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整合资源 打造平台 加快版权贸易发展论文

整合资源 打造平台 加快版权贸易发展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整合资源 打造平台 加快版权贸易发展论文

【提要】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使版权贸易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加入WTO、建设文化大省、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等因素对于我省的版权贸易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广东出版集团如何有效地整合内部资源,构建专业分工与综合服务相结合的版权贸易服务新平台,加快版权贸易发展,值得探索和思考。 【论文关键词】 版权贸易 整合资源 加快发展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相关承诺的逐步兑现,我国出版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如何充分发挥我省毗邻港澳的特殊地缘优势、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人缘优势,主动参与国际出版业的合作与竞争,是我们广东省出版业面临的重大课题。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出版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版权贸易发展迅速,尤其是输出版权业务前景看好。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广东出版集团应抓住机遇,有效地整合内部资源,构建由各出版社专业分工,由出版进出口公司负责提供综合服务的版权贸易服务新平台,推动和加快版权贸易业务的快速发展。

一、广东出版集团版权贸易简况 版权贸易是我国出版业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的一项业务,版权贸易通常是指通过作品的版权许可或转让而获取相应经济收入的交易活动,属于许可证贸易范畴内的一种基于版权的经济权利的许可或转让过程中发生的贸易行为。广东出版集团是国内较早开展版权业务的单位,从2003年至2005年,广东出版集团下属的八家出版社就引进版权一百多种,输出版权七十多种。

在2006年的第13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广东出版集团输出版权97项,引进版权67项,首次实现了图书版权贸易的顺差。2006年10月,在第58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出版集团输出版权133项,引进版权122项,其中:输出版权占中国展团1364项的9.75%。

广东出版业有着毗邻港澳及东南亚的地理优势,在“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进行了具有广东特色的努力实践和大胆探索。2011年,广东出版集团在香港投资建立了香港单体面积最大的书城——香港新华书城,主动参与香港政府标书竞投。

另外,还与新加坡最大的出版商——大众控股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广东出版集团的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得以进入新加坡大众控股公司在世界各地的营销渠道,进一步开拓海外出版市场。

二、广东出版集团加强版权贸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广东出版集团虽然在版权贸易领域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业务规模不够大、业务种类不够全、发展速度不够快的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版权贸易工作,也完全有条件通过整合企业资源加快版权贸易的发展。 1.加强版权贸易是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外版权合作与贸易在对外经贸、文化交流工作中比重日益加大,版权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重要性开始突显。

为了推动我国版权对外交流、合作与贸易,使中国版权产业走向世界,出版界应打造版权贸易平台,为读者贡献更多的文化精品,提高本国国民的“文化品位”,将文化产业做大做好,增大引进和输出贸易中的知识与技术的含量,提升国际竞争力。 广东出版集团成立已近7年时间,经过内部资源整合、结构调整和业务重组,逐渐形成资本积累和规模经营。

要使出版业可持续发展,须在集团总资产约15亿元人民币基础上,利用享受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的有利条件,加强版权贸易,提高集团的国际竞争力,将广东出版集团建成主业突出、实力雄厚、管理科学、效益一流的大型出版集团。 2.加强版权贸易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出版业面临越来越国际化的市场,从经营理念到经营实践都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

在全球化过程中,一些具有出版资源、出版资金等比较优势的国家必然会加快其国际化进程,将生产和市场扩大到其他国家,而我们则力求紧跟时代步伐,通过版权引进弥补国内出版资源的缺陷;通过版权输出开拓国外华文市场和外文市场,提升和塑造广东出版集团的品牌;将版权贸易作为一项重要的出版主业来经营,扩大出版物发行市场的规模,带动和促进整个出版集团产业的发展,把出版业做强做大,这样才能面对国际化出版的趋势,使版权贸易真正达到经扩大市场目标等经济、文化目的。 3.出版集团版权贸易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 随着国内外出版业的交流与合作日趋密切,出版集团已与全球数十家出版商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在版权贸易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粤版图书在港、澳、台及东南亚等地市场已占一定优势,作品在数量、品种、质量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

