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上传者:zhuangxinyu
|
翻新时间:2023-04-22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在21世纪,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的不断突破将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和创造性的工具。它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正在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已对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提出了挑战,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深刻的变革。

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教育部确定了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中提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一个重要教学思想引起普遍关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Electronic Curriculum Integration)的教学思想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教学思想,有着鲜明的信息时代的特色。它继承传统的学科教学的优点,既与其交叉、综合,又相对独立。素质教育和信息时代要求培养复合型人才,信息素养是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因而,在21世纪,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将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它要求在学科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应用,并利用其多媒体之特长辅助学科教学,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它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

一、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

一)从CAI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ECI)

信息技术(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微电子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产物。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则催生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CAI 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丰富了教育教学的手段,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对现代教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但是CAI主要用于课堂中的课件演示,随着互联网Internet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CAI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媒体技术通过声音、图像、动画、影像等多种形式的信息流通渠道,呈现真实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创设利于学习的课堂情境、进一步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

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信息技术不仅仅在信息技术课中学习,而且可以与学科课程结合起来,在学科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既能学习学科知识,锻炼能力,又能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这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发展的最佳阶段,也正是教育者们努力的方向。

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专家学者们有着不同理解。有的研究者认为整合可以分为学科整合、媒体整合和人的整合。北师大何克抗教授认为: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指导下,把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去,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何克抗,2001)。整合是信息时代的一种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其核心内容不仅是体现在诸如电子教案和信息教学媒体的应用上,而是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上。这对教师、学生、课堂教学都提出了挑战。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的条件与环境

数字化的软、硬件环境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的前提和物质条件,如数字化办公室,数字化教室,电子阅览室和相关的教学应用软件平台,数字管理系统,教学资源库等。

笔者所在学校已建成较好的校园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 LAN),目前已经全面服务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校园网接入了以天津大学为中心的教育科研网,学校主页提供了常用教育网站的链接。校园网主域服务器提供工具软件库、耀华中学电子图书馆的服务、耀华中学自制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管理和光盘库的管理;WWW服务器则为利用互联网Internet资源提供了方便;同时,校园网提供的教学资源库还提供了声音、图像、影像和音乐(MP3)等各种资源供师生教学使用,其中包括相当的英语资源。这些都为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的整合提供了良好的便利的软、硬件环境和资源支持,使校园网和互联网Internet以及相关软件可以应用在常规英语教学中,及时快速的为课堂教学服务。

二、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实践

一)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途径和内容

据统计,在互联网上82.3% 的信息是用英语发布的(顾佩雅等,1999)。英语已成为漫游互联网的必备条件之一。在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和英语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必备的基本技能。

目前,由于我国各种物质条件和设施的局限,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处在研究和初步实践阶段。而对于整合的内容、途径和教学模式还未有定论,存在着不同的理解。

(一)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

1.教师在课程整合中的角色

教师是实现整合的关键,是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教学实践的主导。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的主宰,而是教学的组织者(Organizer),学生的指导者(Director)、合作者(Collaborator),学习的促进者(Facilitator)。因此教师与技术的整合是教学中的首要问题。教师要勤于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所需的软件与多媒体技术,并积极自觉地运用网络,获取最新信息,追踪英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前沿研究和成果,提高自己的理论研究水平,丰富自己的教学资源,并将这些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如此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技术协助英语学习,又可以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为学生学习知识和锻炼语言运用能力创造条件。

2.学生在课程整合中的角色

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是学习的主体。在语言课堂中,学生利用英语学习环境,积极构建知识意义,进行语言运用练习。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所特有的集声、光、色彩、图片、动画和影像等于一体的影音效果,使学生接受多种途径的感性刺激,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而通过网络所获得的有益教学的信息则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将所学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通过探究和发现进行学习,如为准备一个课题的学习,学生利用Google 等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搜索、筛选、选择和分析相关信息以及有关音像资料;还可以跨学科学习同一课题,拓宽视野,培养创新精神。这样,学生从传统的知识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发现者、建构者,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认知助手和培养研发能力的工具,成为辅助英语学习的助手。

3.教材在课程整合中的角" 色

与当前中学英语课本及其相关练习和阅读材料相比,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所提供的资源是超乎人们的想象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已经在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收集和整理相关课题的资料作为教材课题的拓展学习资源,可以通过文本阅读讨论,或以幻灯片形式学习,也可以在学校主页上建立链接进行网络学习;还可以由教师把经过认真筛选的相关网址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这种方式的学习使教学信息得到极大扩充,知识范围广泛拓展,课堂结构更趋开放。同时学生的视野得以开拓,思路更加开阔,利于创造力的培养。传统教学中课本就是世界,而今世界成为课本,学习资源可以随时随地选取。这是信息技术与教材整合的优势。

