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课程整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课程整合

" 摘 要:目前,全国有许多学校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的探讨,然而,国内在此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有一些误解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不是信息技术加课程的混合?信息技术与课程究竟能不能整合?信息技术课程究竟从哪些方面与课程整合?本文作者通过长期学习和自身的教学尝试,试图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从理论和实践的两个层面进行探讨,对上述的疑问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理论、“任务型”教学、学习策略

所谓信息技术,是人们获取、分析、加工、利用信息的知识和能力。它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总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的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用于演示的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不仅仅是表现为策略或内容上的交叉、渗透、组合综合,更重要的是所表达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整合的关键是把信息技术当作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仅只是用在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要在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的前提下,使学生进行知识的重构和创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根本目标和衡量标准是看其能否有效地改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真正贯彻新课程标准,达到课程预期效果,促进学生发展。

因此,整合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课程;强调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其出发点首先应当是课程,而不是技术;强调应当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增强学习的效果,能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的事。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的目标是: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它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基本点:

1)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

2)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

3)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一种思想、观念的变革,其理论基础是:

1.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Piaget’s Constructive Learning)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是: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另外,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2.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Bruner’s Discovery Learning)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一种学生能独立探究的环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学习的目的是要学生参与建立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应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的学习来自个人的发现。

以上两种理论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思想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是教师的教学思想。如果教师固有的教学观点和思想一成不变,教师就会把计算机当作传统教学方法的附属物,不能很好地发挥计算机的独特潜力,只能用它作演示或练习用。具体地来说,要发生四大转变。

三、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资源的整合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英语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英语课程资源越来越多的呈现多媒化、网络化。如:有了信息技术的整合就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化远为近、化过去为现在,使课程的学习融声音、图象、文字、视频、动画等于一体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习效率。特别是Internet的发展,可以使更大范围的英语资源为教学所用。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访问各种英语学习网站、阅览电子书刊、访问虚拟图书馆来进行自主学习;学生们还通过办电子板报、做个人英语网页与中外的学子进行交流。利用信息技术,学生还可以进行网上在线学习或补习。总之,有了信息技术的整合就有了更具人性化的英语课程资源,就能真正打破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

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途径的整合

英语新课程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所谓的“任务型”的教学是指通过学生学习英语知识、运用英语知识来达到“能做某事”的目的。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使用英语完成任务。其教学基本特征是“课堂教学交际化,交际教学活动化,活动教学任务化,任务教学真实化,课外作业项目化,评价方式过程化。”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多媒体教学与“任务型”教学的整合是极为方便的。从理论上看,“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社会语言学、习得与互动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和杜威的实用主义认识论。而多媒体教学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也是吸收了上述理论中的合理部分而建立的。他们在教学上有共同的理论基础,都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新知识必须依靠学习主体在自己原有相关背景经验的基础上建构,”都强调“意义侧重(meaning-focused)”。从实现的形式来看,他们都认为教学任务“应在一定的情境下完成”。

信息技术可以为“任务情境”或“问题情境”的创设扫清障碍。因为它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以此为支撑物启动教学,满足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减少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同时支撑物的表征、视觉本质又促进了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目的。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于英语教学,还有利于将设计的问题具体化,还原知识的背景,恢复其原来的生动性、丰富性,从而便于学生的“意义”建构。

五、信息技术与英语学习策略的整合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英语学习策略主要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

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如借用网上的图片、图表、图象等非语言信息进行理解和表达,改进认知策略;在调控策略方面,可培养学生自觉地控制整个学习过程。比如在网上搜寻资料、使用远程数据库和文件、与学伴进行在线交流、获得在线咨询、在线支持。学习者通过问题的解决方式,完成学习目标,在此过程中逐渐掌握对信息进行有效的检索、评价、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而改善调控策略;在交际策略方面,我们可鼓励学生上网和美国、英语等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进行交流,以提高他们的英语交际水平;在资源策略方面,我们可以告诉他们一些英语学习网站,扩大其资源范围,让学生感受自我获取知识、自我更新的快乐。

六、信息技术与英语学习方式的整合

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包括学习感觉通道和信息加工习惯两个方面。学习感觉通道是指学习者偏好和擅长的感觉方式是什么,例如,有的学习者偏好利用视觉来获取信息;有的偏好利用听觉获取信息;有的则偏好动手(触觉)。在一个班级中,学生们所偏好的感觉通道各有不同,教师在选择课件和使用课件时,要照顾到不同学生的个别化特点,将讲解(听)、呈现(看)和动手(触觉)几种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至于信息加工习惯,有的学习者是冲动型的,喜欢凭直觉,思维的跳跃性较强;有的是反思型,遇事总是爱反复深思熟虑而后才作出判断。有的是场独立性的,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有的则是场依存性的,容易受他人的暗示。有的偏于聚合式思维,善于分析问题;有的则偏于发散式思维,创造性较强。学生的这些学习方式上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整合课堂教学时,若能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交互性、即时反馈功能和个别化方面的潜在优越性,就必然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这些特点,实现学习方式的个性化。

参考文献:陈玻、张建伟《建构主义与教学改革》1998

何克抗 《CAI的理论基础和以学为中心的课件设计》2000

李克东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校教育现代化》2000

陈 丽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2002年3月

刘儒德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程》1997

余胜泉等《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2000

许丽娜等《“课堂-网络”的整合》2003年2月

张军征等《网络资源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方式》2002年12月

张治平 《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的角色》2002年12月

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7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跨越语言障碍筑起沟通桥梁
双赢的智慧
生活中的俄罗斯方块
千斤之舌
语言,沟通的基石
双赢,一种人伦的智慧之美
真正的天堂
双赢的智慧
此时有声胜无声
水的凝重 山的沉稳
在细微中寻找大千世界
语言—沟通的加速
任是流行也精彩
语言与沟通
语言,人类的骄傲
电信资费管理出新规 秘书台等业务开通须经用户同意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安全会议秘书第七次会议举行
构建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绩效考核体系初探
服饰行业员工敬业度及其影响因素关系研究
略论新时期民办高校教务秘书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浅谈企业在实施人性化管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新思想
人才资源及其建设初探
世界著名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精萃
秘书工作在档案管理中的重要性
基于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探析
刘萍秘书长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调研
突破人才瓶颈
2012年国际秘书节秘书文化研讨会在京举行
中美创新人才培养战略和目标体系比较
人才战略决定企业发展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之二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之二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之二
《失物招领》
《美丽的小路》片断赏析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之二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之三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之三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之四
《松鼠和松果》
《两只鸟蛋》片断赏析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之三
《棉鞋里的阳光》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之三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