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26
当前中学英语教学的误区、根源
" 笔者在对中学生进行测试的前后所进行的采访、座谈、听课、观察,以及对8所中学的54名英语教师的问卷调查表明,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着四个误区。
Ⅰ.教学观念上的误区
多年来,语法为纲,翻译为方法的教学模式,使相当数量的中学英语教师形成了以自己为中心,一言堂的教学习惯,以及多讲,细讲才是“有水儿”的教学观念。学生的主要课上活动就是听讲,记笔记、偶尔回答一些问题,但完全处于被动的位置。
新教材要求以学生为主角,交际为中心,操练为重点。它不要求所有第一次出现的语法现象都讲,目的是让学生先有感性认识,先会用。见多了,用多了,感性认识加深之后,教师和学生再一起总结,这是典型的归纳性教学观念。也是许多英语教师仍旧习惯于演绎性教学方法,大讲特讲语法,觉得不讲就不叫上课,心里不踏实。
Ⅱ.教学方法上的误区
教师教学观念上的守旧必然在教学方法上反映出来。有些教师课上仍以讲解词汇、领读课文、分析语法和翻译课文为主,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很少。有些教师不明白,语言是工具,学习语言不像理科学习一样,以理解为主。一个外语教师绝不是讲得越多越好,而是要能控制自己的讲解时间,做到少讲、精讲,适可而止,把时间让给学生,心甘情愿地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以他们为中心。既能做导师,又能做合作者,又能当配角的教师,才是交际英语教学所需要的合格教师。
Ⅲ.教师业务水平上的误区
十年动乱给中国教育事业造成的损失和破坏实在太大了,教育界青黄不接的现象仍然到处可见。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高等师范院校虽然为中学培养了大量的英语教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合格的中学英语教师仍然不能满足需求,这种现象在非重点中学里尤为突出。仅以考察过的十几所中学里的二所一般中学为例:一所学校全校共有英语教师8人,英语大专毕业生二人,业余进修后获大专文凭的有三人,非英语专业毕业有两人。另一所一般校中有英语教师11人,其中正式英语专业大专毕业生一人,正式英语专业大专毕业生二人,后取大专学历者五人,还有一位俄话专业毕业的教师,一位历史教师,和一名中专毕业的教师,也在教英语。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各种夜大和职大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由于各种条件所限,这些学校对其英语专业学生的听说能力训练的严格程度远不能与正式外语院系相比。因此,在这些业余大学获得大专毕业证书的教师,他们的英语能力不平衡。若让他们教旧教材,讲语法,还能胜任。若用新教材,教授和组织学生进行听、说活动,有些人可能就力不从心了。交际英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业务要求。这些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用好新教材,他们所面临的一个首要的也是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先提高自己的英语交际能力。
Ⅳ.教学管理上的误区
新教材使用过程中也有一些教学管理上的问题。有些教学管理人员也因循守旧,认为新教材语法比较简单,没有什么好讲的,主张开快车。本应该每节课学习一课书,却要求教师讲两课书。第一册本应该学习一年,但是,实际上仅仅学了半年,即一个学期。在他们看来,教学进度不是以学生是否会用所学过的知识为尺度,而是以教师有没有值得讲的语法内容为尺度。这实际上仍旧是语法为纲,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一方面抱怨学生听、说能力差,一方面又要求教师开快车,赶进度。
当前中学英语教育面临的四大误区尤以观念问题最为重要。观念变了,态度积极了,其它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了。而教学观念上的误区则根源于对外语教学中几个基本概念的模糊认识和理解。
Ⅰ.准确与流利
多年来,教育界一直存在着知识派与能力派的两大派别之争,即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传授知识还是提高能力。笔者认为,走任何一个极端都是错误的。因为没有知识无法提高能力,而学习知识若不是为了提高能力就失去了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知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是人类在文明进化过程中,不断自我发展和完善的两个侧面,缺一不可。
知识与能力的矛盾在外语教学中常常体现为知识习得的准确性与运用的流利性的关系。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偏面地强调传授知识的准确性,忽视运用知识进行交际的流利性。实际上,准确是流利的先决条件,流利是在准确的基础上发展的。
