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16
地铁火灾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摘 要:通过对地铁火灾的特殊性及原因的 分析 ,提高人们对地铁安全的重视程度。
关键词:地铁火灾;特点;原因
地铁深埋在地下,建筑结构复杂、出入口少、疏散路线长、通风照明条件差、电器设备种类多、人员高度集中,因此一旦发生火灾,扑救任务将非常艰巨,往往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掌握地铁火灾的特点对于有效地预防和扑灭火灾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一.地铁火灾事故的特点
1 .疏散难度大
(1 )客流量大 (2 )逃生条件差
a) 垂直高度大 b) 逃生途径少
地铁运营环境的特定性,决定了供乘客安全逃生途径的单一性。除安全疏散通道处,既没有供乘客使用的垂直电梯(设计上仅考虑残疾人专用电梯),也没有紧急避难场所,突发火灾事故中,大量乘客同时涌向狭窄的通道及楼梯,另有检票机等障碍物挡道,严重 影响 乘客快速逃生。列车若在隧道内发生火灾,乘客逃生的唯一通道是列车首尾一扇宽度仅为 8 0 c m 的直通式紧急疏散门,其后果可想而知。
c) 逃生距离长 (3 )允许逃生的时间短 (4 )乘客逃生意识差异大
地铁站台(厅)或列车内突发火灾事故后,险恶的灾害环境,使乘客容易产生恐慌及焦虑心理,这对逃生意识较强、通道较熟悉的乘客来说,还能冷静判断险情,相对准确地采取自救措施,安全逃生的可能性也就较大。但就自救意识较差的乘客而言,从众是多数人的选择,争先恐后拥向出口处时,被踩、挤、压而倒地后,易导致群死群伤。另外,因恐惧迷失方向后,易导致被困直接致伤或致死。
(5 )火灾烟雾中的潜在危险大
由于地铁系统的特殊性,使其在遭遇火灾时烟雾不易扩散,特别是地铁系统中使用的有机高分子装饰材料,一旦遇到火灾,很容易产生有毒气体。不同的“天然”物质如木材、羊毛以及人工生产的塑料和橡胶等在燃烧时烟雾的主要成分是微粒和一些有毒有害气体,包括CO 和 CO2;较危险的气体有氰化氢、丙烯醛、氯化氢、氨、二氧化硫、硫化氢、硝酸气和硫酸气,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甲酸和醋酸。另外,火灾发生后也会造成局部区域缺氧。烟雾中所含的有毒有害气体虽然含量不高,但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使人中毒,特别是某些高毒类的有害气体,甚至会引起人员的瞬间死亡。另外,由于烟雾粒子对光具有很强的吸收和散射作用,可使光强度明显减弱,在这种情况下,受火灾围困的人员要逃出现场,难度相对较大,加上火灾发生时,容易使人处于惊慌状态,很难在黑暗中找出逃生的目标[3]。
2.灭火救援难度较大二.地铁火灾的原因 分析
1.管理方面的原因
管理上的疏漏是造成火灾的主要原因。即地铁公司没有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使得众多安全隐患存在。我国的地铁没有对上车旅客进行安全检查的设备,而且地铁站内配备灭火器数量较少等都是潜在的隐患。
2.列车材料的因素
由于地铁车厢净是易燃品,且车厢与车厢之间是相通的,很多新型列车座位所用的装饰材料都是易燃的薄绒布。由于这种材料一旦着火便难以控制,容易酿成大火。有的老式车厢内装饰物均采用可燃性化学合成材料,在燃烧时会迅速产生了大量神经麻痹毒气使得人窒息死亡。由此可见地铁火灾的发生与不合格的列车材料是密切相关的。
3 .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是造成大多数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人的行为加上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了危险的出现,而危险会不会最终演变成为事故,是取决于人们对危险所采取的措施正确与否。
我国地铁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安全技术设备较为落后,也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地铁安全管理体制,故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但我们深信,随着人们经验不断地积累, 科技 水平不断地提高,今后制定的规范采用的安全保障措施,一定会提高至一个更高、更完善的层次。
参考 文献 [2]邓艳丽,方正. 城市地铁工程消防安全的研究[J]. 西南给排水.2005
(1):29-32.
[3]谢谦.浅谈地铁火灾事故的特点及防火安全工程建设[J]. 现代 城市轨道 交通 .2004
(2):38-41.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奶奶家的后山
- 挫折
- 我的家乡
- 美丽的县政府
- 我爱我的家乡
- 春游曦和楼
- 初夏的 绿
- 假如我会变
- 我的家乡
- 夹竹桃
- 夏天的礼物
- 春天到了
- 我知道燕子低飞的秘密
- 农村生活
- 这里风景如画
- 独特视角挖掘新闻的价值
- 党报要有自己的“观点”
- BOTTEGA VENETA艺术新展
-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
- 笔墨逸真情
- 针对热点问题 做好评论节目
- 双周最具风格大奖
- 《大唐李白:少年游》
- 新闻角度如何“取巧”
- 微博在广播直播中的应用
- 论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经营意识”
- 现代舆论监督离不开隐性采访
- 《妈阁是座城》
- 深入采访作风硬 传递能量风气正
- 我的“微博功”是怎样练成的
- 《菩萨兵》公开教学听后感
- 《少年王勃》教后记
- 《少年王勃》教学反思四
- 这课教什么?怎样教?
- 《菩萨兵》教学思考
- 《美丽的南沙群岛》背诵课文指导
- 《菩萨兵》教学反思
- 《少年王勃》教学反思三
- 初读课文,怎样更有效?
- 孩子渴求“变”,课堂需要“变”——《水上飞机》教学反思
- 教《李广射虎》教学反思四
- 《花瓣飘香》教学反思
- 《沉香救母》(二)》教学片断:顺势引导 体会艰险
- 《少年王勃》教学反思一
- 《少年王勃》教学反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