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高职学生英语听说教学策略探究

高职学生英语听说教学策略探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高职学生英语听说教学策略探究

"

【论文关键词】学习风格;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论文摘要】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重点,文章通过对高职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现状和学习风格的分析,探讨了教师的教学策略,以找到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切实提高英语的听说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外交流日益增多,社会对从事涉外工作人员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日常业务活动和交际活动中,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能力,能顺利与人交流并完成工作任。因而,当前高职学生的英语听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现状分析

目前,大部分高职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较差,缺乏基本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发音不准确,听不懂地道的美式英语语或英式英语,用英语与人交流更无从谈起。面对这种现状,可以找出以下三种原因:

1.个体因素。中学时期忙于应试,学生对英语的听说不够重视,缺少练习听说的环境,基础比较差。在进入大学学习后,大部分学生没有及时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英语听力的一些技巧没能掌握,听不懂,自然说不出,学习自信心倍受打击,学习也就没有了兴趣。提高英语的听说能力,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小。

2.教学因素。教材枯燥,内容陈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听力教材中对英语的联音﹝即“同化”,“缩音”,“连读”和“省音”等﹞介绍不够详尽,学生缺乏音位能力和信息处理技巧。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风格不够了解,听力教学与口语教学脱节,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听不懂英语,口语表达受到很大限制。

3.社会因素。前些年的英语教学过于注重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中高考英语试卷中,听说能力测试所占比重较小,导致教师与学生对英语听说的忽视。

因此,在高职英语听说课教学中,迫切需要找到一个针对学生学习现状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二、高职英语听说课教学策略探研

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教学方案。教学策略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等基本特征。在听说课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策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成果。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教师的角色在于创设可让学生自己学习的情境,而不是预先准备的齐全的知识。现代英语教学也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我们在教学中从以下方面积极探索最合适的教学策略:

1.了解学生,确定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按部就班地组织教学。在我们的试验班里,学生入学后的第一节课是用英文自我介绍,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语音语调,帮助教师对学生的英语听说基础和学习心理做出正确判断。在初步了解学生后,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期,我们的教学目标略低于大纲要求,课堂教学从最基本的音标开始,目的在于消除学生的语言学习心理障碍,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英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格,打牢英语基础,为日后的提高做准备。

2.紧扣大纲,辅之趣味。教材以课本为主,补充以英语新闻和故事,经典英文电影和歌曲,英文演讲和小品比赛等趣味性较强的训练项目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好学性。在教学中,VOA和BBC的标准语速新闻对一年级学生有较大难度,但慢速英语新闻和故事不但比较容易听懂,还帮助学生纠正了不少语音错误,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如今的英美国家概况。让学生听懂英语新闻的过程,也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听懂英语的过程。通过对英语中联音现象的介绍,让学生听关键词,以及大量的实际操练等,大多数学生能学会课后如何自学提高听力水平。偶尔播放一部经典的英文电影,既能放松有能让学生检查自己的听力水平。英文演讲和小品比赛则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反映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口语交际能力。坚持做英语听写,锻炼学生听力、发音、语法、拼写和词汇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也培养学生对听力材料做分析判断的快速反应能力。 "

3.形式多样,听说结合。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主导作用,注意把听力教学与口语教学相结合,做到在听力课堂上不忘练口语,在口语课堂上检查听力课效果。同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特点,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给每个学生创造不同的学习机会,但对学生的要求并不放松。例如,在听力口语课堂上运用视听说教学法。完成课本教学任务后,欣赏一部影片,讲解其中精彩的对白与情节,要求学生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准备用自己的语言重演这些情节或是给电影编续集在口语上表演,鼓励他们尽可能的发挥想象力,充分运用语音语调的作用,并把他们的表演计入他们的口语课平时成绩。在表演时,成绩好的同学可以选择自己编写剧本,成绩差的同学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重现这一段精彩。这样既可喻教于乐,又可检查教学效果,同时学生也乐于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因为他们有了自我展示的机会,热情也很高。因而,只要是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师学生都能接受的教学方法,我们都可以积极运用。

4.创新教学、科技保障。在教学技术上,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英语教学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我们不仅可以在语音室里用多媒体进行听力教学,还可以向学生提供最新的英语听力材料和传统的英美文化知识。VOA和BBC的网站上每天有由发音优美,语言地道的专业播音员播送的最新新闻,VOA的慢速英语故事更是向我们介绍了美国文化的点点滴滴,而欧美流行音乐则是我们学习中的一大乐趣,这些都是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利用的宝贵的听说教学补充材料。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后下载英语新闻听,坚持每天学会运用一句地道的美语或英式英语。

三、教学策略效果

在进行教学研究时,我们把我院英语系同一年级的五个班学生分成两个教学组,对其中的三个班进行常规教学,在其他两个班的教学中试行新的教学策略。一学年后,两个教学小组差别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实验组的学生在语音语调方面明显优于非实验组学生。他们对听力材料中的重音和节奏的感知较好,在口语中的发音相对与非实验组的学生来说要地道得多。这得益于坚持听并模仿VOA 慢速英语新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纠正了自己的发音。

2.实验组的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由于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积极吸收新的教学材料,运用新的教学技术,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绝大部分学生在听力课堂上愿意听,在口语课堂上愿意开口说,课后也愿意练习。口语课上,我们学期末的英文小品比赛,不仅吸引了众多同年级学生,还引得不少其他年级学生驻足观看。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得听说能力的提高成为可能。

3.实验组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增强。课堂上的宽松环境,大量的练习机会,自身的兴趣,在加上教师的积极引导和鼓励,很多学生开始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学习心态发生很大变化,入学时的自卑厌学情绪开始从一些同学身上消失。很多学生感觉到自己在课堂上学到了不少东西。学生的自信心对他们的听说能力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是一项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但不是可以一蹴而成的,这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策划者,要积极对待高职学生听说普遍较差的现状,努力创造好的学习环境,探询有效的教学策略。同时,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格。只有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起来,内外因共同作用,才能取得真正的教学成果,从而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英语听说课教学策略的研究内涵丰富,论文所述仅仅是教学中的一点初步探索,我深信英语听说课教学策略的研究对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你长大以后要做什么
A Model Student
My Little Dog
Talking about Having Sports
Don’t use plastic bags(不要使用塑料袋)
My Teacher
To Be A Happy Kid如何做个快乐的孩子
第一次去麦当劳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北京植物园
一张母亲节贺卡
我爱我的故乡
The Music Within(心灵深处的音乐)
movies and Books
松木桩基础处理在防洪排涝工程中的应用
流域洪水风险情景分析技术简介及其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验收审批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
测量机器人在闸坝变形监测中的实践
猎德涌岗顶“水浸街”成因分析及治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山亭区水利现状及科学发展的建议对策
梯形河道内桥墩布置对近岸流速影响
合水水库径流变化的小波分析
山区防洪的重点及安全对策
黄壁庄水库大坝位移监测网设计
东钱湖综合整治工程水保汇报稿
污水厂再生水利用工程安全监理规划
某市补水三期工程监理月报
《阳光》教学设计六
《小小的船》第一组教学设计三
《比尾巴》第一组教学设计七
《比尾巴》第一组教学设计四
《小小的船》第一组教学设计一第二课时
《比尾巴》第一组教学设计三
《比尾巴》第一组教学设计六
《阳光》教学设计一
《阳光》教学设计六第一课时
《阳光》教学设计五
《阳光》教学设计四第一课时
《比尾巴》第一组教学设计五
《小小的船》第一组教学设计一第一课时
《阳光》教学设计四第二课时
《小小的船》第一组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