4.整合在课程评价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评价中也大有作为。首先,信息技术使评价和反馈变得简捷,如网络课堂上教师可通过BBS、留言板监控学生的学习进程;其次,它拓展了评价内容,信息技术本身就可以作为一项标准来评价学生的电子作业,如幻灯片、网页等。对于学生评价的重点可以是课题研究计划的可行性、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参与程度、协作意识; 作品是否切合主题,内容的丰富性、合理性、创新性;技术的应用程度等等。

教师还可以通过英语学科题库进行测评,为评价提供参考数据。条件许可时,可以在线当堂测试检验学习效果。这些都为教师反思和调整教学内容、手段和步骤提供必要参考。信息技术的应用丰富了评价内容,使其更加全面、更加科学。

5.整合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利用办公软件和校园网络,教师可以轻松地对学生的所有相关数据进行电子化管理。比如,学生的各种测试的成绩,行为记录和学期评价等等。利用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教育管理更加科学有序。

(二)信息技术与学习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习的整合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上。通过信息技术学习英语是一条全新而有效的途径。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学习中,对学习策略的指导犹为必要,一方面是对英语语言学习规律的把握,另一方面则是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Internet 来辅助学习。对于前者,笔者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中的讲座、讨论指导学生认识英语学习规律。笔者把平时在互联网Internet上浏览时收集到的有助于英语学习的网站分类整理提供给学生,为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运用网络学习英语提供帮助。在课堂学习中,学生能较好地利用从这些网站中获取的信息拓展有限的课文内容,并通过计算机技术作成电子作品,丰富课堂学习内容,使英语学习饶有兴味。

(三)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研的整合

笔者在教学之余,通过互联网Internet搜集各种有关英语学习和教学的网站,一方面搜集积累教学和学习素材,丰富课堂教学材料,同时还通过较好的英语教学研究网站进行网络在线学习,拓展自己的教学研究视野,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例如,www.tefl-china.net.cn(基础教育英语教学与研究),www.chinacall.org (中国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研究),http://etc.elec.bnu.edu.cn (教育技术通讯),www.pep.com.cn/yingyu(人教社英语网站) ,这些都是专业的英语学习和信息技术结合的网站,笔者从中获益良多。

在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英语学习和教研的过程中,师生能够教学相长。许多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能够帮助教师解决信息技术运用中相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一方面向学生学习技术和应用,学生也在应用中巩固提高了技术和利用技术学习的能力,增强了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学相长, 又密切了师生的关系。

笔者在教学之余学习建立个人的学习型英语教学与研究主页,将教学、学习、教学研究等各方面材料分类整理,使这些资源发挥整合的优势,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新的探索。

二)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多数学校还不能装备昂贵的计算机教室和校园网,或者虽有装备却还不具备投入使用的条件。对于已有良好设备的学校,当前的关键是如何充分利用校园网,发挥其潜力,服务于教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基于网络的常规课堂教学

1.校园网(LAN, Local Area Network)运用

1)利用校园网的光盘库,通过校园局域网和教室中的计算机终端,用RealPlayer或MS Media Player播放教材同步VCD光盘,进行视听说教学。

2)自己采集和利用教学资源库的歌曲、影视音像资源,通过校园局域网在教室中进行听说练习,如播放英文歌曲(MP3或RM格式)进行听写和学唱,寓教于乐,增强对英语的感性认识。

3)利用校园网中的教学资源库充实自己的电子教案,丰富学习材料,如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图片、文字、歌曲、影像和网址,从而开拓思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2.互联网Internet应用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网络查询与课文有关的信息并能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如在讲高二上册Unit 9 Saving the Earth时,学生搜集了南极臭氧层空洞的图片和有关资料,阐述了人类活动对地球大气的不良影响,并根据他所掌握的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提出了解决办法。

(二)互联网协助下的任务式/研究型学习

作为课堂学习的延伸,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支持英语研究型学习和任务式学习。为课堂演讲搜集材料,为自办英文报纸丰富内容,选材、录入、排版等整个过程都锻炼了英语和技术的应用能力。而且,部分同学合作制作了英文报纸的网络版,成为英语学习和技术整合的范例。学生们的研究课题也都与技术相关,如“欧美‘歌坛四天后’的成功史”、“中西网站的差异及影响”、“从电脑游戏看中西方文化差异”等。

在进行“课文主题拓展学习”的任务式学习中,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相关网站搜索查询与教材课文题材相关的材料,不仅学习了更多英语材料,还锻炼了定向搜寻信息、筛选信息和根据具体目标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信息时代所要求的重要能力。