外语教学工作者必须两者兼顾。外语教学涉及教与学两个方面,教师先把语言知识准确地传递给学习者,这是教学的第一阶段,也是初级阶段,而且这种传递只能到达学习者的有意识认知层次。作为交际英语核心的流利性是外语教学的第二 个阶段,也是高级阶段。它必须来自于学习者的大脑思维的深层结构,既无意识反应层。外语教师的职责绝不是在两者中间选择其一,而是在准确传授知识之后,还要帮助学生尽快把知识从有意识理解层尽快转移到无意识反应层,以便提高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即语言的交际能力。
Ⅱ.关于语言技巧与交际能力
语言学习还常常涉及另外两个概念,即语言技巧和交际能力。语言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习者获得交际能力。传统的外语教学观念认为,学生在获得语言技巧的同时能自然而然地获得语言交际能力,因此把教学重点放在语言技巧上。
交际法认为,事实并非如此。不容否认,语言技巧是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矗但是,交际能力并不等于语言技巧,而是应该高于语言技巧,包括语言技巧。语言技巧只能使学习者具备听和讲的能力,而听和讲绝不等于与别人交谈,前者是单向的,后者是双向的。交谈才可称之为交际,因为它要求参与者必须准确理解对方的语义信息,而且还要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语言技巧来传递意念和感情,以达到双向交流的目的。因此,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该尽可能多地采用结对子、小组讨论、全班辩论等形式,帮助学生进行交际能力的训练,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针对当前中学英语教学的误区及根源,笔者想提出两条主要的措施。
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一个地区的教育质量,往往是由本地区的教师的质量所决定的。要贯彻新大纲,实施新教材,当务之急是尽快分期分批对不能胜任交际英语教学的教师进行培训。这种培训绝不能只是交流一下经验,看
一、二次观摩课,或听听对新教材的使用方法的介绍,而应该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教学观念的培训,使他们对交际英语教学所涉及的语言学理论,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书本与练习的关系,理解与应用的关系等等,都有比较深刻,至少是一定程度的认识和理解。二是要对这些教师进行业务培训,让他们再做一次学生,在提高自己的英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体验和学习交际英语的教学方法。
Ⅱ.改革考试内容、形式和制度,使之为交际英语教学服务
教学大纲一般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测试评估四大环节。
形式和内容总是对其它几大环节具有强大的作用。教材的改革若没有适当的考试内容和形式相佐,往往不易成功。
总之,目前我国中学的交际英语教学面临一些困难。但是,只要领导和教师团结一致,大学和中学携起手来,这些困难就一定能克服,中学英语教学就一定会出现史无前例的崭新局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长大了
- 老师,我想对您说
- 聪明的小猫
- 老爷生病了
- 我的难题
- 我的妈妈
- 摔了一脚
- 植树
- 假如我会飞
- 爱护花草
- 美丽的秋天
- 找春天
- 我
- 森林小卫士
- 假如我会飞
- 浅谈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
- 天地大舞台——解析义和团运动戏剧性格的启示
- 略论因应人大代表与选民关系变化的制度途径
- 我国军婚保护制度的法理解说(1)论文
- 高空抛物侵权行为归责原则之选择(1)论文
- 中国第二次社会转型期公共领域再建构
- 钟惦棐的困惑与当代电影美学的使命
- 论我国《公司法》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1)论文
- 推进基层民主自治,构筑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平台
- 公司法的政治约束(1)论文
- 作为艺术家的易卜生:易卜生与中国重新思考(会员资料)
- 民主的时空概览
- 论科学美及科学审美作用
- 宅基地使用权有偿设立问题探析(1)论文
- 朱光潜与黑格尔
-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案
- 《画》综合资料教案
- 《假如》第二课时教案
- 《小小的船》教案
- 《画》教案
-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 《雪孩子》教案
- 《影子》教案
- 《乌鸦喝水》教案
- 《小小的船》教案
- 《美丽的小路》教案
- 《要下雨了》朗读指导及练习教案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案
-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 《乌鸦喝水》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