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大学英语口语考试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浅析大学英语口语考试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浅析大学英语口语考试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

论文关键词: 大学英语口语考试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出现问题 解决办法

论文摘 要: 大学英语口语考试既是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检验,也是对课堂教学的促进。本文根据一些教学实践,分析大学英语口语考试中出现的问题,探索解决其中部分问题的办法,以期促进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大学英语口语考试是针对通过大学英语

四、六级考试后的考生所设置的一项重要的外语能力考试,要求考生在口头表达的过程中全面运用所掌握的词汇、语法知识,不但涉及词层次、短语层次和句层次的语法知识,而且涉及语篇层次和语用层次的语言能力。口语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在几分钟内熟练、正确地综合运用这些能力,做到词汇丰富、语法结构较为复杂、语意连贯、表达适切。要达到这一标准,考生有必要接受适当的口语训练,而且通过适当口语训练考生能够达到口语考试的基本标准。考前需要一定量的练习,但是更重要的在于平时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通过对部分考生口试结果进行分析,笔者总结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将考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实践教学结果反馈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以期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提高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一、口语考试中出现的问题

在“描述”、“讨论”和“即席回答问题”三个项目测试的过程中,学生暴露出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结为两类:语言基础方面的问题与语用方面的问题。前者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语法错误较多、连接词单一,大部分是and,but,also,so;词汇不丰富,绝大多数是中学的简单词汇;少数语音语调不准,影响理解。后者表现为:讨论时思路窄,老是那么几句话;逻辑思维不强,连贯性差。但主要问题还是语言基础不扎实,突出表现为语法错误较多。这些语法错误可归纳如下:

1)主谓语不一致,主要表现在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其谓语动词一般现在时形式与主语不一致;

2)there be句型错用,以及there be与have混淆不清;

3)人称代词格混乱、几个代词连用时顺序错误、单复数矛盾等;

4)名词可数与不可数混淆不清(如information,furniture);

5)maybe与may be、people与person、either与too混淆不清;

6)错用连词though—but,because—so,such as+that clause,like+that clause;

7)词性混乱;

8)句子结构错误。

二、原因分析

1.母语的影响。

学生用英语进行口头表达时的许多语言错误可以归结为母语的影响,即母语迁移(language transfer)造成的错误(母语迁移:学习者的母语知识影响第二语言习得和应用的过程)(Ellis,2000:1

40),如“though...but...”、“because...so”、第三人称谓语动形式、谓语动词的时态变化、名词单复数及可数与不可数形式、句子结构错误等。中文交流时我们经常用“尽管……但是……”、“因为……所以……”这样的关联词,讲英语时自然就会将其用进来,于是就出现了though...but...,because...so的现象。中文动词词尾没有时态的变化,只是通过副词“已经……了、正在、将”等体现某一动作是否发生、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难怪学生学英语时会犯动词时态方面的错误。中文的名词没有可数与不可数之分,也没有集合名词的概念,学起英语来难免会混淆不清。母语迁移原则有利于学习母语和目的语类似的部分,但对于两种语言不同部分的学习却有很大的干扰性。在教学中,英语教师一定要弄清两种语言的异同,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既可避免走弯路,又可防止因滥用母语迁移原则而造成的难以纠正的错误。

2.缺乏思维能力训练和培养。

个体思维的发展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小学阶段以形象思维为主,中学阶段以逻辑思维为主,大学阶段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但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不一定与学历成正比”,“因为思维能力的发展不是自发的,它需要有效的训练和培养”(文秋芳,1999:179—1

80)。考试过程中考生表现出来的现象:讨论时思路窄,老是那么几句话;个人陈述观点时逻辑思维不强,连贯性差,这些现象反映出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与母语思维能力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要求考生用英语进行逻辑强、连贯性好的口头表达,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培养尤其必要。

3.缺少扎实的口头训练,尤其是语篇层次的口头训练。

参加口语考试的学生笔试成绩均在良好以上,其语言基础知识应该掌握得比较好,词汇量也不应该小。口试中出现的问题说明他们在英语语言方面的认知、辨别能力较高,但由于缺少足够的输出练习,特别是语篇环境下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口头练习,因此在实际口头交际中就会采用目的语规则泛化(over generalization),即将目的语的某一语法规则套用到错误的场合(胡壮麟等,2000:3

3

4)。例如:将名词复数“s”规则用于所有名词。

4.口试中临场紧张,缺乏应变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在传授英语语言基础知识方面功不可没,但是在语言应用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平时的口头练习大都停留于句层次上,而语篇层次的语言能力有待于开发、培养。正因为如此,学生在口试时一紧张就不知如何表达,往往是顾了语言的准确性,顾不了表达的连贯性、逻辑性;或者顾了内容,忘了表达形式的正确性,有的甚至很长时间讲不出几句话来,即使讲出来,也不一定切题。自然就出现了词汇简单、思路窄、逻辑思维不强和连贯性差等问题。

三、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前两类问题尤其是语法错误主要是母语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或目的语规则泛化所致。这些问题如果未得到及时纠正,就会朝语言石化或僵化(fossilization)发展(语言石化:外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尚未达到目的语的水平就停止提高这一现象)(Ellis,2000:

2

9)。因此对于课堂教学我们应该认识到以下几点。

1.语言知识要转变成能力,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就要加强语篇环境下综合运用英语的口头练习;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习英语就是要掌握读、写、听、说四种技能,而这四种技能相互依赖,读和听是写和说的前提,写和说是读和听能力的体现,没有前者就很难有后者,要将前者转换成后者则需要相应的训练。

3.课堂教学将潜在的语言技能转化为实际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可能的,这种转换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如心理、逻辑思维、交际策略等。教学中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如语法、词汇、遣词造句等,合理运用语言学习策略,如分析母语与目的语的异同,恰当运用母语迁移原则,提高学习效率。当然,教师要引导学生避免滥用母语迁移原则或过度概括原则,及时分析、纠正因此而产生的语言错误,防止语言石化现象。同时还要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2]大学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大学英语口语考试大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胡壮轔,刘润清等.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弟弟
妈妈笑了
春游
一本好书——《我们的大世界》
周会
快乐的“五一”
难忘的事
自动铅笔
我的小乌龟
谦虚
一场误会
郊游
月亮
我的铅笔盒
花中捉迷藏
公民个体为本、统一宪政立国(上)法学理论论文(1)
继受法律的理性科学化
论道德的法律支持及其限度法学理论论文(1)
培植法治的自我完善机制法学理论论文(1)
法律原则适用的困境
也许正在发生
审判的法治逻辑
论宪政的宗教之维法学理论论文(1)
事物,事实,论证法学理论论文(1)
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思考法学理论论文(1)
中国法理学二十年法学理论论文(1)
自然法学新体系引论法学理论论文(1)
法治、合理性及其代价法学理论论文(1)
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问题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入出国许可问题之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五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三
《葡萄沟》第二课时说课设计二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一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四
《北京亮起来了》综合资料二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六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六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一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三
《北京亮起来了》综合资料一
《葡萄沟》第二课时说课设计一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八
《动手做做看》教学建议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