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浅谈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06

浅谈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

[论文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 差异

[论文摘要] 高职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更应该包括语言文化的导入。本文从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跨文化交际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培养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这三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相当的文化差异。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一词逐渐出现在我国的外语教学领域中。如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英语教学,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培养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之一。

一、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学习语言的目的关键在于交际和运用。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学习英语并非只是学学单词和语法而已,为了说得流利、地道,避免窘境,就必须学会怎样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使用这些词语和语法结构。要正确、得体地用英语进行交际,就必须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政治、人文地理、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等文化背景知识。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与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外语界的普遍关注。为了满足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顺应国际形势,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必须在传统地传授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因此,在当今的高职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跨文化交际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进行跨文化交际,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在掌握一定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还必须了解不同文化因素之间的差异,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这种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以下从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三个方面,阐述了跨文化交际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1.价值观念

(1)中西价值观

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也是文化的核心。中国人自古以来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遵循“中庸之道”,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非常重视尊卑贵贱,孝敬父母,常常以集体主义作为价值观的标准。

而西方人认为自然是由人类征服的,人类有能力去改造自然,让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崇尚以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挥和个人目标的实现。

(2)价值观差异在“称呼”上的体现

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在语言交际方面有着很明显的体现,比如说称呼。中西方在打招呼的时候对人的称谓有所不同,中国人在称谓方面比西方人更加慎重和严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人重等级、秩序,称呼语也一般需要说明彼此的关系,表示出辈分、职务、头衔等。如中国人称呼长辈时,常称呼“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称呼领导时为“王经理”、“张主任”。在英语文化中称呼要简单得多,因为西方强调平等高于社会地位,Mr./Mrs./Miss./Ms.+ 姓是最常用的称呼方式,如Mr. Smith,Miss Green。西方人不分尊卑长幼,一般直呼其名,甚至在家庭中也没有严格的辈分之分,中国人对此一般都不能接受,觉得这样没有礼貌,缺乏教养。

过去在中国,我们习惯性地称呼陌生人为“同志”,在英语国家常用的则是“Sir”和“Madam”,如果我们和说英语国家的人以“同志(comrade)”相称,他们会感到莫名其妙。比如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也就相应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然而在儒家“尊师重道”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王老师=Teacher Wang.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王经理”、“张医生”称为“Manager Wang”,“Doctor Zhang”。

又如“old”一词,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为了表达尊敬,有时会在称呼里加入“老”字,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先生等。在中国人看来,长者是智慧和威望的象征,年龄越大,资格越老,也就越会得到别人的尊敬。然而,英美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更不会把“老”加进称呼里面去使用,人们通常不愿意直接听到“老”这样的字眼,英语中常用senior citizen,elderly,aged 来表示上了年纪,而不直接用“old”。

在高职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使学生知道英语中各种不同情景下的称呼方式,特别是那些区别于汉语的表达法。

2.风俗习惯

风俗是一种社会形态的象征和体现,带有很明显的民族性,它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1)问候语

在英汉两种文化中,朋友之间通常都互致问候来促进人际关系。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你去哪儿?”在中国这是很普通的问候,事实上问候者并不是真的想得到确切的答案,只是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关心而已。英语中常用“Hi./Hello.”,“Good morning.”,“How are you?”,“How do you do?”,它们是在确切地询问对方的某些情况并希望得到答案。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说“Have you had your dinner?”他们会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问他们“Where are you going?”他们会认为这是在干涉他们的私事,非常不礼貌。英语中的寒暄式问候基本不是以对方正在做的事情为话题,往往是以天气为话题而进行的,比如:“It’s a nice day,isn’t?”。除了聊天气,还会以交通,体育,娱乐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和中国人热衷的一些话题相反,有些谈话内容在西方国家是需要避讳的,如年龄、收入、婚姻、家庭关系等,他们把这些都视作个人隐私,如果你关心地问“Why don’t you get married?”或“I think you would want to have children.”这样刺探性的问题将会引起对方很大的反感。

(2)动物和色彩代表的含义

①动物:在我国古代传说中,“龙”是褒义词。龙是传说中能降雨、惩治妖魔鬼怪的吉祥的动物,是权利的象征。中国古代的皇帝被尊为“真龙天子”,并且一切和皇帝有关的事物都带有“龙”字。但在西方世界里,人们对“龙”的联想和看法与中国人完全不同。“龙”(dragon)在西方是贬义词,是邪恶的象征。在英美的很多词典中,对dragon的定义是:一种想象中的特别凶残的动物,长着翅膀和利爪,嘴能喷火,而且还赋予它狡诈、贪婪、凶残的性格特征。

有人将汉语成语“望子成龙”译为expect his son to become a dragon,让英美人看了十分奇怪,中国人怎么希望自己的小孩变成“魔鬼”、“怪兽”?其实“成龙”应该是“become successful”的意思。还有人把“龙头企业”译成“dragon head enterprise”,吓了老外一跳,他们纳闷,中国怎么会有生产怪兽头的企业?真是十分可笑。“龙头”在这里的意思实际上是“带头”、“领头”,应译为leading。 "

和龙的地位不同,“狗”(dog)在西方国家被视为人类忠实的朋友。例如:a 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都有得意时)。而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狗”却是和卑微、下贱等贬义词联系在一起,如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等。