因此,广东出版集团有条件通过版权贸易的形式主动参与国际出版业的合作与竞争。

三、广东出版集团版权贸易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发展版权贸易创造了良好的运行环境;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必将使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得以弘扬,进而为出版产品的多样化开发提供丰富的资源条件;我省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为版权贸易的扩大和崛起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因此,在看到版权贸易发展不足的同时,也要看到前景和机遇。

把版权贸易作为我省出版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部署,将我省发展成版权贸易的大省强省。 广东出版集团版权贸易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机遇:如税收政策的扶持、集团资源的合理配置、国际贸易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的引进等。

在政策扶持方面,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及《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出版集团从2006年起,可以享受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出口图书可以享受征13%退11%;进口图书可作增值税进项抵扣等。 在资源的合理配置方面,广东出版集团制定的《书号管理办法》、《扶持内容生产重点项目办法》等均为实施“精品双效”战略、品牌战略和专业化发展战略而制订的,例如:对版权引进中“双效”显著的项目和引进版图书的版税及输出版权的翻译费补贴等,对出版集团版权贸易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享有优惠的同时也面临挑战:如同行业的市场竞争、集团内部以及版权贸易的交易途径的扩大等。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600多家出版社、400多家电子音像出版社、10000多家报刊社。

从2005年第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交易统计数据显示,该届图书博览会的版权交易共达成意向8250项,其中引进5583项,输出2494项,合作出版173项,在国内参展单位版权贸易数量排行榜上,中国出版集团以690项居第一位。紧随其后的上海、广西、江苏、湖南分别以501项、432项、361项、294项排在第

二、

三、

四、五位。2006年北京版权贸易占全国总量一半以上,加上众多的网站和其他与版权有关的产业,使得版权贸易竞争更加激烈。

四、整合资源、打造平台、加快发展 对于广东出版集团所属单位的传统经营模式而言,交易途径主要有:①网上版权贸易。所有国内外的出版商、著作权人都可以利用这个综合性网络版权贸易平台进行贸易。

②通过版权代理公司进行版权贸易。③书展或综合交易会。

通过参加各种不同类型的书展或综合交易会,向客户提供版权交易机会进行版权贸易。目前,广东出版集团内部各单位在人力、客户、业务、信息、财务等资源方面的配置上都不能完全适应大力发展版权贸易的要求。

如果在每一个单位都重新配置资源,将增加成本费用支出。因此,有效地整合集团内部资源是一个又快又省的途径。

1.版权贸易的人力资源整合 广东出版集团要构建统一版权交易平台,整合各类版权资源,打入国际市场,使其形成拳头产品,就必须配备一支懂外语、懂出版、熟悉海外市场、熟悉版权贸易规则的人才队伍。从事版权贸易工作,不仅要求掌握法律、语言等工具知识,还要熟悉市场,具备敏锐的判断能力和良好沟通能力,以便及时准确把握市场动向。

缺少得力的版权贸易专门人才,将造成版权盲目引进,国内版权推销乏力。目前,广东出版集团各单位的版权贸易人才,均为各出版社服务,缺乏相应的集中培训。

因此,当务之急是对版权贸易专门人才的培养。如果在集团统一领导下,以广东出版进出口公司为牵头单位,利用“英语沙龙”、“专题授课”、“相互交流”等形式,选拔各单位外语基础较好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国际贸易、国际结算、版权知识、法律知识等与版权贸易有关的业务水平,将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组成一支熟悉版权贸易业务的高级管理队伍。

在人员管理上,达到统一管理和专业分工的目的。 2.版权贸易的客户资源整合 版权贸易具有文化和经济的双重属性,不仅实现版权的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实现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广东出版集团版权贸易的客户资源在各单位有不同的范围和领域,也有不同的国别和语种。集团内部各出版社的客户资源实行集中、交流与互动,对外将形成一定的规模,增强集团的经济实力、营销能力以及国际竞争优势,使版权贸易成为广东出版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

