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9
浅谈对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探讨
"
论文关键词: 高职高专 英语应用能力 现状 对策
论文摘 要: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既不同于中学阶端的理论性教育,又不能一味地照搬本科式的英语教学模式。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注重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实用为主。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现状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和其他高校乃至中小学一样,受到了足够的重视,对其投入也同样之多,可得出的结果却不是那么令人满意。那么,这种结果是如何造成的呢?首先,学生的基础问题。考虑到生源问题,大部分高职高专学校对学生的单科成绩并不作限制。很多未能进入本科学院而升入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主要原因就是英语或数学成绩太差。这就导致了入学后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这些学生对于英语既缺乏学习兴趣,也缺少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其次,从教学方面来看,自高校扩招以来,高职高专学生规模不断扩大,而师资力量的增长却逐渐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很多学校不得不采取大班教学的模式,这样的模式使得老师和学生很难在课堂上展开讨论,给学生更多的发言和练习的机会。此外,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课时数也由于其他各种专业课的原因而不得不进行压缩,很多学校都不足200课时。由于班级人数和教学时数所限,导致了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常常采用以教师为主的授课方式,使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这些对于培养高职高专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而言,都是一种冲突。
二、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对策
1.针对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现有的英语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分成几组水平相近的群体分别教学,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使各个群体得到最好的发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实践效果。在决定分层前,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辅导员沟通,与学生直接交流,召开不同层面的思想动员会,收集分析学生的问卷内容,以及时调整分层教学方案,充分做好分层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分层教学有四种基本模式:①班内分层目标教学模式:它保留班级编制,但在实际教学中,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展。②分层走班模式:根据学校进行的摸底结果,按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三个层次,组成新的教学班集体。③能力目标分层监测模式:进行知识与能力的分层教学,由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自主选择相应的学习层次,然后再根据努力的情况及后续学习的现状,再进行学期末的层次调整。三个层次可暂且称为A、B、C层。教师在教学中,对A层的学生要做到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知识运用的能力,对B层的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着重在掌握基本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C层的学生则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针对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几种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法。①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中学阶段,教师给学生传授的是基础,是知识理念,而高职高专阶段的学生不同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已经成为了有能力的学习者。那么,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做一个学习的激励者,在入学的初期就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而这些正是日后促进学生学习进步的重要因素。这正是我们所常说的“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②形成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高校的扩招使得学生基数不断增加,从而显得师资力量相对不足,导致了大部分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都是采取大班形式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而这样的教学模式与我们语言教育的观念是相违背的。著名语言学家Simon Delaso说过,“一种技能的获得,无论是涉及打字,演奏乐器还是学习外语,都要求学习者与老师不平分工作,而做大部分工作”。教师必须少一点讲授,多一点引导。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充分发挥驾驭组织能力,明确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就好比一位导演,而学生则是主角,教师可以尽量提供一些实际的情境、材料、环境,采取问答、讨论、表演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③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旧的课堂模式非常简单,一位老师一支粉笔,该写的写,该记的记,但这样的模式在现在来看既浪费时间又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一来可以有效地节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二来能够进一步地增加教师授课的信息量。像投影机、录放机、扩音器、幻灯、多媒体电脑,以及集各种教学仪器为一体的多功能网络语音教室都可以成为目前英语教学的先进手段。互联网上的语言学习资料、信息等,应有尽有。而教学软件的运用,使得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课堂交流更加便利,更加直观生动。④丰富学生课堂以外的语言学习空间。由于大班授课,学时紧张,使得英语的课堂教学时间非常有限。而英语学习是一门实践课,学生需要在课外有更多的运用英语的练习机会,这就需要教师为他们创造出这样的一种学习氛围。如利用互联网让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展开以英语为基础的口头或笔头的交流,开放语言实验室进行人机对话,组织学生一起动手建立专门的英语学习网站,让他们在参与中锻炼自己的英语运用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英语活动小组,如英语角、英语竞赛、英语沙龙、英语协会等,举办一些英语晚会、英语歌唱比赛、英语话剧比赛等,通过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引起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语言运用能力。⑤建立科学的英语评估体系。传统的英语评估体系很单一,基本只看笔试成绩,而忽视了口语和听力等方面的考核。这种方式显然无法全面地体现学生的英语能力水平。我们应该减少笔试在考核中的比例,采取多元式的评估体系;将考核的重点放在全面掌握读、写、听、说、译等各项技能上;增加考核指标,采取卷面成绩和课堂表现,以及各种英语等级证书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重,这样也可以督促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表现。另外,评价的标准也应具有客观性,采用客观记录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组内和组间互评,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学业成绩和合作态度等品质相结合。这样可使评价体系从单一转向多元化,使得我们的评价体系更具科学性。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有着自身不可避免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应该着重解决好这些问题与不足,并且在此基础上体现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特色,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特色与本科英语教学是不同的,是既强调语言基础与语言应用能力并重,又体现专门用途英语能力的教学。
参考文献: [2]李传彬.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模式探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2).
[3]廖国强.利用英语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J].中国英语教学,2006,
(4).
[4]孟梅,刘秦亮.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研究报告[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
(1
2).
[5]吕吉瑛.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模式培养探析[J].文化教育,2005,
(1
1).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Elaine,Mary lewis,and the Frog》一书有感
- 写作的快乐与烦恼
- 神奇的鞋
- 飞帽
- 学当理发师
- 人生道路上的十字路口
- 致台湾小朋友的一封信
- 二十年后的电子计算机
- 一次特殊的测试
- 游九顶塔民族风情园
- 给爸爸刮胡子
- 人间仙境——太白山
- 乒乓球赛
- 我最看不惯的一种现象
- 变脸老板
- 试析高职生职业指导的意义、问题及实施路径
- 试析专业发展的高校青年教师的学习研究
- 试析本科宪法学教学独特性的初步探讨
- 试析理工院校“工程数学”课程教学改革
- 试析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思考
- 简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现状、原因及对策
- 浅析构建高校大学生学习型社区
- 简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
- 简论案例分析法在ESBP教学中的运用
- 试析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
- 简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订单班SWOT分析
- 试析高职英语教学创新管理研究
- 试析学术规范的法学思考
- 试析人性教育视野下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研究
- 试论高等数学创新思维的创新人才培养
- 《俗世奇人》同步练习
- 追怀一位民间艺人
- 《俗世奇人》一人一事,曲折有致
- 《俗世奇人》同步练习
- 《俗世奇人》词语解释
- 《俗世奇人》富有个性的人物特点
- 《俗世奇人》结构分析
- 《俗世奇人》写作特点
- 窑洞里的民间艺术
- 《俗世奇人》中心意思
- 抢救民间文化的“唐·吉诃德”
- 《俗世奇人》课文背景知识
- 《俗世奇人》习题精选
- 《俗世奇人》写作特色
- 《俗世奇人》巧妙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