②色彩:“红色”是中国文化中的基本崇尚色,它象征着吉祥、喜庆、兴旺。与之相反,“白色”却是象征着悲恸、死亡,因此白色被认为是不吉利的颜色。在英语国家“red”也有幸福、喜庆的象征,如“red—letter days”,表示重要的、值得纪念的日子。但西方文化中的“红色”(red)是一个贬多褒少的词,是“火”与“血”的联想,它象征着残暴、流血和危险。如商业英语中的“in the red”,不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西方文化中的“白色”(white)代表者是乳汁、百合花,象征纯净、圣洁。当中国人说生活兴旺“红红火火”时,西方人则说“the white days of somebody’s life”,意思是某人生命中的吉利日子。

在汉文化中,“黄色”与土地的颜色密切关联,象征着尊贵和威严,是皇室的专用颜色。民间也十分推崇黄色,把好日子叫做“黄道吉日”。但在现代汉语中,“黄色”具有了一些贬义色彩,如黄色笑话、黄色电影等,这一义项主要源于美国英语(在美国一些淫秽、色情的书刊常用发黄的纸类印刷),使其有了淫秽、色情、反动等含义。而英语中的“yellow”却没有此引申义,反而英文中的“黄色电影”是用“blue film”来表示的。在英语中“yellow”常和胆怯、嫉妒、猜疑、卑鄙联想在一起,这来源于《圣经》中的故事,传说犹大为了30枚银币出卖了耶稣,而犹大总是穿一身黄色的衣服,故“yellow”在英语中有了“背叛、邪恶”等联想意义。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地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判断。

3.思维方式

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之处。模糊性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最明显的特征,中国式思维讲的是中庸之道:不走极端,叩其两端,取其中也。而西方人的传统思维是极力追求精确性。英语中强调句子的结构要完整,主谓宾不可缺,并且注重时态、单复数之分,而在汉语中却不存在这种情况。

西方传统思维重视理性逻辑分析,而中国人往往凭借的是直觉判断。英语强调个体,习惯于抽象思维;汉语注重主体,偏向具体思维。西方人在表达上喜欢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以示坦率;中国人则喜欢迂回曲折,绕绕弯子,寒暄之后再点明主题。

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也使得高职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常常会用“中国式”的思维模式去思考和表达,在跨文化的交流过程中必然会导致一些交流上的障碍。比如去外国朋友家做客,他们会热情的问: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drink? 中国人习惯了谦虚、礼让,即使口渴也不好意思在主人第一遍邀请的时候就回答:Yes,please.如果你的回答是:No,thanks.外国人就会当真,不会像中国的主人家那样三番四次的邀请。并且中西方人对于赞美和接受赞美的表达方式也截然不同:

ComplimentResponse to compliment

Chinese你这画真好看! 哪里,哪里,不怎么样。

你烧得菜真好吃!学着做的。

你的领带真好看! 过奖了。

Americans What a nice picture!Thank you.

I really like the food! I’m glad to hear that.

I really like your tie!I like yours,too

“哪里,哪里”是中国人接受赞美时最常见的谦虚的表达,如果把它放在英语中翻译成“Where,where.”那就真的引起误会,闹出笑话了。

三、培养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

1.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高职英语教师自身应具有很强的跨文化意识,平时要尽可能多的来丰富自己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多阅读真实的语言材料,涉猎课本以外的知识,比如国外的报纸杂志,时事新闻等,使自己及时并充分地了解各种地道的西方文化背景和新鲜词汇,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同时在课堂上结合所学内容,传授给学生。

2.设置英语情景,培养英语思维能力

重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的能力。这种意识的培养必须从单词、短语入手。单词、短语的含义常因说话人的年龄、性别、身份、社会地位、说话目的等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要重视训练学生在不同情境中对英语词汇的正确运用。为了让高职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摆脱母语的干扰,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以学生为主体、情景模拟的练习,如pair work,role play,group discussion,presentation 等,这种情景教学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中西文化差异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

3.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在英语教学中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

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辅助现代化多媒体手段,给学生提供交互式学习环境和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刺激,通过音频、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更直观的领会到两种语言的相似及不同之处,从视觉上感受西方人的传统习惯和风土人情,捕捉中西文化的差异所在。

4.鼓励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观看原声对白的外国影片

在课堂上,高职高专英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语用意识,扩大语言文化知识。鼓励学生在课余之时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观看原声对白的外国影片,了解这些作品中所反映出的年代特点、社会关系、风俗习惯等信息。只有通过充分地阅读和观赏才能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深深体会到中西文化的差异。

四、结束语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并最终熟练运用地道的语言,并能结合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规范,运用准确的目的语言进行交际。随着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日益广泛,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师必须意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目的语国家文化知识的导入,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复合型高职人才。

参考文献 [2]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丛书[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3]张率华. 中西文化差异与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

(10)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瞧,那个男孩
嘿,我成功了
爱管闲事的小狮子
变化的我
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她
我的老师
我是“多面派‘
“怪”搭档
我的毛病录
谢谢您,妈妈
啊噢,老妈
老妈,您就将就着点吧
给小狗剪头发
自信的我
我是个书迷
论国有农场劳动力资源现状及再就业问题措施
浅谈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
试论农业的多功能性及其价值
论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论国有大型能源企业国际化战略实证研究
关于城乡结合部非农建设用地节约与集约利用刍议
论股改后我国股权激励机制设计的理论
关于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方法的探讨
论义乌市农村妇女就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关于ERP条件下成本控制方法的探讨
论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方法
论长期股权投资交易费用会计处理
论当前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策
我国农业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论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股权退出现状
26《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七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六
22《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之一
小学二年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26《丑小鸭》第一课时
26《丑小鸭》教学设计之四
坐井观天
25《狼和小羊》教学设计之一
黄山奇石
26《丑小鸭》第二课时
26《丑小鸭》第二课时教学
23《称象》第二、三课时
小学二年语文下册:《丑小鸭》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
小语综合性学习第三册《识字4》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