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培养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教学改革

浅谈培养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教学改革

"

论文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 英语应用能力 教学改革

论文摘 要: 英语是国际性人才的必备能力,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国际化的趋势下,社会越来越需要同时精通英语和专业的国际型人才,如何改进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是各个高校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的特点,并结合这些特点,提出了英语教学改革的措施。

英语是研究生阶段一门重要的学位课。我国高校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教育经过了30年的发展进程,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英语教学更加系统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整体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如何改进其教学,增强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随着教育产业化的发展,研究生英语教学面临着一些前所未有的新的变化。首先,对研究生英语需求产生了变化。大量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急需听、说、读、写、译能力兼备的实际应用型人才,应试型的学生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其次,研究生在校人数不断增加,研究生英语水平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再者,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呈现出多样化。有些学生在大学阶段已经获得四级和六级证书,他们的英语学习动机不再仅仅是以应试为目的的工具性动机,而是更多地转向融入性动机,他们迫切希望在研究生阶段提高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满足社会的要求。最后,英语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的进步也使英语教学改革有了技术支持。随着新的教学手段和设备的引进,网络的发展也加速了信息的传递,传统的书本黑板式的英语教学正面临着挑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新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只有更多地引进新的技术,改进研究生英语教学,才能适应电脑技术影响下的新一代的要求。

面对这些新时期的变化,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国内对研究生英语教学早已在一些重点高校进行,期望通过这些研究建立有效提高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教学模式,建立有效的教学方法。清华大学就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实验,期望建立旨在提高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教学模式;大连理工大学进行了基于网络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研究。这些改革为全国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起了带头作用,有效地推动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但这些模式的实用性和适用性还有待进一步证明。

二、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的特点

根据海姆斯交际能力理论,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四个原则:形式是否可能,实际是否可行,运用是否得体,以及语言的可接受性。加纳莱和斯韦恩提出的交际能力模式更加具体,指出四种能力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及策略能力。这些语言学家的研究为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

在我国,不同层次的英语教学都提到要注重英语的应用能力,尤其是大学本科英语教学和研究生英语教学。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大学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各有强调的重点。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教学“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更加注重培养语言应用能力”[1]。本科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语言的能力,包括正确理解句子或造出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根据不同的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语言策略能力等基础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根据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硕士生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以英语为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2]。更加强调在本科阶段形成的语言应用能力的基础之上,与专业向相结合的原则,具体体现在具有专业文献阅读能力、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国际交流专业知识的能力。

三、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

根据研究生的学习特点,通过多层次、多手段,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应用能力。

1.实用性训练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在基础英语阶段,提高训练的实用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基础能力。

研究生的听说能力是英语应用能力的基础,是国际性人才的必要条件。然而,听说能力却是研究生的弱项。虽然2004年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就明确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但我们可以看到因为教学时间、教学条件等原因,大学英语以阅读教学为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学生并不能全面提高英语能力,从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他们依然学的是一种“哑巴英语”,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如果还是依然以读为主,片面发展,就会影响到研究生的素质和能力。

研究生作为高层次的人才,将要面对的是包括科技界、学术界、管理层等广泛的交际层次,因此,听力课应该包括实用性训练,如听报告、讲座、记笔记等,还应该利用课堂以外的语言环境,如电视、广播等,采用听力集中教学,增大听力的强度和比例。课堂上让学生复述所听内容,锻炼学生的听力能力,让学生在获取信息、组织信息、表述信息的过程中,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开展辩论、演讲、小组讨论等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通过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策略水平及思辨能力。

研究生毕业后将进入企业、高校、管理部门,从事管理或研究工作。因此,英语培养应该带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尤其是英语写作,应该改变大学英语中三段论式的普通话题的写作,改为以论文摘要、实验报告、应用文、论文写作等为写作训练的主要内容,着重相关格式与写作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科技英语语言特点,解决学生实际写作中的难题。

2.开辟双语课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最终实现能运用英语就工作或专业方面的问题与国际同行进行交流的能力。因为研究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多样,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不高,英语教学效果差,效率低下,双语教学可以改善这些英语教学中的顽症,既培养用英语获得专业信息的能力,又介绍学科的前沿知识,使学生成为懂英语又懂专业的人才。

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做好预习工作,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相关定义和概念,用英语解释专业现象,组织小组活动,讨论专业知识,既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又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

双语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要构建一套完善的教学体系和师资体系,建立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选择合适的教材,传递出最新的教育理念,培养出具有多能力的学生。

3.开展翻译教学,提高学生语言转换的能力。

翻译是英语技能中较难的,涉及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知识,翻译能力是语言应用能力的一种体现。然而,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系统的翻译训练,不会运用基本的翻译技巧进行汉英互译。因此,学生急需进行翻译技巧的培训,培养初步翻译的能力。

教学主要以翻译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传授基本的翻译技巧,主要包括:词义选择、词义引申、词类转译等,规避和辨认翻译征,对比英汉语言的结构,并给学生以口头和笔头的实战训练,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综上所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国际合作越来越密切的今天,英语教学应该立足实际的需要,进行更加切合实际的改革,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实用性技能型为核心,切实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2]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关于印发《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第一外语)教学大纲(试行稿)》的通知.教研办,1992[22]号.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小伙伴9
灰姑娘的故事
老鼠兄弟的故事
白雪公主的故事
一只猪的故事
乌鸦和狐狸的故事后传
给王虹同学的一封信3
自由写作实践
我的小伙伴10
眼睛与眉毛的故事
我的小伙伴2
从《乌塔》想到……
一张明信片的故事
铅笔、橡皮、转笔刀的故事
小伙伴
浅论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浅谈提高煤炭运销管理水平须加强统计工作
高层建筑楼前广场的设计方法初探
居住区教育设施的服务半径
“飞特族”冲击国企管理
中国式国企管理60年
财务杠杆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
分析建筑工程拖延工期的原因及对策
粤东北客家围龙屋建筑中的风水
角度过程能力指数及其在非对称角偏差下的推广
建筑施工中几种常见质量通病的分析
创业板企业激励机制的方案探讨
居住区规划的理解
西方EVA价值评价与物流企业管理创新
浅谈企业会计信息化现状及发展途径
《胖乎乎的小手》趣闻故事 席间怀橘
《棉鞋里的阳光》老师语录
《两件宝》
《棉鞋里的阳光》重点问题探究
《棉鞋里的阳光》整体阅读感知
《棉鞋里的阳光》仿写作文
《棉鞋里的阳光》重点字词的意思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一)
《棉鞋里的阳光》重点字词梳理
《棉鞋里的阳光》随堂练习 提高篇
《棉鞋里的阳光》作者简介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二)
《棉鞋里的阳光》重难点分析
《棉鞋里的阳光》随堂练习 巩固篇
《棉鞋里的阳光》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