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中国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分析及国际比较(1)论文

中国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分析及国际比较(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中国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分析及国际比较(1)论文

内容论文摘要:本文首先测算了中国、美国、日本、德国以及韩国各自出口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和国际比较。通过分析发现:在中国的五大类出口产品中,自1995年以后只有制成品具有比较优势,且比较优势在逐渐增强;而农业原材料、食品、燃料、矿物和金属均不具有比较优势,且比较劣势有加强的趋势,其中农业原材料和燃料的比较劣势最明显;中国制成品的比较优势在考察期间内低于日本和韩国,自1995年开始高于美国,自2000年开始高于德国。

论文关键词:比较优势,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出口额始终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由1978年的97.5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7619.5亿美元,累计增幅为7714.9% 。

作为解释国际贸易的经典理论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国应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考察中国主要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状况并进行国际比较。

一、衡量指标与数据来源 理论界常用的衡量一国出口产品比较优势的指标是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该指数由巴拉萨于1965年提出,其数学表达式如下: 出口-[飞诺网FENO.CN] 式

(1)中 表示t时期国家i的a产业或产品出口额, 表示国家i在t时期的总出口额, 表示t时期世界a产业或产品出口额, 表示世界在t时期的总出口额。巴拉萨认为国家i在a产业或产品贸易上的比较优势,可以由a产业或产品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出口中该产业或产品占总出口额的份额之比来衡量。

RCA指数可用于衡量同一国家同一产业或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动态变化情况,RCA指数随时间逐渐增大意味着该国该产业或产品的比较优势在逐渐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在不断增强。RCA指数还可用于进行同一国家不同产业或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静态比较,相同时期内,RCA指数高的产业或产品相对于RCA指数低的产业或产品具有更强的比较优势,即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

一般情况下,学者们认为RCA>1的产业或产品具有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较强;而RCA<1的产业或产品具有比较劣势,国际竞争力较弱。 根据《国际统计年鉴》的分类,一国出口产品包括以下五大类:农业原材料、食品、燃料、矿物和金属、制成品。

若无特别说明,本文中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国际统计年鉴》各期。

二、中国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分析 根据公式

(1)和《国际统计年鉴》的分类数据,我们计算出了中国五大类出口产品在不同时期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见表

1)。 表1展示了中国五大类出口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变化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在中国的五大类出口产品中,只有制成品的RCA值在考察期间内持续上升;而农业原材料、食品和燃料的RCA值在考察期间内均呈现下降态势;矿物和金属的RCA值在考察期间内先升后降,没有明显趋势。从中国各类出口产品的RCA数值来看,1990年农业原材料、食品和燃料的RCA值均大于1,表明这几类出口产品具有比较优势,其中,食品的比较优势最强;而制成品、矿物和金属的RCA值均小于1,表明这两类出口产品具有比较劣势,其中,矿物和金属的比较劣势最明显。

自1995年之后,中国各类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状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体来说,只有制成品的RCA值大于1,即制成品开始具有比较优势,并且不断增强;而其他4类产品的RCA值均小于1,其中燃料和农业原材料是比较劣势最明显的两类产品。

三、其它国家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分析 为了进行国际比较,我们还测算了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的五大类出口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下面我们对以上国家分别进行分析。

表2显示,美国的五大类出口产品中,只有制成品的RCA值在考察期间内略有上升;而其他4类产品的RCA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从美国各类出口产品的RCA数值来看,农业原材料、食品和制成品的RCA值在整个考察期间内均大于1,表明这三类产品始终具有比较优势;其中,农业原材料的比较优势最强。

而燃料、矿物和金属的RCA值在整个考察期间内均小于1,表明这两类产品始终具有比较劣势,其中,燃料的比较劣势最明显。 表3显示,在日本的五大类出口产品中,农业原材料、矿物和金属的RCA值在考察期间内呈现上升态势;燃料和制成品的RCA值则呈现小幅下降态势;食品的RCA值先升后降,趋势不明显。

从日本各类产品的RCA数值来看,只有制成品的RCA值在整个考察期间内均大于1,表明制成品始终具有比较优势;而其他4类产品的RCA值在整个考察期间内均小于1,表明这4类产品始终具有比较劣势,其中,燃料和食品是比较劣势最明显的两类。 表4显示,德国的五大类出口产品中,只有制成品的RCA值在整个考察期间内呈现下降态势,其他4类产品的RCA值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态势。

从德国各类产品的RCA数值来看,只有制成品的RCA值在整个考察期间内均大于1,表明制成品始终具有比较优势;而其他4类产品的RCA值在整个考察期间内均小于1,表明这4类产品始终具有比较劣势,其中,燃料的比较劣势最明显。 表5显示,韩国的五大类出口产品中,农业原材料、燃料、矿物和金属的RCA值在整个考察期间内均呈现上升态势,而食品和制成品的RCA值在整个考察期间内均呈现下降态势。

从韩国各类产品的RCA数值来看,只有制成品的RCA值在整个考察期间内均大于1,表明制成品始终具有比较优势;而其他4类产品的RCA值在整个考察期间内均小于1,表明这4类产品始终具有比较劣势,其中,食品的比较劣势最明显。

