一定要放到一定的文化背景中,注重两种文化的比较,有意识地对词汇在概念,内涵及语法意义的区别作必要的指导,决不能把两者轻易对等置换。如pull one's leg照字面翻译是“拖后腿”的意思,其实英语意思是“开玩笑”。又如欧美人十分喜欢养狗,认为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不会背叛,在此文化背景下,英语中的“dog”用以指代忠实的伙伴,有褒义色彩。Lucky dog不能译成“幸运狗”在英语中dog是个褒义词应译为“幸运儿”;中文里的“黑”与英文里的“black”虽然意思相同,但在用法上却存有差异,中文里的“鼻青脸肿”在英文中是用“You have got a black eye”来表示的,“红茶”的英文是“black tea”而非“red tea”;“green”在英文里还可以用来表示无经验、不成熟;“blue”一词在“You are blue.”句子中,则表示“伤心、难过”的意思。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交流的促进,还出现了一些音译词。在中国,我们有小吃,如混饨,饺子。然而国外许多地方的饮食结构中没有此类食品,所以他们将其统称为“dumpling”而不加以区分。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如“sofa沙发”、“hamburger汉堡包”、“sandwich三明治”、“tofu豆腐”、“huntun”(馄饨)“jiaozi”(饺子)“majiang”(麻将)等。

随着中国地位的提高,外国人现在也用汉语拼音来表示此类概念。然而,“风水”这个词在国外很流行,当然这个概念在英语中是没有的但是许多外国人都知道它在我们中国文化中的特定含义。我们也将其称作“Feng shui”而不是“wind and water”,当然,一个名族的文化不一定优越于另一个民族的文化,而且我们也不会盲目地顺从于接收,但是了解差异是为了更好地交流。

由此可见,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笔者认为既要做一个语言的教学者,又要做一个文化的传播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通过他国语言,加深对异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学会尊重别国的语言文化,进而更好地认识并热爱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要学好英语,离不开对英语这种语言所代表和负载的文化的了解,只有在平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才能让学生学好英语,用好英语。

参考文献:

2、平克虹,“英语词语与英美文化”,《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5。

3、吴贞玉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新标准英语网。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从压岁钱想到的
我的可爱外婆
互相帮助
读《生命生命》有感
我成功了
柳树姑娘的话
谁和谁好
记忆的深处
文明礼仪伴我行
姨父骄傲啊
小花园的魅力
生命生命学后感
青菜小姐找朋友
青苹果奇遇记
纸币
学生会体育部副部长职位申请书
事业单位转正申请
精神文明奖学金申请书
三好学生申请书
国家助学金的申请书
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申请材料
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转段申请
优秀青年志愿者申请书
两地分居工作调动申请
外语学院大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
学生会优秀部门申请
大学“三好学生”申请书
2011年优秀团支部申请书
小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转段申请
预支工资申请书
“艺术大师”许爱民
27份伪造笔录“放倒”派出所所长
为什么领导总是在最后听到坏消息?
领导,不要再说这些跟你没关系
守规矩,“傻”点好
反腐催生“太平官”是错觉
20年前的百名优秀县委书记,如今在哪里?
沈从文:北京的最后一个“乡下人”
一年揪出7名贪官,海宁安监怎么了?
2023年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优质
官员“雅腐”如何影响政治生态
随权力沉浮的“瓷场”
当大国谈论亚投行时,他们在谈什么?
这个时候,怪谁呢?
机关里的十种老实人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游天然动物园》教学设计
《精读和泛读》教学设计
《灰椋鸟》教学设计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明天的太阳城》教学设计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
《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明天的太阳城》教学设计
《暴风雨》教学设计
《灰椋鸟》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暴风雨》教学设计
《学会合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
《学会合作》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