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议跨文化交际理念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议跨文化交际理念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浅议跨文化交际理念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论文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中学英语教学 应用

论文摘 要: 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学英语教师应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统一起来,引导学生做到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并重。本文主要论述了跨文化英语教学的基本理念以及在具体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应该着手的几个方面。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英语中文化教学的可行性。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大面积地、全面地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既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二十一世纪中学英语教学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跨文化英语教学的基本理念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的含义很广,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认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学得的能力与习惯。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人类用语言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又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它们之间的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了学习一门语言的同时,也是学习一种文化的过程。在语言教学中,文化的问题是极其重要的问题。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以前,这主要是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所关心、研究的问题。近年来,它正在引起一般人的关注。在中国,语言教师对之表现出的浓厚兴趣,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要求,也引起了人们从跨文化教育的角度对外语教学进行深入的思考。从更宽泛的角度看,文化教学可以存在于英语教学的每个阶段,甚至每个单元。教师在教学中,只要自始自终注意结合语用、文化因素,把语言形式放到社会语用功能的背景下进行教学,在传播语音、词汇、语法、文学、修辞等语言知识和训练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时,努力发掘语言形式的文化涵义,结合文化知识讲授语言的交际法则,促使学生把语言知识、技能和文化知识有机地“化合”成有效得体的语言交际能力,就能使语言知识“活起来”,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用能力。

二、在具体的日常教学中的应用

1.结合教材,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知识。

在我国当前的英语教材中,许多文章涉及英语国家文化的方方面面,在文化内涵、思想内容上有一定的深度。教师在讲授这些文章时,可以将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并指出其文化意义。例如在英语课文中,表示英美国家节日的词汇出现频率很高,遇到这些词汇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如讲Christmas时,教师可告诉学生圣诞节的由来;向学生介绍西方人如何过圣诞节时,教师可以讲授一些相关的词汇,如:Christmas Eve(圣诞前夜),Christmas tree(圣诞树),Santa Claus or Father Christmas(圣诞老人),Christmas Card(圣诞卡)等,还可让学生听一些圣诞歌曲,感受一下西方圣诞节的气氛。在高中英语课本的语篇阅读材料中有很多包含着西方民族文化信息,如地理、历史、价值、时空观念、人际交往、民情习俗等的词语和句子。在教学中,教师要挖掘语篇的文化信息,使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拓宽文化视野。

2.加强学生日常口语交际中的文化因素。

日常的口语交际,尽管语言形式比较简单,但其中也存在着很多跨文化因素,文化因素与语言形式的难易并不一定成正比。如“Please”,“Excuse”,“Sorry”等形式上极简单的表达,学生真正觉得困难的不是发音或拼写问题,而是在实际交际中如何恰当运用。人们往往认为“Please”,相当于汉语中的“请”,但某些场合却不适合用“Please”。比如请人吃饭、吃菜、喝酒时或请人吸烟时,一般用“Help yourself”,而不用“Please”,请别人先进门或上车,也不说“Please”,而说“After you”(有人常用You go first,这是不对的)。又例如对方说了“Thank you”之后,英语的回答是“Not at all.”,“Don’t mention it.”或“You’re welcome.”,但汉语中有人会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如果直译为“It’s my duty.”就会含有“本人并不想做这件事,但这是他(她)的职责,所以不得不做”的意思,与汉语想要表达的意思有很大出入。恰当的回答应是“It’s a pleasure”等表示“乐意(效劳)”的客套话。这些并不是语言文字本身的逐字翻译,而是包含着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3.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学习一种语言就是体验一种文化。《新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帮助他们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拓展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予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作为英语语言文化的传播者,英语教师就应尽可能通晓英语语言文化。

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注意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往往导致学生在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为加强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重要的一点是要突破传统的以语法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加强口语教学。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地投入交际练习活动。并且尽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和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通过参加交际活动从而提高交际能力。课堂活动形式可灵活多样,如扮演角色、情景对话、人物采访等。此外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模式,走出课堂与外国人进行实际交流,或把外籍教师请进来与学生进行对话,也是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理想途径。

4.运用多媒体技术创造真实可信的文化交际环境。

多媒体教学已被教学界广泛地接纳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它以图、文、声、像并茂的活泼而新颖的形式为外语教学提供了生动而逼真的外语活动情景和环境,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加深了对语言知识的认知,更为直观地体验到利用目的语进行的交际活动,进而置身其中。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直接让学生观看英文版经典影片,如《哈里·波特》(Harry Potter)、《泰坦尼克号》(The Titanic)、《木偶奇遇记》(Pinocchio)、《白雪公主》(Snow White)等。也可有选择性地让学生听世界政要、商业巨子的演讲等。这些内容本身就是英语文化某个侧面的缩影。通过看、听这些材料,高中生能够从中了解西方国家的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了解和学到许多与目的语文化有关的语言交际的方法和手段,并正确认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当然同时也可与互联网络交叉进行,学生们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国际网站找到笔友,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或参加网上用英语进行的交流活动,增强英语的表达能力,把自己融入一个真实的英语世界,像体验母语那样去感受英语文化,从而拓宽文化视野,提高英语文化意识。

总之,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但真正的交际能力既包括语言能力,也包括社会文化能力。因此,英语教学既应该包括英语言技能的教学,又应该包括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鉴于语言、文化和交际之间的密切关系,为实现中学英语教学既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又培养其文化交际能力的双重目标,中学英语教师应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统一起来,引导学生做到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并重。这样做既是由语言的本质内涵所决定的,也符合语言为交际服务的思想,符合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参考文献: [2]田青.浅论跨文化的英语教学[J].惠州学院学报,2003,

(4).

[3]李菲.跨文化英语教学[J].外语教学,2007,

(3).

[4]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黄河
我喜欢她
兔子和野猪
回忆
迷雾
枫叶
雪花
樱花
佛山母亲河
佛山我家
我的发现
母爱
踏青
春天来了
东山湖公园
试论基于服务“三农”的农村职校校企合作的思考
试析对新形势下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试析对当前高职创业教育实践的思考
试论“顶岗实习—准就业—就业”模式的实践
关于农村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与路径探究
试论中职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
关于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远程教育发展探析
关于工学结合视阈下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试析德国职业教育资助制度的三大支柱
关于对专业化背景下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发展的探析
试论高职计算机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探索
关于本科高职发展中对实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探析
浅析高职单招“职业潜质评估”模式的探索
关于“双师素质”教师对高职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关于拓展高职毕业生就业途径的探索
《羚羊木雕》课堂实录
摆脱精神的禁锢,呵护思维的灵动──《风筝》个性化教学案例
值得深思的文化现象──《羚羊木雕》侧视
《羚羊木雕》教学案例
由《羚羊木雕》教学设计反思“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风筝》课堂实录
从《羚羊木雕》看教学的三个突破口
《羚羊木雕》教学案例
《羚羊木雕》第二课时教学案例
紧张严密的叙事中张扬科学幻想──读张之路科幻小说《极限幻觉》
《羚羊木雕》教学杂记
《羚羊木雕》课堂实录
我们还应教会学生些什么──谈谈《羚羊木雕》的教学
《风筝》教学实录及反思
多采课堂,个性激扬──《羚羊木雕》几种不同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