四、中国出口产品比较优势的国际比较 根据表1~5,我们分别对中国五大类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国际比较。 中国和美国农业原材料的RCA值在考察期间内呈现下降态势,而日本、德国和韩国的农业原材料的RCA值在考察期间内则呈上升态势。

中国农业原材料的RCA值在考察期间内始终低于美国、高于日本;与德国相比,中国农业原材料的RCA值在2001年之前均高于德国,自2002年开始低于德国;与韩国相比,中国农业原材料的RCA值在2000年之前高于韩国,自2001年开始低于韩国。同时,在整个考察期间,只有美国农业原材料的RCA值始终大于1,即呈现出比较优势;而其他4个国家农业原材料的RCA值均小于1,即呈现出比较劣势,其中,日本农业原材料的比较劣势最明显 。

中国、美国和韩国食品的RCA值在考察期间内均呈下降态势,德国食品的RCA值在考察期间内呈上升态势,日本食品的RCA值在考察期间内的趋势不明显。中国食品的RCA值在整个考察期间内均低于美国,但高于日本、德国和韩国。

同时,在整个考察期间,只有美国农业原材料的RCA值始终大于1,即呈现出比较优势;而其他4个国家农业原材料的RCA值均小于1,即呈现出比较劣势,其中,日本食品的比较劣势最明显 。 中国、美国和日本燃料的RCA值在考察期间内均呈下降态势,而德国和韩国的燃料的RCA值在考察期间内则呈上升态势。

中国燃料的RCA值在整个考察期间内均高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与韩国相比,中国燃料的RCA值自2000年开始低于韩国。同时,各国燃料的RCA值在考察期间内均小于1,即呈现出比较劣势,其中,日本燃料的比较劣势最明显 。

中国矿物和金属的RCA值在考察期间内先升后降,未呈现明显趋势;美国矿物和金属的RCA值在考察期间内呈下降态势;而日本、德国和韩国矿物和金属的RCA值在考察期间内则呈上升态势。中国矿物和金属的RCA值在整个考察期间内均低于美国和德国,但是高于日本和韩国。

同时,各国矿物和金属的RCA值均小于1,即呈现出比较劣势,其中,日本和韩国矿物和金属的比较劣势最明显,二者相差很小。 中国和美国制成品的RCA值在考察期间内均呈现上升态势,而日本、德国和韩国制成品的RCA值在考察期间内均呈现下降态势。

中国制成品的RCA值在考察期间内低于日本和韩国;与美国相比,中国制成品的RCA值自1995年开始高于美国;与德国相比,中国制成品的RCA值自2000年开始高于德国。同时,各国制成品的RCA值在考察期间内均大于1,即呈现出比较优势,其中,德国制成品的比较优势最明显。

五、结论 本文首先测算了中国、美国、日本、德国以及韩国各自出口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和国际比较。通过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在中国的五大类出口产品中,自1995年开始只有制成品具有比较优势,且比较优势在逐渐增强;而农业原材料、食品、燃料、矿物和金属均不具有比较优势,且比较劣势有加强的趋势,其中农业原材料和燃料的比较劣势最明显。

2.自2002年开始,中国农业原材料的比较劣势高于美国、德国和韩国,但低于日本;中国食品的比较劣势在整个考察期间内均高于美国,但低于日本、德国和韩国 ;中国燃料的比较劣势在整个考察期间内均低于美国、日本和德国,自2000年开始高于韩国;中国矿物和金属的比较劣势在整个考察期间内均高于美国和德国,但是低于日本和韩国;中国制成品的比较优势在考察期间内低于日本和韩国,自1995年开始高于美国,自2000年开始高于德国。 [参考文献] Balassa B. Trade liberation and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J].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1965

(3

3),92-123. 程大中.中国服务贸易显性比较优势与“入世”承诺减让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3

(7),29-37. 高敬峰.中日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特性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4

(1),50-53. 马丹,许少强.中国贸易收支、贸易结构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

(6),23-32. 马丹,许少强.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历史变迁与冲击来源[J].国际金融研究,2006

(1),61-66. 于津平.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间的比较优势与贸易互补性[J].世界经济,2003

(5),33-40. 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那个眼神
我和他一起走过的日子
唇舌大战
捉螃蟹
一位这样的母亲
包饺子
同学录
“罪魁祸首”
不公平的待遇
书包减肥记
牛年学理财
我是一个小胆女
小树的心事
难忘的“第一次”
难忘的“第一次”
试论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性化指导
关于现阶段中国职业教育的“四大命题”
试析如何在校企合作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关于适应、成长和可持续:当下成人教育的自然历史特性
关于实验实训室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趋同研究
试论“三课堂”模式与会计学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于我国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探析
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研究
简论台湾高等技职类大学的学生工作对高职院校的启示
简论高职计算机实验教学的探讨
关于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是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
关于高等职业院校信息技术技能习得的文献研究
试析高职教育视野下的新能力本位课程观
试论高职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关于高职生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的国际借鉴与路径探究
《风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风筝》教学设计
《风筝》教学设计
《风筝》教学设计
《风筝》教学案例
《风筝》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风筝》教学实录
《风筝》教学后记
《风筝》教学设计
《风筝》教学设计
《风筝》教学漫谈
《风筝》说课稿
抚摩失落的生命尊严──《风筝》教学实录
《风筝》说课稿
《风筝》说课稿