在这样的学习和研究中,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知识和技术基础,如利用互联网查找并下载有关的图表和文字资料;信息分类整理的基本方法;基本的键盘操作技能;PowerPoint或Word的使用方法。学生用Word或PowerPoint以作文、幻灯片或者网页的形式完成任务。整个研究的过程,从研究课题的选择、方案的形成、方案的实施,到最后任务的完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而教师仅对学生选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等进行一般性指导,并且除了任务布置和最后的交流评价,整个研究过程基本在课外进行。这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创造力。

(三)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教学模式

网络学习对软、硬环境要求更高,需要专门的配备齐全的网络教室和较好地上网条件,有较好信息技术基础的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因为要节省时间,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要事先搜索好相关网站,提供学习材料,而且最好有个人的教学主页,使上课更方便快" 捷。网络环境中,学生能够直接上网,点击课文学习主页和教师提前筛选的相关网站,进行在线学习。

另外,基于网络环境的虚拟现实的教学模式也已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实践和研究,但是在目前,网络教学和虚拟现实教学离我们的教学实际还较远。随着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这些也很快会成为现实,为教育教学服务。

三.对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思考

一)教师要更新观念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重在信息(Information)的获得、筛选与运用,技术(Technology)还是获得和加工信息的工具。实现课程整合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革新。

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看作各科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要在已有课程(或其它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它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使信息技术成为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工具。

二)教师要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和理论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里,教师必须不断"充电"才能顺应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教师也要做终身学习者。

作为一种新的课程设计思想和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着很深的理论背景。据研究,主要包括心理学、知识论、社会学和教育理论。对课程整合有重要影响的心理学理论有发展心理学、多元智力理论、成功智力理论等。20世纪后期,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传播快速广泛,知识更新加快,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也随之迅速变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合作更加重要。世界各国社会的民主化和社会的多元化、经济的市场化都要求学校课程以新的内容和新的组织形式来适应这些社会变化,满足学习者个性发展的多元化需求,这些构成了课程整合的社会学基础(韩雪,2002)。同时,笔者认为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还应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生是学习中心,是信息加工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有这些都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教师要不断学习这些新的理论,努力搞好教育教学。

三)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能力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在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发挥主体性,发展个性。教师在整合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这样的教学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在国内还刚刚开始,它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的优势。但信息世界也不是一块净土,比如,网上有许多不健康的内容,学生上网,也有不能自控的失范行为,对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促进英语教学。

结语

以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和研发工具,以网络世界作为学习天地的课程整合,能使课堂生动、学生主动、师生互动,使英语教学和学习都达到较好的效果。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它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发展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顾佩娅 曹岭岚 许可 编著. 《漫游INTERNET英语世界—Internet辅助英语教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2]赵嘉平 主编. 《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3]王立非 著. 《现代外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4]韩雪.《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与模式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 2002,

(4): p33~37

[5]Neil Ruan.“理论研究”[Z]. 中国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研究网站. www.chinacall.org

[6]林莉. 《媒体教学发展历程初探》[J]《远程教育研究》 2000,

(5) ~

(6).

[7]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Z]. 惟存教育网站

[8]何克抗.《网络教学结构与网络教学模式探讨》[Z]. 惟存教育网站

[9]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N]. 《中国教育报》, 2000-11-07.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田野上的趣事
捉蜻蜓
沉默
我笑了
爸爸妈妈不要再吵架了
家长签字
我当老师
冬天的校园
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
我的发表了
考试给我带来了快乐
朋友
班级图书角
狼狈不堪的一天
开学了
论企业的成本控制
内部审计职能转变中风险管理审计探讨
函证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医院内部风险审计的重要性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构建
深化我国农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探讨
浅析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内部效益审计实施
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保证研究
基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审计委员会特征探析
试述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成因与防范
我国绩效审计对策探讨
风险导向审计应用的重难点及其对策研究
人民银行内部审计职能定位转型探讨
论风险导向审计在风险管理框架中的应用
完善风险导向审计应用的相关建议
《难忘的泼水节》案例分析
《难忘的泼水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点评
让生成资源成为教育的良机
傣家井
读中体味 升华感情──《难忘的泼水节》教学片断
走进课堂 倾听教师与学生的声音──《难忘的泼水节》听课札记
《难忘的泼水节》案例分析
躲不开泼水节──美丽而忘情的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杂谈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难忘的泼水节》教学一得
以“情”代讲──《难忘的泼水节》教学手记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一得
“多”出一份情,“泼洒”一颗心──记《难忘的泼水节》教学预设与生成
体验真情评价──《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后记
僧·寺·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