3.版权贸易的业务资源整合 版权贸易具有专业性和国际性的特点,不仅涉及科学、经济、文学、艺术、教育、体育等众多领域的专业知识,还涉及到国际贸易、对外交流、世贸规则、政策法律、税收等一系列有别于国内图书贸易的综合性知识。广东出版集团内部每个单位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强项,如果由集团对版权贸易的业务资源实行集中管理,按专业分工,发挥各单位的业务特长,在版权贸易上形成一套互补互动的机制,将会迅速形成集团版权贸易的组合资源,利用现代管理,构建集作者、作者权利、作者作品、使用者资源和交易流程于一体的版权交易平台,进而打造成为“广东版权贸易”品牌。

4.版权贸易的信息资源整合 目前,广东出版集团内部的版权贸易信息资源未能全部统一管理,这种状况不利于对出版市场以及其他版权产业市场动向的准确把握,不利于掌握商机并占领市场,在激烈的版权贸易市场中难以建立相对稳定的版权贸易渠道和版权合作关系。如果由广东出版集团主办,由广东出版进出口公司协办,各出版社共同参与,创建《广东版权贸易》国际性网站,采用中、英、法、德等多国文字宣传和推介省内外的优秀出版物并转让版权,国家政策以及行业发展动态也可以在该网站上发布,为各出版社、作者、版权人提供一个成本较低、传播范围较广、时效较优的服务平台,真正实现“构建平台、面向市场、走向世界”。

5.版权贸易的财务资源整合 版权贸易涉及与外贸相关的海关、商检、外汇、税务和外经贸管理部门。对每一个出版社而言,版权贸易的财务工作零碎而又烦锁。

广东出版进出口公司却有财务资源方面的优势:①已开立‘银关通’网上交易系统,在海关、银行和企业之间的结算方便、快捷、准确;②银行结算方面已开立外币结算账户,熟悉收汇、付汇、外汇核销和信用证结算的操作规程;③掌握税务政策规定,可以提高办理国税和地税完税手续效率;④有办理对外贸易中各种单证结算的工作经验;⑤有引进和输出相关数据统计经验;⑥有熟悉国际业务,取得“国际商务师”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广东出版进出口公司是从事进出口贸易多年的专业公司,也是出版集团对外合作交流与贸易的一个窗口。

若能在广东出版集团领导下,在通关、商检、外汇核销、出口退税等环节统一办理,做到分工明确,协调统一,加强管理,改善服务,企业资源就能发挥最大效能。因此,在创建《广东版权贸易》国际性网站的基础上,广东出版集团的版权贸易日常管理工作可以交由广东出版进出口公司负责。

至于财务资源的利用方面,可以考虑将各单位有关版权贸易的财务事务通过代理、委托等方式集中在出版进出口公司办理,简化出版物出口报关、收汇、付汇、退税等手续,增强经营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景华、吴春燕:《勇立潮头竞技国际出版业——广东出版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纪实》,《光明日报》,2007年2月7日。

2.冯宏声:《版权贸易浅说》,《电子知识产权》,2002年第7期,第57~59页。 3.刘向:《黄尚立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谈广版集团外向型之路》,《羊城晚报》,2006年10月9日。

4.陈佳、顾维华:《图书版权:引进远超输出》,东方早报网,2005年3月16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微笑的价值
选班长
我的小书包
自我介绍
又能喷火又能喷水的龙
未来的我
《第三个小板凳》读后感
回忆童年
我的妈妈
我家的菜园子
特殊的考试读后感
庆祝六一
夸夸我们的闫老师
难忘的“教室春游”
我们冒雨春游去
日本环境会计的新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1)
管理会计的新阶段——战略管理会计(1)
小议注册会计师审计失真的成因与对策(1)
论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和会计网络化(1)
有关如何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研究(1)
减少审计风险的出路何在(1)
关于流动资产盘点结果会计处理的思考(1)
工程项目成本核算问题研究(1)
激活审计机关人力资源浅探(1)
新准则下公允价值对纳税调整的影响(1)
浅谈如何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1)
政务公开与审计公告(1)
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实施探讨(1)
我国上市公司推行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思考(1)
探讨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1)
《日月潭》教学设计之四
《黄山奇石》片断赏析
《日月潭》教学设计之三
《黄山奇石》第二课时
《雷雨》教学设计之三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九
《雷雨》教学设计之二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一
《黄山奇石》第一课时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六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八
《日月潭》第二课时
《日月潭》教学设计之五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十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